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9篇
  9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评价澳洲坚果蜂蜜质量,为该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澳洲坚果蜂蜜为原料,采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澳洲坚果蜂蜜感官要求、微生物限量、理化指标,并评判其各项指标是否达标。[结果]试验得出,澳洲坚果蜂蜜呈现浅琥珀色,有蜜源植物花的气味,滋味甜润,常温下呈黏稠流体状;菌落980 CFU/g,大肠杆菌0.3 MPN/g,霉菌15 CFU/g,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未检测出;水分含量20.60%,果糖、葡萄糖含量75.00%,蔗糖含量2.40%,酸度19.10 m L/kg,羟甲基糠醛含量4.60mg/kg,钠含量74.00 mg/kg,蛋白质含量3.97 g/kg,脂肪含量1.00 g/kg。[结论]澳洲坚果蜂蜜感官要求、微生物限量、理化指标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具有非常优良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2.
2003年我市在东兴镇进行了超高茬直播稻的示范种植,以期根本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同时又培肥地力,为优质稻米无公害栽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3.
[目的]研究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澳洲坚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总结出一套适合澳洲坚果水肥一体化技术。[方法]试验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环形滴灌高质肥、环形滴灌有机肥、环形滴灌普通化肥、定点滴灌普通化肥、喷灌普通化肥和常规施肥,测定不同处理对果实产量、落果、大小的影响。[结果]6种处理中,效果最好的是环形滴灌有机肥,产量为5 969.7 kg/hm2,增产15.96%,落果减少率可达24.11%,经济效益可达9.55万元/hm2,成本1.26万元/hm2,对比常规施肥,利润增加1.78万元/hm2。[结论]把水肥一体化技术——环形滴灌有机肥应用于澳洲坚果上,可以有效地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大小,减少落果率,有利于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54.
[目的]考察山黄皮桂研15号果实(含采肉和果皮)和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差异,以挖掘山黄皮桂研15号的利用价值,为山黄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山黄皮果实和叶片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山黄皮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通过NIST标准质谱图库分别鉴定各化学组分;经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山黄皮不同部位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山黄皮桂研15号果实和叶片中共鉴定出55种化合物,其中萜烯类28种、醇类4种、醛类6种、酮类2种、酯类4种、碳氢化合物类6种、醚类5种.从山黄皮果肉、果皮及叶片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20、31和34种化合物,其相对含量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76.97%、95.11%和83.85%.山黄皮果肉、果皮及叶片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分别为单萜类化合物β-蒎烯、月桂烯和萜品油烯.因此,山黄皮桂研15号果实和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以萜烯类化合物(主要是单萜类化合物)和醚类化合物为主.[结论]山黄皮桂研15号果实和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且有独特的挥发油成分.综合成本因素,山黄皮桂研15号叶片挥发油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55.
对广西澳洲坚果主产区的主要病害进行了调查,对其发生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广西澳洲坚果病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6.
规模化猪场机械通风水冲粪式栏舍夏季氨日排放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取长三角地区典型机械通风水冲粪模式养猪场,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肥猪栏舍和不同类型的母猪栏舍排放口氨排放进行同时监测(其中,育肥猪按质量分保育(24 kg)、育肥-Ⅰ(24~60 kg)、育肥-Ⅱ(60~120 kg)3个阶段,母猪分为妊娠猪与分娩猪2种类型),估算各栏舍氨排放通量,分析各栏舍氨排放特征,探讨各生长阶段对氨排放贡献。研究结果表明,保育、育肥-Ⅰ、育肥-Ⅱ、妊娠、分娩栏舍氨质量浓度分别为(0.97±0.40)、(3.37±0.70)、(5.45±2.30)、(2.19±1.06)、(1.44±0.48)mg/m3;各栏舍氨排放具有显著的日变化过程,早晨氨排放呈波动增大趋势,午后开始降低,至夜间保持低值排放;小时氨排放速率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各生长阶段氨排放存在差异,保育、育肥-Ⅰ、育肥-Ⅱ、妊娠、分娩栏舍日排放速率分别为0.85、6.53、8.20、10.39和13.86 g/(头·d);保育、育肥-Ⅰ和育肥-Ⅱ阶段对肥猪氨排放的贡献率分别为3.64%、26.11%和70.25%,妊娠猪与分娩猪对母猪氨的贡献率分别为75.32%和24.68%,母猪的氨排放速率是肥猪的1.87倍。  相似文献   
157.
<正>油梨(Persea americana Mill.)又名鳄梨、酪梨,原产于墨西哥与中美洲高原,其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等[1]。随着油梨的规模化种植,病虫害问题也随之发生,炭疽病是油梨叶部常见病害之一。国外有学者报道油梨果实炭疽病病原菌有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2]、C. acutatum[3]等。近日,我国学者报道来自海南儋州的油梨炭疽菌病原菌为C. siamense[4],还有学者分析了购自广州一水果商铺油梨果(进口自秘鲁)上的炭疽病病原菌种类为果生刺盘孢(C. fructicola)[5]。  相似文献   
158.
电网中变电站由于单主变运行或因为检修、故障等非正常运行方式可能导致变电站因失去主电源,造成全站失压的事件时有发生。国网黄山供电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国内外母线失压负荷转移的现状,提出10 kV母线失压自动进行馈线负荷转移供电(母线自愈)的方案。实践证明,该方案具有可行性,并可以推广至其他供电公司使用,显著提高了客户的用电获得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