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0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6篇
  35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逐渐融入了各行各业中,并在提升行业智能化、信息化以及系统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突出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其他行业一样,茶叶的生产与营销也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与进步。可以说,在茶叶生产与营销过程中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了茶企发展的必经之路和必备策略。基于此,本文在结合当前茶叶生产与营销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尝试对茶叶生产与营销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进行简单分析,希望对相关的从业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温度升高对酸化森林土壤渗滤水化学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德国Solling地区挪威云杉林的严重酸化的未扰动土柱 ,在 1年半时间内 ,研究了在不存在干旱的条件下温度升高对渗滤水化学组成的影响。当平均气温由 1 2 3℃上升到 1 5 5℃时 ,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明显加快 ,Norg、Corg、SO42 -的浓度和净淋失量明显增加 ,Al3+、NO3-的浓度和净淋失量明显降低 ,NH4+、HPO42 -、Cl-的浓度和净淋失量以及渗滤水的Ca2 +/Al3+比轻微增加 ,H+的浓度和净淋失量轻微降低 ,盐基离子则无明显变化。温度升高导致的反硝化作用增强是Al3+浓度降低的关键因素。简而言之 ,温度升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Al3+毒害 ,但并未改善盐基离子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了解郑农谷09-6的优良特性,依据2014—2015年河南省谷子品种区域试验产量结果,运用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等多种分析方法,对郑农谷09-6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等优良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郑农谷09-6在2年区试中平均产量5961.6 kg/hm2,分别居参试品种第2位和第4位,丰...  相似文献   
14.
在室内控制条件下研究含水量和温度对富含NH^+4的严重酸化挪威云杉林枯枝落叶层物质饱和是液PH值的影响,包括未分解层OL,半分解层OF和已分解层OH,在为期1a的实验期间内没有元素的输入,淋失和根系吸收,但可相对自由地进行气体交换。  相似文献   
15.
定量评价和预测西北干旱地区森林面积增加的水文影响,为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植被恢复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黄土高原泾河干流上游流域为例,制定森林植被恢复的多种情景,利用率定过的SWIM水文模型和1997—2003年间的气象数据,模拟森林覆盖率变化对蒸散和径流的影响。研究表明:1)草地变森林后,随森林覆盖率增加,年均总蒸散呈明显线性增加,年均径流则呈明显线性减少。在本研究范围内(森林覆盖率增加0~18.13%),森林覆盖率每增加10%平均导致年均总蒸散增加8.93 mm,年均径流减少6.04 mm;2)森林覆盖率变化对年总蒸散的影响具有年际差异,受年降水量影响,流域森林覆盖率增加10%时,对应的年蒸散增量分别为枯水年(10.1 mm)平水年(8.6 mm)丰水年(8.5 mm),而对应的年径流减少量分别为枯水年(9.0 mm)平水年(5.6mm)丰水年(5.1 mm);3)森林覆盖率增加导致的蒸散增大和径流减少还具有月份差异,其中蒸散在春季(3—5月)和初夏(6月)增大,而夏季中期(7、8月)至秋季中期(9、10月)则减少,在秋末(11月)和冬季(12、1、2月)则变化不明显;径流在春季和夏季明显减少,而秋季中期(9、10月)则呈增加趋势,冬季变化不明显。总之,在该流域增加森林覆盖率会导致年蒸散增加和年径流减少,这种变化在枯水年明显大于平水年和丰水年;森林覆盖率变化对蒸散和径流的影响还存在月份差异,表现为春夏季影响大于秋冬季;增加森林具有一定增加基流和枯水期径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合理评价水源涵养林垂直结构改变对其水文功能的影响,在对宁夏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内4种典型结构林分(华北落叶松+灌木复层林、华北落叶松纯林、稀植乔木的天然灌丛林、天然灌丛林)林冠层、枯落物层、土壤层的结构指标和功能指标测定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林分生态水文功能的层次结构模型,并用综合评分法对4种典型林分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林冠层生态水文功能以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最优,枯落物层以华北落叶松+灌木复层林最优,土壤层以稀植乔木的天然灌丛林最优。不同林分生态水文功能整体表现为华北落叶松+灌木复层林(0.902)>稀植乔木的天然灌丛林(0.893)>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0.782)>天然灌丛(0.708),说明复层林的综合生态水文功能要好于单层林,表明在六盘山营林区对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进行林下补植灌木和对退化的天然灌丛稀植乔木等措施有助于林分生态水文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为了阐明林冠叶面积指数、枯落物厚度等植被因子及降雨量影响下的林地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变化规律,在宁夏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选择了2个35a华北落叶松典型坡面(东南坡A、南坡B),遵循空间格局分析的小支撑、多样点设计原则,结合所选坡面特征,利用线状样带取样法,测定了坡面上各样点的表层(0—20cm)和亚表层(20—40cm)土壤水分、林冠叶面积指数、枯落物层厚度、坡度及离开最近一棵树主干的距离,采用经典统计结合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降雨前后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特征;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了降雨前后坡面土壤水分与主要环境因子的数量关系;经Kriging插值得到了实验坡面降雨前后的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本研究选择的2个坡面上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水分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呈现明显的斑块状分布格局。A、B坡面雨前表层土壤水分的块基比分别为0.20和0.16,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亚表层的块基比均为0.50,具有中等的空间自相关性;表层土壤水分变程分别为27.6m和23.7m,亚表层土壤水分变程为54.9m和186.0m,空间自相关性存在于较大的范围内。降雨后A、B坡面的表层土壤水分的块基比分别为0.13和0.11,亚表层的块基比为0.28和0.20;表层土壤水分变程分别为17.7m和17.3m,亚表层土壤水分变程为31.4 m和42.6 m,空间自相关性存在的范围变小。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A坡面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化在雨前主要受样点离开树木的距离和坡度的影响,雨后则主要受样点上方叶面积指数和枯落物厚度的影响。由此可见,此次11mm降水使2个坡面上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增加、空间自相关性增强,且乔木林冠层和枯落物层对降雨的截持和再分配是雨后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增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乙草胺在油菜植株、籽、籽壳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油菜植株、籽、籽壳样品用二氯甲烷提取,土壤用甲醇提取,经弗罗里硅土净化,GC.EC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乙草胺的添加量在0.005~1.0mg/kg水平下,乙草胺在土壤、油菜植株、籽、籽壳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5-3%~96.5%、86.9%~90.3%、83.3%~89.7%、87.9%~90.4%,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9%~5.0%、3.9%一9.5%、6.6%~14.3%、6.4%~11.1%,乙草胺的最小检出量(LOD)为5×10-7g,油菜植株、籽及籽壳中的最低检测浓度(LOQ)为O.01mg/kg,土壤中的LOQ为0.005mg/kg。乙草胺在福建莆田和湖南长沙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5、5.2天,在油菜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7、2.3天,油菜收获时(距施药60天),油菜田土壤、植株和油菜籽及壳中均未检测出乙草胺残留。  相似文献   
19.
深入认识和定量评价植被土壤层的水文调节功能,是干旱半干旱区生态工程建设和流域水土资源管理的重要科学依据。文中在宁夏六盘山北侧半干旱区的叠叠沟小流域,分析了4种典型植被(华北落叶松林、白桦林、沙棘灌丛和草地)100cm土层的土壤容重、持水能力和渗透性等土壤水文物理性质,运用坐标综合评定法定量评价了其土壤水文调节功能。结果表明:土壤容重(g/cm3)以沙棘灌丛(1.17)最高,白桦林、华北落叶松林和天然草地较接近(1.05~1.07);土壤总孔隙度表现为华北落叶松林(54.41%)>白桦林(53.30%)>天然草地(51.91%)>沙棘灌丛(50.11%);华北落叶松林和白桦林的蓄水性能和渗透性能要优于沙棘灌丛和草地。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白桦林地的土壤水文调节功能最强(0.0008),华北落叶松林地(0.0148)和沙棘灌丛(0.0678)次之,草地的土壤水文调节功能最差(0.2418)。  相似文献   
20.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831与稻瘟灵不同配比的混合物对稻瘟病菌均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中2∶8混配物的增效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