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6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HACCP体系是一种预防性质量控制体系,在食品香精工业中的应用不断增多。该文介绍了HACCP的由来、原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探讨了食品香精企业建立HACCP这一体系的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2.
通过研究榆紫叶甲(Ambrostoma quadriimpressum Motsch)成虫,比较吡虫啉、灭幼脲、阿维菌素对其离体保护酶(SOD和CAT)和解毒酶(CarE和GST)活性的影响,为杀虫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指导。取榆紫叶甲成虫制取酶液,将吡虫啉、灭幼脲、阿维菌素3种农药配置成5个浓度梯度0.001、0.010、0.100、1.000、10.000 mg/L,测其对离体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010 mg/L吡虫啉、0.001 mg/L灭幼脲对CAT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强,抑制率分别为49.62%、52.11%,阿维菌素对CAT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弱;阿维菌素对榆紫叶甲成虫离体SOD活性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较弱,高质量浓度的吡虫啉(>0.010 mg/L)对SOD活性具有促进作用;阿维菌素对榆紫叶甲成虫离体CarE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而吡虫啉、灭幼脲对离体CarE的活性具有促进作用;3种农药对榆紫叶甲离体GST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吡虫啉抑制作用最强。由此可知,离体保护酶和解毒酶的活性与杀虫剂的种类直接相关,不同类型的杀虫剂对其影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3.
灭幼脲I号对松毛虫作用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4.
<正> 为了明确黑穗醋栗各品种的自交结实率和适宜的授粉品种,1987年进行了授粉试验。供试品种有:丰产薄皮、亮叶厚皮、牡选8011、算盘子和野生兴安茶藨,为2~5年生健壮结果树。自花授粉(不授粉套袋),同株异花和同品种异株授粉试验每处理90朵花;品种间授粉试验每处理180朵花。试验结果表明,丰产薄皮和亮叶厚皮品种同株异花和同  相似文献   
75.
树莓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6.
对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盈江、芒市等咖啡生产基地进行3年的缓控释肥试验.结果表明,在氮、磷、钾同一施用量条件下,控氮复混肥,氮、磷、钾缓释复混肥,常规高浓度复合肥,常规低浓度复混肥,单质氮、磷、钾混合肥等不同类型肥料对小粒咖啡产量和产值有不同的影响.从对咖啡鲜果和鲜果豆(去除外果皮的产量)及树冠长势分析,控氮复混肥在鲜果和鲜豆产量,产值及树冠生长方面优于其他肥料.  相似文献   
77.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稀释平板法和B iolog检测技术,分析了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时间动态,并测定了土壤养分的月份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在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细菌数量占绝对优势,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5—10月,表层与上层(0~10 cm)细菌数量为先增后减,下层(10~20 cm)为持续减少;表层真菌数量呈增加趋势,其余土层真菌的数量变化无明显规律;表层放线菌数量呈递减趋势,其余土层放线菌的数量变化无明显规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速效钾的质量分数与细菌数量呈负相关,速效钾和有效磷的质量分数与放线菌数量存在显著正相关性。B iolog Eco微平板的碳源平均颜色变化率随月份变化而不同,8月份最高。5—10月,表层与上层(0~10 cm)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以及下层(10~20 cm)土壤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下层(10~20 cm)的均匀度指数呈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8.
小兴安岭代表性菌物系统进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小兴安岭菌物系统进化关系并验证可应用于该地菌物的分子钟校正时间标准,采集小兴安岭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代表性菌物25种,对ITS1、5.8S和ITS2 rDNA区域进行PCR扩增、测序。同源序列多重比对后分析序列特征。以核酸进化的最适模型构建最大似然树、最大简约树和邻接树,自展检验重复1 000次估计可靠性。根据分子钟推测菌物分化发生时间。25种ITS序列平均碱基组成为T=28.66%、C=24.11%、A=26.19%和G=21.03%,总体转换/颠换差R=1.274。Tajima检验支持最大似然树和邻接树的系统发育关系。对于长期进化而言,无ITS核苷酸序列以绝对恒定的速率变化,分子钟不具有通用性。构建不受分子钟约束的最大似然树,根据枝长估计红毛盘菌与其他菌物分化发生在500 Ma,灰光柄菇与其他菌物分化发生在约130 Ma,多孔菌在内的其他菌物起源于约100~120 Ma。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究深绿木霉发酵液对山新杨5种重要植物防御酶活性的影响,为木霉菌代谢产物在木本植物上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测定不同稀释倍数深绿木霉发酵液对山新杨组培移栽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苯丙氨酸解氨酶以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深绿木霉发酵液处理后山新杨叶片组织中防御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同稀释倍数发酵液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50倍和100倍稀释液处理效果最佳。[结论]为今后利用深绿木霉代谢物质防治杨树病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0.
Cytoplasmicpolyhedrosisvirus(CPV)ofEendrolimussuperans(DsCPV)isone.oftheimportantpatholo-gensofthelarvaeOfDendFOHffiussuPerans.InoFdertoutiIizeDsCPVincontrol,themorphoIogy,toxicity,infeCtionanddestroyingprocedureinthemidgutofinsectofDsCPVwereStudied.ThecontrolofDen-dIOhffiussuPeranswiththisvirusinasmaIIareainforestwascarriedout.ResearchmethodMorphologyobservationScanningeIectronmicroscopeandtransmissioneIeCtronmicroscopewereusedtoobservethemor-phoIogy.ToxicityteStingThesameam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