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5a生楸树杂种无性系的生长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地径生长性状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胸径最大值为5.09 cm,树高最大值为4.13 m,地径最大值为6.55 cm.胸径、树高、地径生长性状受到中度以上程度的遗传控制.通过综合比较,初步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胸径、树高遗传增益最高值为18.55%,13.45%,入选率13.00%.  相似文献   
22.
在冀西北高寒区提升马铃薯质量的关键是优质脱毒种苗的高效假植生产技术.近几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冀西北各级政府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举措是以马铃薯为龙头推进马铃薯产业化进程,因此生产上对不同用途的专用型马铃薯种薯需求量不断跃升.  相似文献   
23.
24.
在浙江省第二次湿地调查时,发现禾本科(Gramineae)新记录属、种——距花黍属(Ichnanthus),距花黍(I.vicinus).  相似文献   
25.
母猪乳房炎是规模化猪场的较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母猪体温升高、食欲减退,乳区呈现红、热、肿、痛等炎性反应。同时,伴有乳房质地硬实,少乳、无乳甚至破溃流脓等症状,给养猪场的繁育带来严重的影响。笔者对该病的致病因素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从四个方面总结了猴王茶业用标准规范品质,铸造辉煌业绩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7.
综合运用固定样地监测、森林资源档案更新、补充调查、复位调查、模型更新、马尔科夫转移模型估计和线性回归估计等监测方法,以杭州市为研究地,探讨构建设区市森林资源市县联动监测体系。研究表明:设区市森林资源市县联动监测体系可由市级抽样控制调查监测体系和县级二类调查动态监测体系两部分组成,市级抽样控制调查监测以宏观性监测为主,县级二类调查动态监测主要是通过与市级抽样控制调查联动,采用不同数据更新方法,对各县域副总体的二类调查数据进行更新。通过监测,不仅取得了设区市总体森林资源数据,而且获取了同一时段所辖各县的森林资源数据。实践证明,所构建的设区市森林资源市县联动监测体系,能与现有监测体系进行有效对接,并实现了市县两级森林资源同步联动监测。图2参18  相似文献   
28.
河北省某规模化猪场为了解猪重大疫病疫苗免疫效果,实时监测其群体免疫状况,优化疫苗免疫程序,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及潜在风险,应用韩国金诺(MEDIAN)公司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gE抗体检测试剂盒,对该猪场送检的71份血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gE抗体总体阳性率分别为49.30%、52.11%和4.22%。基于检测结果,对该猪场免疫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来免疫整改建议,为该场的猪病免疫程序制定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9.
以4个不同种源4年生油用牡丹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园艺学性状和种子的油脂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从种苗成活率、开花率和结籽率等方面来看,2号种源安徽‘凤丹’牡丹表现最好,3号种源河南杨山牡丹次之,4号种源蕲春‘凤丹’牡丹最差;从果荚直径、单心皮长度、单心皮种子数等园艺性状来看,1号种源保康杂交牡丹、2号和3号之间无显著性差异,4号显著低于其他种源;4个种源的种子质量无显著性差异,种子产量差异极显著,2号表现优异;4个种源在种子含油率、亚油酸质量分数上表现无显著差异,而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质量分数上均表现为1~3号无显著性差异,4号质量分数较低;油酸质量分数则表现为4号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其他3个种源。  相似文献   
30.
2017年3月山东省莱芜市某猪场保育猪群发生以高热(40.8~41.5℃)、精神高度沉郁、食欲不振、皮肤出血潮红及耳尖发绀为主要症状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为明确引起此次疫情的致病因素,对患病猪进行了病理剖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病毒分离与鉴定,对分离病毒进行了E2基因的分子克隆测序及同源性比对,最终确定该病由猪瘟病毒感染引起,并分离到1株猪瘟病毒(SDLW2017)。该病毒株E2基因全长1119个碱基(nt),共编码373个氨基酸(aa);相似性分析表明,SDLW2017分离株与其它参考株的核苷酸相似性介于82.1%~96.3%,氨基酸相似性介于88.5%~97.6%,与1.1亚群HCLV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最低,分别为82.1%和88.5%,而与2.1亚群参考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较高,分别为91.8%~96.3%和95.2%~97.6%,其中与2.1b亚型参考株(GXWZ02)的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6.3%和9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