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31篇
农学   1篇
  20篇
综合类   10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形、植被、不透水面和水体是坡地校园景观设计的主要前提,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校本部为例,借助于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从高程、坡度、坡向、归一化植被指数、建筑指数、地表亮温和修正的水体归一化指数方面,进行了空间制图分析,以期为校园景观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光伏电站建设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究光伏电站建设对植被、土壤的影响,通过样地调查和试验分析对靖边县光伏电站内光伏板未遮阴(NS)、遮阴(S)及电站周边区域(SA)的土壤理化性质、植被种类、α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SA,光伏电站内(NS,S)土壤含水量、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植物种类、物种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地上生物量鲜重和干重均增加,土壤pH和电导率降低,S区域容重增加,NS降低;电站内相对于S区域,NS的土壤含水量、pH、电导率、养分、α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均增加,容重降低。综合来看,在干旱半干旱区域,光伏电站建设对土壤、植被生态系统的促进作用优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江河源区植被分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植物群落学—生态学原则,将江河源区的天然植被划分为森林植被区、灌木与灌丛植被区、草原植被区、草甸植被区、荒漠植被区和湿地植被区6个区,并分析了各植被区的分布范围及其优势种。  相似文献   
4.
秦岭林区华山松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运用标准地及样方法对秦岭林区天然华山松种群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秦岭林区华山松种群以单层结构为主;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随发育阶段由集群→随机→集群分布过渡,在水平方向不同龄级个体呈镶嵌分布;种群年龄结构及存活曲线复杂,增长型和衰退型并存,并以缺失某些年龄阶段的间断衰退型为主;种群个体的径阶结构多呈右偏正态分布,表现出种群幼苗、幼树储备不足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利用1999-2015年延安市退耕还林数据,从保育土壤、涵养水源、净化大气环境、固碳释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林木积累营养物质等6个方面对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为:2015年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为398.449 2亿元·a~(-1),其中不同生态服务价值量及其占总量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涵养水源181.81亿元·a~(-1)、45.6%,固碳释氧80.86亿元·a~(-1)、20.3%,净化大气环境53.54亿元·a~(-1)、13.4%,生物多样性保护54.53亿元·a~(-1)、13.7%,保育土壤16.45亿元·a~(-1)、4.1%,林木积累营养物质11.31亿元·a~(-1)、2.8%;三种植被恢复类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及其占总价值量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退耕地还林地232.03亿元·a~(-1)、58.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地157.88亿元·a~(-1)、39.6%,封山育林地8.53亿元·a~(-1)、2.1%;三个林种类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及其占总价值量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态林257.46亿元·a~(-1)、64.6%,灌木林96.85亿元·a~(-1)、24.3%,经济林44.18亿元·a~(-1)、11.1%。  相似文献   
6.
秦岭中段华山松林健康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秦岭中段华山松林为研究对象,在秦岭中段的火地塘林区,按照不同的立地条件,设置26块20 m×20 m的标准样地,以生态服务功能为依据,从活力、组织结构、土壤因素、抵抗力4个方面22个指标入手,对秦岭中段华山松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秦岭中段的华山松林整体活力指标较低,大部分都处在20~35年之...  相似文献   
7.
梨枣人工林有效吸收根系密度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梨枣根系吸水模型的建立提供关键参数。【方法】通过分层分段挖掘法,对8年生梨枣人工林根区有效根长密度和根质量密度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在水平方向上,梨枣根长密度分布呈典型的负指数型,根质量密度分布呈抛物线型,吸收根根长和根质量密度主要集中在距树干0~60 cm水平距离内,分别占总吸收性根长和根质量密度的73.5%和75%,其中最大有效根长和根质量密度均在0~30 cm水平距离,其有效根长和根质量密度分别占总吸收性根长和根质量密度的56.77%和50.26%;在垂直方向上,梨枣根长密度和根质量密度分布均呈幂函数型,吸收根系根长和根质量密度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其有效根长和根质量密度分别占总吸收性根长和根质量密度的79.1%和78.88%,其中最大有效根长和根质量密度均分布在0~20 cm土层,其有效根长和根质量密度分别占总吸收性根长和根质量密度的61.62%和59.47%。【结论】非线性参数拟合分析表明:采用RD=ea+bX+cZ的函数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梨枣有效根长密度和有效根质量密度的空间分布状况,为梨枣根系空间分布状况的估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城市不同绿地类型降温增湿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选择林地、草坪、裸地、水泥地等几种下垫面类型,对城市不同绿地的降温增湿效应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季节林地和草坪都有降低地表和土壤温度,减轻温度剧烈变化,增加空气相对湿度的作用,林地与草坪、裸地和水泥地相比,地表最高温度分别降低9.5、17.5和24.5℃,平均地表温度分别降低6.1、9.7和15.5℃,在裸地和水泥地出现最高温的16:00,土壤温度分别降低7.0、13.0和14.5℃,晴天林地平均相对湿度为55.7,比草坪、裸地、水泥地分别高5.0、9.1和12.4.  相似文献   
9.
基于榆林市的区位概况,分析了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的优势,阐述了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加快红枣产业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榆林市红枣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火险预报准确率评价及其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2年加拿大J.G.Wright利用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进行火险预报至今60多年来,火险预报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如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编制的林火预报方程;James E.Hefner和John E.Deeming创造的美国国家火险等级等,不仅提高了火险预报的精度,而且在火灾发生预报和林火行为预报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林火预报的准确率有多大;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先进科技成果的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