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林业   61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DH育种技术及其在油茶品种改良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10,他引:8  
加倍单倍体(DH)育种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的重要研究领域。该技术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已在农业和园艺植物的品种改良中得到广泛应用。从油茶品种改良现状入手,综述了DH育种技术研究现状、方向,较详细地叙述了雄核发育的研究概况及DH育种技术在油茶品种改良中的应用途径。以雄核发育诱导为重要技术环节的花药或花粉培养是油茶DH育种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42.
油茶枯饼固态发酵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油茶枯饼的脱毒和发酵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醇对油茶枯饼中的皂素有较高的脱除率,枯饼中的营养成分损失少;黑曲霉、毛霉和117假丝酵母能在脱皂油茶枯饼上正常生长,枯饼固态发酵后,其蛋白质含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提高程度为66.7-99.7%;平菇、紫木耳能在油茶枯饼中正常生长,而金针菇则生长不正常;紫木耳对枯饼中蛋白折提高程度在各食用菌中最高,为74.2%-110.7%;以毛霉、平菇和紫木耳的一次发酵产品再经117产朊假丝酵母二次发酵,其粗蛋白质含量量接近20%,氨基酸组成趋向平衡。  相似文献   
43.
油茶籽油微胶囊凝聚法工艺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阿拉伯胶和明胶为壁材的凝聚法生产茶油微胶囊的工艺及条件如下:5%阿拉伯胶和5%明胶与一定量油茶籽油在60℃下浮化1min,在pH4.4下凝聚0.5h,10℃下固化1h,经离心和真空干燥即可,该法制备的微胶囊,有较高的含油率和包埋率,其粒径与凝聚时的搅拌速度密切相关,但其水溶性较差。  相似文献   
44.
中国"入世"与经济林(3)经济林绿色食品的生产与出口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中国已经加入了WTO ,这对中国的经济林绿色食品走出国门 ,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同时也对我国的经济林产品生产迎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既能在国际市场占更多的份额 ,又尽可能减少进口经济林食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关键对策就是在掌握、了解和运用世贸组织规则的同时 ,还要有高质量的和多品种经济林绿色食品及高水平的市场经营理念。1 经济林绿色食品出口的宏观决策1 1 要充分用好过渡期中国入世必须认真履行我们的承诺。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只有 3~ 5年 ,时间很紧。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过渡期的宝贵时间 ,抓紧做好各项准备和调整工作…  相似文献   
45.
萝芙木属植物的物种和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萝芙木属植物的物种及其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目的在于弄清国际上的分类命名现状.结果表明:目前萝芙木属植物的分类比较混乱,还没有一个为国际所普遍接受的分类方法和命名系统,一些种类的分类地位和命名在国际上没有被认可.认为本属植物分类中世界公认的物种应予认可,一些国际权威机构认可的物种可以基本上认定.花和果实是这些植物最重要的分类特征.  相似文献   
46.
我国油茶加工利用研究现状及方向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全面综述了我国油茶加工利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针对我国油茶籽油脂的制备、精炼、加工、副产加工利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油茶加工利用研究和生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7.
厚朴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厚朴是国家二级中药材,在临床上治疗消化道疾病有广泛效果。长期以来主要是利用野生资源,由于用量大,近十多年来才有广泛的人工栽培,并建立基地,因而研究起步也较晚。本课题进行了厚朴生物学特性研究,根据自然分布进行了栽培区划,提出了系列丰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西和县引进的7个栽培品种和2个当地农家品种生长量、结果量、果实性状等各项指标的调查分析,确定了中林1号等4个品种可作为西和县推广栽培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49.
茶皂素的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油茶皂素提取工艺研究油茶果实各部分均含茶皂素,一般在茶枯饼中含最高,达128%~13.8%。国外对茶皂素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我国对茶皂素的研究始于50年代末。油茶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从60年代开始,先后经历了水提,含水乙醇,含水甲醇等溶剂提取法。这些提取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从产品加工情况来看,仍不能令人满意,目前的现状是70、80年代建立的茶皂素的生产厂家(车间),相当一部分已倒闭、停产。但有少数仍维持生产,如在湖南永州香料厂(用乙醇法,年产40%茶皂素浆体1000t),湖南辰溪县氮肥厂,广西龙胜县农药厂等。1.1提取溶…  相似文献   
50.
杜仲产区的划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杜仲是原产于我国的名贵中药材。中药材讲究"地道药材",而药材的"地道"是针对其最适生区而言的,因为适生区的生态环境因素影响着药材的药性和药效。阐述了本着"地道药材"的原则划分杜仲产区的必要性;并据此将杜仲产区划分为中心区和主要产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