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1篇
林业   26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有利于各级政府加强农民技术教育工作的领导,有利于培养一批发展农村经济的示范户和带头人,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2.
《森林法》第17条规定:"单位之间发生的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的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争议,由当地县级或乡级人民政府依法处理"。《湖南省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第14条规定:"对林木、林地权属有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应主动协商解  相似文献   
23.
在改良的Czapek-Dox培养液中,用振荡法培养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des菌8天,从培养滤液中分离制备C. gloeosporiodes毒素。毒素制备物使蕃茄切条发生萎蔫,使油橄榄愈伤组织的原生质体遭受毒害,停止生长和坏死。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愈伤组织的原生质体对C. gloeosporiodes毒素的敏感性不同,抗病品种“佛奥”的原生质体对毒素100mg/ml浓度的抵抗力约为感病品种“钟山24”原生质体的3倍。Fe~(+++)能够强化毒素的毒害作用,Cu~(++)则弱化毒素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24.
在油茶的各种次生物质成分中油茶皂甙对炭疽病菌的毒害作用最强,但发生毒害作用的浓度要高达200~400μg/ml。皂甙经水解产生皂甙元后对炭疽病菌的毒害作用大大增强,0.05mM皂甙元可使炭疽病菌渗漏氨基酸量比0.05 mM皂甙增加16.86倍。菌丝体向外大量渗漏氨基酸导致病原菌细胞死亡,油茶皂甙元是抑制油茶炭疽病菌的主要物质。体外试验证明,油茶皂甙在β-糖苷酶作用下转变为油茶皂甙元。推测植物体内的β-糖苷酶进行酶促反应,产生油茶皂甙元这一代谢过程在油茶抗炭疽病机制中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
孝顺竹RN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取纯度高、完整性好、不含DNA或其它杂质的总RNA是进行Northern杂交、cDNA合成、cDNA文库构建、RT-PCR及mRNA差异显示等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目前提取植物RNA方法有多种,这些方法设计旨在RNA提取过程中清除多糖、多酚等杂质污染。在提取高质量RNA的过程中,植物尤其木本植物通常含有大量的酚类、多糖和其他一些水溶性化合物与RNA共沉淀,影响了RNA功能。  相似文献   
26.
27.
竹子的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20a来已对20个属70余种竹子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以侧芽,顶芽,成熟胚作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由愈伤组织制备悬浮细胞进行细胞悬浮培养,由悬浮细胞制备原生质体进行原生质体培养。竹子愈伤组织经不定芽途径或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再生完整植株。通过芽尖培养增殖新生芽进行竹微繁殖,并获得脱病毒种苗。以芽为外植体增殖的新芽或组织再生苗经继代培养诱导竹试管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28.
用PbO2电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木质素磺酸盐电氧化降解研究,温度25℃,电流密度50~70 mA/cm2,电压0.8~2.0 V。电氧化产物经分离,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木质素磺酸盐电氧化降解为香兰素、紫丁香醛、丁香酸、对羟基苯甲醛、苯乙酮、苯甲酸等6种低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  相似文献   
29.
30.
地表温度是研究陆地表面与大气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参数,分析山地地表温度格局及作用机理,对了解山地生态系统的时空分布特征,准确刻画山地地表水热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滇中地区为研究区,应用Landsat-8数据、多窗口区域匹配算法(IMW),结合近地表常规气象站及微气象台站同步观测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分析地表温度空间格局及其与地理环境和人居环境因子的定量关系,构建了山地地表温度多因子作用模型.结果 表明:遥感影像与地面同步观测数据相结合反演的地表温度场平均绝对误差为2.01℃、平均相对误差为2.35%、均方根误差为5.09℃,反演结果优于MODIS地表温度产品.地表的温度场空间格局与地理环境及人居环境密切相关,归一化植被指数、地形起伏度、海拔、坡度、水域影响与地表温度场成负相关,而居民区与地表温度成正相关关系;从相关性大小看,山地温度受归一化植被指数影响最大,其次是地形起伏度、海拔、坡度、水体、居民区,坡向影响最小,说明提高植被覆盖具有地表降温的重要作用,城市人居环境具有地表增温效应.因此,构建山地温度时空模拟模型,应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微格局与人居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