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将大豆中已克隆的一个新的ERF转录因子基因(GmERF6)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上,导入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对其进行IPTG诱导.结果表明:在IPTG浓度为0.3 mol·L-1,诱导时间为3h时,重组蛋白得到表达,分子量大约为30 kDa.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2.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保健性活性物质,近年来已成为衡量大豆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异黄酮合酶是大豆异黄酮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之一,其在植物中的表达效率直接影响异黄酮含量。为进一步验证该基因的功能并获得高异黄酮稳定遗传转基因植株,本试验基于已有的IFS转基因材料开展研究。将其扩繁至T2代,考种分析植株农艺性状,发现转基因植株的性状指标未发生明显变化,PCR鉴定IFS转基因后代的结果显示:在125株转基因植株中,60株为阳性,占比48%,说明IFS在后代中可稳定遗传。选取IFS转基因吉林35、Willimas 82品种T2代的41株,利用改良后的三波长法测定籽粒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结果显示:IFS转基因植株的平均异黄酮含量为1.2 mg·g~(-1);其中15株的异黄酮含量高于非转基因植株,占比达到36.6%,说明从转入IFS基因转基因大豆能够筛选出高异黄酮植株。本研究获得了稳定遗传的高异黄酮植株,为大豆遗传育种提供优异的种质资源;改良后的三波长法较原有方法更为精准、快速。  相似文献   
13.
采用6个高产品种(中晚熟和中熟品种各3个),从1996年到2005年进行 了10a产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个品种10a总平均产量为2974 kg/hm2。最高产品种 为平安8,平均产量为3189 kg/hm2;最低产品种为长农5,平均产量为2785 kg/hm2,最高比最 低增产14.5%。吉豆3和九农21的平均产量也超过3000 kg/hm2。3个中晚熟品种的平均产量 较中熟品种高5.7%。以6个品种的年平均产量为依据,划分了年成:2004年为丰年, 产量为 3790 kg/hm2;1997和2000年为灾年,产量为2260 kg/hm2;2005年为欠年,产量为2585 kg/hm2; 其余6年为平年,产量为3140 kg/hm2。中晚熟品种较中熟品种稳产性好,变动指数平均小 8.4%。平安8和吉豆3的稳产性最好,变动指数分别为42.9%和48.4%。从分析不同年份组合与 10a数据评价结果的比较得出:准确评价品种稳产性的最少年限为9a。对大豆生产田单 产低、作物品种适应性差异、品种的适应性与稳产性的关系等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Cps)是人兽共患病病原菌,传染性较强,耐受多种抗菌药物.研究表明,MOMP是Cps的主要结构蛋白,相对保守,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并且不同来源的CpsMOMP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5.
油用向日葵皮壳率与其他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和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油葵皮壳率对其他性状的相关和通径以及皮壳率与单株产量和百粒重的回归。结果表明,在株高适宜,茎秆粗壮,盘径较大的植株中能选出皮壳率较低的类型。虽然皮壳率与单株产量、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但在皮壳率达到育种目标时仍完全可能获得理想的百粒重和单株产量。因此在育种实践中应同时对单株产量和皮壳率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6.
利用PCR的方法从大豆品种"吉豆2号"基因组DNA中克隆得到大豆球蛋白启动子G1p,长度约为686 bp,PLACE在线启动子预测工具分析表明:序列中含有多种典型的种子特异性表达元件。将克隆得到的G1p取代pCAMBIA1301中的CaMV35S启动子,构建于G1p与GUS基因融合表达的载体pCAM-G1p,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在大豆根、茎、叶和种子中进行瞬时表达分析结果显示,仅能在种子中检测到GUS活性,而在根、茎和叶其他组织中基本检测不到GUS活性。说明G1基因上游686 bp片段具有种子特异性启动子的功能,G1p是一个比较高效的种子特异性启动子。  相似文献   
17.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检测大豆异黄酮5种组分(染料木素、染料木苷、大豆苷元、大豆苷和黄豆黄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且测定了大豆各组织和不同时期胚的异黄酮含量.色谱条件:Phenomenex C18色谱柱(150mm×4.6mm,5.0 μm);流动相:甲醇-水(30∶70,v/v);流速:1 mL· min-1,检测波长:254nm...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一个简便、高效、稳定的大豆胚尖再生体系,以吉林35为材料,胚尖为外植体,研究氯气、升汞、酒精3种消毒方法对不定芽出芽率的影响和6-BA对不定芽再生率的影响。同时,为检测吉林35的农杆菌易感性,对平安8、东农42、吉林47和吉林35四个大豆品种进行gus基因组织化学染色。研究表明,酒精消毒法对种子伤害较小,可以保证较高的出芽率。6-BA对不定芽再生作用显著,单独使用或配合IBA使用均可获得较高的再生率。gus基因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吉林35的农杆菌易感性强,明显优于其它品种。吉林35胚尖外植体再生率较高且对农杆菌较敏感,是遗传转化良好的受体材料。  相似文献   
19.
油用向日葵(HAelianthus annuus L.)皮壳率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雄性不育系和6个恢复系为亲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向日葵皮壳率的遗传变异规律。对各杂交组合F1代,部分组合的F2代和回交世代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皮壳率属于数量性状,基因加性效应对皮壳率的表现起主导作用。皮壳率的遗传力较高,选择响应很大,可通过早代选择等方法直接进行遗传改良。双亲的皮壳率制药着杂种F1代该性状的表现。双亲皮壳率差值的大小影响杂种F2代的遗传变异幅度。在育种实践中,为降低杂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一个简便、高效、稳定的大豆胚尖再生体系,以吉林35为材料,胚尖为外植体,研究氯气、升汞、酒精3种消毒方法对不定芽出芽率的影响和6-BA对不定芽再生率的影响。同时,为检测吉林35的农杆菌易感性,对平安8、东农42、吉林47和吉林35四个大豆品种进行gus基因组织化学染色。研究表明,酒精消毒法对种子伤害较小,可以保证较高的出芽率。6-BA对不定芽再生作用显著,单独使用或配合IBA使用均可获得较高的再生率。gus基因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吉林35的农杆菌易感性强,明显优于其它品种。吉林35胚尖外植体再生率较高且对农杆菌易感性较强,是遗传转化良好的受体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