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28篇
园艺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对云南大围山野生茶树分布进行了考察,发现大围山野生茶树分布在海拔1600~2100m地区,形态多样,种类丰富,出现子房有毛或无毛、花柱5裂或3裂、花朵大、花瓣数多、果实大、果皮厚、果皮紫红色或绿色等特征。文章具体阐述了大围山1号野茶、2号野茶、3号野茶和4号野茶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32.
茶组植物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张宏达系统山茶属茶组植物19种和变种,应用ISSR标记对其进行亲缘关系的分析.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得到11个多态性较好的引物,ISSR反应共得到166条可重复条带,多态性条带有155条,多态位点百分率(PPB)是93.4 %,分析揭示茶组植物的Nei'氏遗传距离(He)是0.2951,Shanon多样性指数是0.4520;基于Jaccard相似性系数的UPGMA树型图表明,茶组植物明显地分为2个主要的类群("三室类群"和"五室类群"),ISSR表型特征的主成分分析( PCA) 也支持了聚类分析结果.指出与普洱茶C.assamica进行种间杂交育种,应优先选择茶组植物中C.irrawadiensis、C.dehungensis 和C.taliensis.  相似文献   
33.
云南特有茶组植物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茶组植物为材料,利用ISSR技术对云南茶组植物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所筛选出的12个引物对25份供试材料进行ISSR扩增反应后,共产生141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为139条,其多态条带比率(PPB)高达98.5%,表明25份材料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并根据遗传距离利用UPGMA构建了云南茶组植物亲缘关系树状聚类图。25个材料可分为6个类群(取值水平GD=0.378 ),20个茶组植物分为2个类群。从DNA分子水平探讨了云南茶组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突出了种间的遗传差异,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151~0.580,表明25份材料间遗传基础较宽。PCA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果显示,ISSR作为一种信息量高、重演性好的分子标记,应用于茶树品种鉴别和亲缘关系分析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34.
本文介绍了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资源保存现状及研究进展,指出资源圃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并对茶树种质资源圃的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5.
苍山位于红河大断裂带西侧,与四川中生代红色盆地、康藏高原、滇西南横断山"帚形"地带相接壤,是滇中高原与滇西横断山的结合部,最高海拔4122米。气候的垂直差异极大,气候特点为多雨的亚热带及高山寒冷气候,中间存在着多梯度,从而形成了植物的种类繁多和演变的复杂多样。据李锡文"苍山植物区系研究",苍山的种子植物有755属,占云南总属数1984属的37.5%,以北温带起源为主,但热带起源的属亦较多,占总属数的41.6%。苍山共有种子植物约2330种,是云南高原区、金沙江、澜沧江流域、红河中游各区植物种的交汇点。  相似文献   
36.
总结了茶组植物研究成果,明确了云南茶组植物的分布,查清了云南茶组植物种及变种的数量及名称,为茶树资源分类、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云南古茶树(园)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云南省保存有20多万亩古茶园,这些古茶树(阿萨姆变种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种质资源可能含有各种优良基因,对未来茶树良种选育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省十个有代表性的古茶园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十个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56.5%~90.9%;Nei’氏遗传距离(He)居群平均是0.281,阿萨姆变种水平内是0.461;Shannon多样性指数(Ho)居群平均是0.418,阿萨姆变种水平内是0.653。而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0.391,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析(36.0%)和AMOVA分析结果(39.7%)相一致,说明阿萨姆变种60.9%的遗传变异来自居群內的个体间,39.1%的遗传变异来自居群间。研究结果揭示阿萨姆变种居群遗传多样性高,居群间遗传变异存在中度的遗传分化,这可能是由于茶树种内高度异交的特性和生境片段化所致。基于观察到的居群遗传信息,建议采取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38.
低咖啡碱茶树种质资源的鉴定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保存于勐海国家茶树种质分圃100份茶树资源的农艺性状、生化成分、加工品质进行鉴定评价,筛选出2份低咖啡碱茶树种质,咖啡碱含量分别为0.07%、0.06%,植物学分类上属厚轴茶(C.crassicolumna);其鲜叶加工的绿茶品质正常,可直接利用或作为低咖啡碱茶树杂交育种的优良亲本。  相似文献   
39.
应用RAPD分子标记鉴定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陈亮  王平盛  山口聪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10):1186-1191
 应用RAPD标记对原产于云南等地的 2 4份野生茶树资源进行分子鉴定研究。结果表明 ,RAPD标记在鉴定茶树种质资源方面非常有效。有 3种独立的方法可以用于茶树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定 :特殊的标记 ;特异的谱带类型 ;不同引物提供谱带类型的组合。 16个特异标记的存在和 3个特异标记的缺失可以鉴定 14份资源 ;OPO 13扩增的 13种谱带类型可以鉴定 10份资源。利用最少数量引物获得最大鉴定能力 ,对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定尤为重要。OPO 13、OPO 18、OPG 12和OPA 13等 4个引物带型的组合则可以鉴定所有 2 4份资源 ,包括形态和生化成分上几乎没有差异的 2株毗邻野生茶树  相似文献   
40.
云南野生茶树消亡情况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是茶树地理起源和栽培起源的中心。高海拔低纬度多变的气候条件,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长期以来的原始耕作方式,孕育和保留了全球最集中、最丰富的野生茶树资源。目前,云南已发现的树干直径在1m以上的大茶树有十多株,50cm以上的有近百株,30cm以上的在茶区随处可见。然而,由于多种原因,近一二十年来,一些古老茶树日趋濒危,一些珍稀资源日渐丧失,野生茶树数量正在减少。为此,必须制定相关的保护对策,执行好保护措施,使这一天然"茶树资源库"永葆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