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63篇
畜牧兽医   22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3 毫秒
71.
猪圆环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可以使感染猪出现各种疾病综合征和免疫抑制,并易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其他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和药物防治本病,主要依靠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来预防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72.
诺氟沙星(N orfloxacin,NFLX)是受到严格控制的药物之一,国家已制定出允许残留标准,但是目前测定诺氟沙星残留的方法大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1,2],其昂贵的成本和复杂的操作限制了它在基层的大规模应用。免疫学检测方法是公认的比较特异、灵敏的方法。诺氟沙星免疫学检测方法建  相似文献   
73.
瓷板HA试验与96孔微量板HA试验相比,微量板法HA价在1:320~1:49 930时,瓷板法阳性检出率为95.2~100%。本试验在15~25℃室温下,1~3分钟内判定结果。用瓷板进行HA和HI试验,用过的瓷板易于洗净擦干,即可马上重复使用,不影响再次检验的质量。  相似文献   
74.
在研究1998-2008年中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分离株HA基因的进化时,发现在25个毒株中有2个致病性最强的毒株因HA基因第145位氨基酸的突变导致产生1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从而使其不与单抗H6、F6等反应。为进一步探究这类变异毒株HA基因变异对H9亚型AIV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的影响,本试验对12株HA蛋白S145N变异的H9N2AIV进行了交叉中和试验和交叉攻毒试验。结果显示,不同H9N2S145N变异株与疫苗株间在抗原性上变化不大,或无显著差异(0.5≤R≤0.67)。但参照现有的H9灭活疫苗效力检验方法对HP疫苗免疫鸡进行攻毒,用HP株攻毒对照组0/5保护,免疫组保护≥9/10,达到了H9灭活疫苗质量标准要求;但用S145N变异株N3攻毒,仅保护2/10~6/10,且随免疫量剂量的增加,抗体水平的提高,攻毒保护也依次升高。对H9变异株疫苗(N1、N2、N3、N8)免疫鸡用N3攻毒,仅保护2/5~4/5,N3同源抗体也不能有效地阻止其攻毒后的排毒。用N3、N6 2个变异株交叉攻毒,采用与疫苗株攻毒相同的剂量作攻毒试验也得到类似结果。表明高于6log2的抗体能抵抗疫苗株和大多数流行毒株攻毒后的排毒,但不能抵抗S145N变异株攻毒后的排毒。这类毒株免疫原性上的变化与病毒HA基因的变异密切相关。因HA基因145~147aa位增加了1个NGT,导致三维空间构象的变化,并影响其邻近的受体结合位点,从而使这类毒株致病性提高,免原性发生改变。虽然这一类变异株或免疫逃逸毒株仅占当前流行毒株总数的5%~7%,但在强大的免疫压力和自然选择下有可能逐步成为优势毒株,造成更大的危害,这为该病的防控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5.
研制抗羊种布鲁菌脂多糖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并应用其建立检测布病的双夹心ELISA方法。本研究采用热酚水法提纯羊种布鲁菌(16M菌株)的脂多糖抗原,并经SDS-PAGE鉴定。用脂多糖和灭活的羊种布鲁菌16M作为免疫抗原,交替免疫6~8周龄BALB/c雌鼠,第1次免疫用羊种布鲁菌标准菌16M全菌加等量弗氏完全佐剂;第2次免疫用脂多糖加等量弗氏不完全佐剂。将脂多糖作为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方法,筛选针对抗羊种布鲁菌(16M菌株)脂多糖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筛选出3株能稳定分泌抗羊种布鲁菌脂多糖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5H3、6B8和3H7,细胞培养上清的ELISA效价在1∶1 000~1∶5 000,小鼠腹水单克隆抗体ELISA效价在1∶10 000~1∶160 000;抗体亚类鉴定表明:5H3、6B8属于IgM亚类,3H7属于IgG3亚类;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3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不与大肠杆菌O157裂解抗原、鸡白痢沙门氏菌裂解抗原、鸭源鸡杆菌脂多糖抗原以及福氏志贺菌裂解抗原反应,仅与灭活的羊种布鲁菌(16M)发生反应。布鲁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结果显示,获得的单抗可与标准检测抗原形成明显的颗粒凝集物和伞状凝集物。利用所建立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建立了一种检测布鲁菌的双夹心间接ELISA方法,并进行了特异性和敏感性检测。对模拟样品和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准确性均很高。  相似文献   
76.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S145N变异株致病性及抗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近年来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 HA蛋白S145N点突变对病毒毒力变化和抗原性变异的影响,笔者对从全国不同地区分离的12株H9N2亚型AIV HA蛋白S145N变异株和HP疫苗参考株进行了半数鸡胚感染量(EID50)、半数鸡胚致死量(ELD50)、平均鸡胚致死时间(MDT)、雏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鸡静脉致病指数(IVPI)和8周龄SPF鸡感染排毒试验,并与抗H9N2亚型AIV HP参考株HA蛋白单抗2A4和F6的血凝抑制(HI)和中和反应特性进行测定.结果发现,H9N2亚型AIV HA蛋白S145N变异株毒力偏强,能引起部分SPF鸡发病和死亡,感染8周龄SPF鸡排毒时间更早,排毒期更长.单抗2A4和F6不能抑制H9N2亚型AIV HA蛋白S145N变异株的血凝特性,也不能中和病毒感染CEF细胞.研究结果表明,H9N2亚型AIV呈现变异趋势,有毒力增强和抗原性变异毒株出现.S145为H9N2亚型AIV HA蛋白的1个抗原位点,是血凝抑制抗体结合的位点,但有该位点漂变导致抗原变异毒株出现,并可逃避免疫作用.这提示该病的防控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7.
豫北地区猪瘟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豫北地区猪瘟的免疫和野毒感染状况,更好地为开展相应的免疫预防工作提供依据,试验分别应用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以及RT-PCR方法分别对豫北6地市送检的血清及病料进行了猪瘟抗体、猪瘟抗原的检测,结果显示,所检测的血清总阳性率为74.96%,提示该地区猪瘟疫苗免疫效果较差;猪瘟抗原阳性率为30.09%,说明目前豫北地区的猪场普遍存在猪瘟野毒感染,RT-PCR的结果有力地佐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78.
为研究人源福氏志贺菌对鸡肠上皮原代细胞侵袭力和侵袭特性,进一步验证人源志贺菌对鸡的致病性并建立体外研究模型,采用Hela细胞庆大霉素保护试验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分离的人源福氏志贺菌ZD02株的毒力。然后采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ZD02株对鸡肠上皮细胞的侵袭力和相关侵袭特性。人源福氏志贺菌ZD02株能够侵入Hela细胞,庆大霉素保护试验结果显示,感染后30、60、90、120min时ZD02株侵袭率分别为1.43%、2.43%、2.56%、2.62%,证明ZD02株具有毒力。ZD02株侵袭鸡肠上皮原代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ZD02株能侵入鸡肠上皮细胞,感染后1、2、3、4h时ZD02株侵袭率分别为1.7%、6.2%、8.0%、11.2%。鸡肠上皮原代细胞经EGTA处理后,ZD02株侵袭率显著提高。人源福氏志贺菌ZD02株对鸡肠上皮细胞具有侵袭力,且从肠上皮细胞基底侧部侵袭。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志贺菌人禽互传的可能性,鸡肠上皮原代细胞可作为研究志贺菌致病机理的体外模型。  相似文献   
79.
鸡志贺氏菌病在我国的发现及其病原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鸡群中发生了一种新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于幼龄雏鸡,主要特征为脓血痢疾和明显的肠道出血.发病率100%,死亡率3.84%~33.3%.各种微生物学和血清学试验结果表明;该病由鲍氏志贺氏杆菌所引起.动物攻毒试验表明该菌对雏鸡具有很强的致病作用,症状和病理变化与自然病例表现相同,攻毒后7 d致死率分别达50%~100%.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喹诺酮类药物和头孢类及其他抗生素类药物均敏感,但对链霉素和环丙沙星等中度敏感.  相似文献   
80.
多年来,古典的H1N1流感病毒感染一直是猪呼吸道疾病的一种常见病因。但是最近,H3N1、H1N2和H4N6病毒在北美猪群中已经出现。猪流感病毒感染常见特征是暴发急性呼吸道疾病,伴有发热、嗜睡、流鼻涕、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随之而来的厌食和体重下降使上市时间推迟。因此,猪流感也是农场主关注的一个经济问题。流感病毒与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混合感染时增加病死率,促进猪呼吸道疾病复合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