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10篇
  2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高度重视对口援疆工作,坚决贯彻中央决定部署,秉承"用心援疆、用情援疆、用智援疆、用党的好政策援疆"的理念,坚持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实际出发,发挥优势,帮其所需,紧密结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的农牧业生产的实际需要,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科技援助措施,解其所难,取得了一批有特色的科技援疆成果。本文阐述了黑龙江省第三批科技援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冬小麦收获后复种饲用油菜技术示范性推广》在第十师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32.
选择适宜的复种饲料油菜品种,是获得春小麦复种饲料油菜技术成功推广和获得更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以华中农业大学提供参试饲料油菜品种为研究材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共同组织实施了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参试品种进入抽苔开花期和生物产量等选择要素的对比,筛选出适宜黑龙江三四积温带春小麦复种的饲料油菜品种12-P38外(首选)和华油杂62(备选)。  相似文献   
33.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工厂化生产中的污染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菌类污染、褐变和“玻璃化”现象并称为植物组织培养的三大难题。在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工厂化生产快繁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菌类污染,导致生产成本的大大提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错过了最佳栽培时期,则影响了当年的繁育计划:污染严重的话,还会造成重要资源的丢失。给科研与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34.
以东农50大豆子叶节为材料,以大豆子叶节丛生芽黄化率和丛生芽高度为考察指标,确定氯化锂作为转基因大豆筛选剂的最佳浓度和筛选临界观察时间。在此基础上,对转基因大豆丛生芽进行GUS染色,并对转化植株进行PCR检测。通过对受体植株进行氯化锂叶片涂抹,确定适宜的表型筛选浓度。结果表明,延迟7 d进行氯化锂筛选,筛选浓度为60 mmol.L-1为宜,最佳筛选天数为10 d。抗氯化锂丛生芽的GUS染色阳性率为80%,确定叶片涂抹法的适宜筛选浓度为700 mmol.L-1,并且经氯化锂筛选得到的转基因植株后代可以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5.
cry1Ia1基因转化大豆及抗虫性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ry1Ia1基因编码的是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的杀虫晶体蛋白(ICPs),产物对鳞翅目(Lepidoptera)和鞘翅目(Coleoptera)昆虫具有毒害作用,可防治大豆食心虫等害虫.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cry1Ia1基因转入大豆栽培品种黑农35中,并获得了5株转cry1Ia1基因的株系.PCR、Southem blotting和RT-PCR检测结果表明cry1Ia1基因已经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并稳定表达.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对转基因植株抗大豆食心虫的水平进行了初步的评价,结果表明其中的2株对大豆食心虫具有高度的抗性,2株具有中等程度的抗性,1株与对照无明显差异.cry1Ia1基因首次成功导入大豆栽培品种黑农35中并获得抗大豆食心虫的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36.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福美双在蔬菜及土壤中的残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衍生化原理,建立了用来测定黄瓜、番茄及土壤中福美双的高效液相色谱残留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黄瓜、番茄和土壤中福美双的添加浓度在0.05~2.0mg·kg-1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4.3%~93.9%、85.7%~102.0%和83.5%~101.8%,变异系数分别为0.7%~6.3%、1.8%~4.5%和1.6%~5.3%,均在农药残留测定所允许的范围内。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LOD)为0.02mg·kg-1,最低检测浓度(LOQ)为0.05mg·kg-1。  相似文献   
37.
克春141019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以龙05-590为母本、克涝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择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具有丰产、中筋、抗秆锈病等特点。2021年6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黑审麦20210004,适宜在黑龙江省春小麦区及相似生态区域推广种植。对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8.
中国和越南大豆种质资源贮藏蛋白亚基组成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对收集于中国、越南的850份大豆资源贮藏蛋白的亚基组成进行分析。在222份中国栽培大豆品种中检测到14粒7S球蛋白b-亚基少型种子。在黑农35、黑农38和黑农41中筛选到11S球蛋白A3–、A4–亚基缺失或减少的类型。另外,利用越南b-少型种质选育到一个‘b-少’品系。两个越南渭公河流域的野生大豆不仅具有&;#61537;&;#61602;-及&;#61537;-亚基的缺失变异特性,还具有根瘤成瘤性高,豆荚抗食心虫的特性,是大豆品质改良育种的重要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39.
RNA干扰技术及在植物抗病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是一项基因沉默新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被发现以来,现在已逐渐成为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有用工具之一.目前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和植物抗病毒病研究中,在抗线虫病研究中应用较少.现综述了RNAi的分子机制、基因沉默的主要类型以及该技术在植物抗线虫病和抗病毒病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0.
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大宗常用中药材,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和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川芎的病害也有加剧的趋势.该研究通过对四川省都江堰市川芎种植园的调查,采集感病植株样品回室内分离并根据科赫氏证病律步骤进行痛害诊断鉴定,发现并确诊了3种新的真菌性病害,即川芎根腐萎蔫病、叶褐斑病和灰霉痛,它们的病原菌分别是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细极链格孢组(Alternaria tenuissima group)成员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该文分别记述了3种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菌特征,为进一步探讨川芎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