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7篇
  14篇
综合类   51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韩德伟  王振龙  关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270-14271
[目的]寻找龟背竹组织培养的适宜培养基,建立成熟的组培快繁技术。[方法]以龟背竹成年茎段扦插后生成的腋芽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寻找合适的诱导培养基和增殖培养基,并进行生根培养。[结果]确定龟背竹不定芽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BA5.0mg/L(单位下同)+ZT0.5+NAA0.1,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3.0+ZT0.3+NAA0.1,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NAA0.2。[结论]为龟背竹工厂化育苗的有效进行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2.
准确预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对农作物生长以及节水灌溉至关重要。为反映逐日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利用五道沟水文实验站蒸渗仪2017-2018年土壤水实测资料,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冬小麦全生育期10、30、5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计算模型。结果表明:10、30、50 cm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有明显差异,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减小,分别为0.190、0.103、0.040。利用ARIMA模型对土壤水分进行拟合,10、30、50 cm土层土壤水分计算模型分别为ARIMA(4,1,7)、ARIMA(1,1,2)、ARIMA(2,1,3),拟合优度R^2均大于0.95;不同土层土壤水分计算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且随深度增加预测精度提高,由10 cm增至50 cm最大相对误差从15.6%降至5.1%。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制定淮北平原节水灌溉制度,提高田间水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北京林地资源丰富,发展林地食用菌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适合在北京地区林地栽植的食用菌种类繁多,栽培季节为3月中旬至11月中旬,以香菇为例介绍林下栽培技术。但食用菌品种单一、缺乏专用菌种,缺少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菌棒生产能力不足等因素制约着北京林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建议通过加大政策扶持、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强技术创新力度、开展科技指导服务,促进行业规范化,发挥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作用等措施保证这一产业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4.
为揭示原状土与回填土潜水蒸发之间的差异性,利用五道沟实验站蒸渗仪2017-2019年冬小麦与夏玉米日潜水蒸发试验数据,对砂姜黑土原状土与回填土2种土壤蒸渗仪作物全生育期潜水蒸发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和夏玉米全生育期原状土与回填土潜水蒸发量存在差异,其中2017-2018年和2018-2019冬小麦日平均潜水...  相似文献   
105.
设计了一种对多行播种机进行漏种适时监测的检测装置,介绍了装置的主要功能及原理,给出了软件设计程序框图。该装置可提高播种的质量和农作物产量,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为研究砂姜黑土区有无作物生长条件下土壤水与地下水的转化关系,采用五道沟实验站蒸渗仪1991-2015年10-5月份小麦生长期及同期裸地不同地下水埋深水平下蒸发和入渗实测资料,分析了不同下垫面条件下潜水蒸发量、入渗补给量和潜水补耗差随地下水埋深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麦生长条件下,潜水蒸发主要发生在2.5 m以浅,裸地潜水蒸发主要发生在0.4 m以浅,且其均随地下水埋深增加而递减;裸地累积入渗补给量大于小麦地累积入渗补给量,均随地下水埋深增大而减小,裸地与小麦地累积入渗量之间差值随地下水埋深的增大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在2~3 m时小麦地蓄水能力最大;在种植小麦条件下,潜水补耗差与地下水埋深呈对数关系,土壤水与地下水转化量的均衡临界埋深为1.62 m,地下水埋深小于1.62 m,潜水消耗起主导作用,地下水向土壤水转化,大于1.62 m,土壤水补给地下水,裸地条件下土壤水与地下水转化量的均衡临界埋深0.2~0.5 m之间。土壤水与地下水的转化受作物和均衡临界埋深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07.
安徽淮北地区墒情监测预报和抗旱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振龙 《灌溉排水》2001,20(4):60-62
阐述了在安徽淮北地区建立墒情预报和抗旱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提出适用于淮北地区的土壤墒情监测方法和预报模型,并对系统的系统传输、结构及功能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8.
美国红枫种胚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培养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美国红枫种胚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培养研究的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2+IAA0.5,最适增殖培养基为1/2MS+6-BA2+NAA0.5,诱导和增殖培养基均附加1.5%葡萄糖、0.8%琼脂;无机盐含量低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  相似文献   
109.
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导致城市内部缺乏绿色植物,逐步推动了屋顶花园的建设。屋顶花园的建设能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推动优化城市内部的空气,符合现代绿色生态思想,能够增加城市绿化的面积,能为绿化发展的推广提供支持。阐述了屋顶花园的概念及作用,分析了屋顶花园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0.
水面蒸发是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主要消耗项之一.采用五道沟实验站1964-2009年观测资料,分析了水面蒸发量年际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水汽压力差等各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并提出五道沟实验站水面蒸发量的月经验公式.结果表明:水面蒸发量下降速率约92.9 mm/(10 a),水面蒸发量与气温、地面温度、水汽压力差相关关系很好,与日照和相对湿度的相关关系较好,与风速和降水的相关关系不太明显,这为进一步研究淮北地区气温升高而水面蒸发减少的悖论现象提供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