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7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19篇
  27篇
综合类   131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利用以作物秸秆为原料培育的生物基质,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花生壳、蛭石配成矮牵牛的栽培基质,对矮牵牛在开花期的开花率、盛花时期和盛花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2和处理3开花株率和株开花率较为显著,盛花期来的时间较早,盛花时间也较长。处理2基质组合为:发酵基质∶花生壳=60%∶40%;处理3基质组合为:发酵基质∶蛭石=50%∶50%。这两种基质是较为理想的生物基质组合。  相似文献   
292.
利用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培育的生物基质,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花生壳、蛭石配成矮牵牛工厂化育苗的栽培基质,对矮牵牛的出苗率和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其它处理相比较,60%的玉米秸秆发酵基质+40%的花生壳,在规定的时间里出苗率最高;在幼苗生长期,植株的鲜重、干重增长最快、最高,根系的生长量也最大;在旺盛生长期,植株的分枝数也最多,分枝长度较长,植株生长旺盛。结论:该基质用于矮牵牛(紫罗兰)育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93.
种植方式对玉米养分吸收动态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下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动态和养分吸收动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下玉米的养分吸收动态可用Logistic方程描述。套种玉米养分吸收最大速率低于单作玉米,养分吸收最大速率出现日期比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日期早。套种玉米生长前期养分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低于单作玉米,生长后期套种玉米氮素利用效率高于单作玉米,而磷素利用效率相反。套种玉米养分吸收滞后于单作玉米,是套种玉米产量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94.
不同根区交替滴灌方式对赤霞珠葡萄幼苗根冠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讨不同根区交替滴灌供水模式对赤霞珠葡萄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中国干旱区酿酒葡萄生产的最佳滴灌供水模式和方法。该研究以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abernet Sauvignon’)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左侧地下穴贮滴灌,右侧地表滴灌(SDI-DI)、两侧地下穴贮滴灌(SDI-SDI)、左侧地表滴灌,右侧地下穴贮滴灌(DI-SDI)、两侧地表滴灌(DI-DI)4种根区交替滴灌处理对赤霞珠葡萄幼苗根冠生物量、根系分布、根系活力及叶片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灌水条件下SDI-SDI、DI-SDI、SDI-DI能保持根冠比在较适宜水平(1~1.3),DI-DI所受胁迫较大,根冠比增加,植株正常生长受到限制;根系水平分布上DI-SDI与SDI-DI根区左侧与根区右侧根量指标差异较大,DI-DI与SDI-SDI根区左右两侧根量指标差异较小,其中DI-SDI根区右侧根量指标分别比根区左侧高13.3%、10.5%、14.0%、22.1%;根系垂直分布上一侧为SDI的根区交替滴灌能促进根系下扎,提高土层深度20~60 cm处根系的根系活力,其中根区右侧SDI-SDI与DI-SDI处理根表面积、根体积在土层深度20~40 cm处分布最多,根表面积分别占右侧根总表面积的48.8%、49.2%,根体积分别占右侧根总体积的47.5%、46.3%;灌水量一定的条件下,灌水侧为SDI的根区交替滴灌能有效维持同一灌水周期内地上部叶片光合性能的稳定,保持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在较高水平,适宜降低表层根量增加深层根量可提高植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综合生产成本、田间实际操作与植株根冠生长差异,该试验条件下采用一侧地表滴灌、一侧地下穴贮滴灌的根区交替滴灌供水模式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295.
为探讨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对紫花苜蓿受盐胁迫的影响,本试验以紫花苜蓿‘阿迪娜’为材料,采用人工气候室水培试验,研究盐胁迫条件下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EBR对紫花苜蓿生理指标和根系离子积累的作用。结果表明:150 mmol·L-1盐胁迫对苜蓿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喷施外源激素EBR浓度为0.6 μmol·L-1时,可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0.6 μmol·L-1和1.2 μmol·L-1EBR处理显著减轻Na+对K+,Ca2+,Mg2+的毒害,控制离子平衡。由此可见,外源激素EBR可以减小盐胁迫对根系的伤害,增强根系抗氧化系统活性。  相似文献   
296.
鸵鸟种蛋孵化率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对鸵鸟种蛋孵化率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5,6,7,10,11月份入孵的种蛋孵化率高于其他几个月份,变温孵化优于恒温孵化,可提高孵化率6.63,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比消毒液水洗效果好,可提高孵化率3.21%,蛋重1200-1700g的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校高,超过2000g和低于1000g的种蛋很难孵化成功,蛋形指数以0.83最为理想,种蛋存放时间以6d为好,存放时间越长,孵化率越低。  相似文献   
297.
遮阳网是设施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保护覆盖材料。在蔬菜生产上覆盖可以创造蔬菜生产良好的环境条件。通过在夏季韭菜生产中使用遮阳网覆盖,可有效防烈日的照射、防止高温危害,起到挡光、降温作用,有利于韭菜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98.
为探究不同高效栽培措施对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和种植密度对甘薯产量及结薯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栽密度60 000株/hm 2处理干物质在薯块中的分配率高于其他处理,斜栽密度60 000株/hm 2与水平栽密度60 000株/hm 2处理产量最高;在对甘薯产量的影响效应中,种植密度>栽培方式,栽培方式与种植密度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直栽处理的鲜薯干物率整体高于斜栽和水平栽,直栽密度60 000株/hm 2处理鲜薯干物率最高,并显著高于直栽密度37 500株/hm 2处理(P<0.05),在对鲜薯干物率的影响效应中,栽培方式与种植密度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水平栽密度60 000株/hm 2处理的甘薯商品薯率更高,在对商品薯率的影响效应中,种植密度>栽培方式,栽培方式与种植密度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综合以上结果,水平栽密度60 000株/hm 2处理能够取得较高的产量和商品薯率。研究结果可为甘薯高效栽培措施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99.
以新疆南疆五种不同品种绵羊宰后不同部位肉品理化性状的分析,揭示绵羊肉品品质的内在特性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小尾寒羊和多浪羊F1代羊的p H值偏低、肉色L值高偏白、a值小红度低、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及灰分含量高;多浪羊的肉色a值大红度高、嫩度低、蒸煮损失多;小尾寒羊和胡羊F1代羊的失水率低、持水性好、肌肉内脂肪含量高;多浪羊胡羊F1羊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小尾寒羊的肌肉剪切力小、嫩度低、蒸煮损失少。不同品种羊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五种不同品种羊臀肌的肉色不鲜艳、偏白,臀肌的失水率也偏低;背脊的大理石纹评分最高;pH值、嫩度、蒸煮损失不同部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比较,目前这五种绵羊肉品质从优到良依次为:小尾×多浪羊小尾×胡羊小尾寒羊多浪×胡羊多浪羊。  相似文献   
300.
基于东南沿海93个气象站点1960—2014年逐日降水资料,运用Morlet小波分析、IDW(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近55年来东南沿海地区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近55年来东南沿海年降水量整体呈缓慢增加趋势,其中夏春两季降水量最多,且大雨、暴雨为该地区主要降水类型,而年降水日数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大雨降水量、暴雨降水量与大雨日数、暴雨日数在时间变化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即降水量随降水日数的增多而增多。3)大雨降水量与大雨强度,暴雨降水量与暴雨强度在空间变化上都呈现出自南向北递减的变化规律。大雨降水量与大雨日数,暴雨降水量与暴雨日数在空间分布上大体一致,其中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南部沿海地区大雨降水量、暴雨降水量较多,且大雨强度、暴雨强度较大。4)大雨降水量在空间变化上以正值变化为主,且以福建省与浙江省交界处自南向北递减,而暴雨强度变化率与暴雨降水量变化率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