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31篇
农学   1篇
  20篇
综合类   10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51.
采用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一元分布和二元分布探讨小陇山林区百花林场次生松栎混交林群落及其油松、锐齿栎优势种群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群落和油松、锐齿栎种群中多数林木和各自总体处于随机分布;大小比数频率分布较均匀,整体生长均处于中庸状态;群落中混交良好的林木较多,油松和锐齿栎种群中度混交和强度混交的林木较多,混交度均值(珡M)分别为0.572、0.592,空间隔离程度明显低于群落(0.696)。群落和油松、锐齿栎种群中同一优劣程度或混交等级的林木大多处于随机分布,林分中较为常见的结构单元参照树周围相邻木大多为随机分布的其它树种,同一分布格局或混交等级的林木处于不同优劣程度的林木比例近似相等;但同一优劣程度下,群落中的林木大多混交良好,油松种群中的林木大多处于中度混交,锐齿栎种群中则大多处于强度混交。群落及油松和锐齿栎种群空间结构一元分布、二元分布特征基本一致,说明油松和锐齿栎种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群落的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2.
可燃性气体逸出指标应用于树种燃烧性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陕西93种树种的枝为试样,在240℃条件下对可燃性气体逸出率及其变化的测定表明:可燃性气体逸出率和时间之间的关系符合模型V=a+b/t;在240℃条件下,以10min时段内的气体逸出率变化最大,用此指标选择抗火树种效果明显,可燃性气体逸出程度作为评价树种燃烧性的一个指标,为防火树种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就该温度条件下气体释放程度考虑,栓皮栎、紫薇、山杨、栾树、榛子、铁杉、青千、梨、短柄泡、牛奶了、杏等树种的阻火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3.
互助中位山旱地甘蒙锦鸡生长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样线技术调查方法调查,甘蒙锦鸡儿在干旱阳坡生长能力强。冠幅大,郁闭度高。因此在环境严酷、土壤贫瘠的阳坡,在各灌木群落中,以甘蒙锦鸡儿的竞争力最强,形成单种群丛,是浅山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和恢复荒山荒坡植被的优秀树种。  相似文献   
54.
火地塘天然油松锐齿栎林细根生物量及其空间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火地塘林区天然油松纯林、锐齿栎纯林和油松锐齿栎混交林的活细根生物量平均为5.583、9.421、8.46 t·hm-2;死细根生物量为1.433、3.385、1.885 t·hm-2.随着年龄、海拔、坡位等的不同,细根生物量也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①油松在10~30 a之间随年龄的增长活细根的生物量增加较快,细根的生物量占根系总生物量的17~28;到60 a以后细根生物量增长缓慢,细根生物量占根系总生物量的比例下降,一般在8~10.锐齿栎林细根生物量和细根占根系总生物量的比例随林龄的变化规律与油松相同;②海  相似文献   
55.
3S技术用于黄土高原小流域退耕还林的方法构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指出了"3S"技术(GIS、RS、GPS)在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套"3S"技术用于黄土高原小流域退耕还林的总体思路、方法和主要的技术路线,为实现黄土高原小流域退耕还林的快速、高效的监测进行技术上的准备,在生产实践中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6.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对策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性质、土壤基质旱化、植被恢复和重建途径等理论及实践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应采用集雨造林和径流林业技术,利用地带性林草种类,仿拟自然演替规律恢复和重建森林植被群落,构建"乔灌草"配置合理的稳定森林生态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7.
延安城郊防护林外貌结构及林下植物的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延安对刺槐、油松、侧柏纯林及刺槐+侧柏、刺槐十油松混交林等几种黄土高原主要人工林群落外貌结构、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文林群落外貌结构较为复杂,林下植物群落类型各不相同;林下植物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0257~0.67488和2.01288~1.47967.刺槐+油松林最高.16年生刺槐纯林最低;32年生刺槐纯林林下植物优势度最高者是糙隐子草,16年生刺槐纯林则为牡蒿.其它林型都是铁杆蒿;本地区选择防护林类型时,应优先选择刺槐+油松或刺槐+侧柏混交.对已有的成熟或衰退刺槐纯林可采取择伐萌蘖抚育,并间植油松或刺柏,形成针阔混室林。  相似文献   
58.
有关江河源区的科学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了建国后青藏高原研究的历程,结合实地考察提出了"江河源区"的称谓、范围、经济生态区划、生态系统的主体、自然和人为因素、生物多样性问题、气候演变规律、生态环境的质量评判、重大工程和旅游活动、自然灾害、生态环境地位等11个方面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59.
人工裸露地面的植被建设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人工裸露地面的含义入手,阐述人工裸露地面绿化的生态学基础,分析人工裸露地面绿化失败的5种成因。依据人工裸露地面的特性和它们目前的植被建设现状,提出了各类人工裸露地面植被建设的类型和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0.
以延安市为例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提出从处于不同空间格局的市区中心、城郊结合部、郊区农村的社会功能、人为活动影响、生态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出发,城市森林建设从市区中心到郊区应建立3个绿化生态圈,第一圈是城市防污调气美化生态圈,第二圈是近郊美化、防护、农林果生产带生态圈,第三圈是远郊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风沙防护、林果生产林生态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