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5篇
  9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1.
在分析目前高校邮件系统面临问题及传统解决方案存在不足的基础上,讨论了实现横向可伸缩性,实现可用于连接到多个邮件服务器的单一域名,以使整个邮件服务器阵列作为一个单一主机呈现给邮件用户的多路复用器技术,并给出了中国农业大学基于此技术的群集邮件系统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52.
近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太湖水草疯长,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局部水域已完全被水草挤占,严重影响了太湖的水体交换、交通航运、风景旅游及渔业生产。本文简要分析太湖水草疯长的原因,并从渔业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治理太湖水草的途径作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3.
豫芝七号是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农科所选育的芝麻新品种。该品种耐涝、耐旱、抗病、丰产潜力大,含油量高,品质较好,目前在我国豫、皖、鄂等省芝麻主产区示范、推广。 一、豫芝七号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 1.选育经过 1980年以驻芝二号、7103(2)、中芝七号、中芝五号、宜阳白、河南一号、驻芝一号、紫花叶二三为亲本品种(系),按照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28个杂交组合。1981~1982年,根据各组合的杂种优势、配合力、以及抗病性、丰产性等综合表现,进行组合筛选。在中选组合内,选择优良单株,混合脱粒传代。  相似文献   
54.
电子邮件作为信息的载体,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沟通手段.随着上网用户越来越多,上网速度越来越快,老邮件系统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邮件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多功能性已经成为用户越来越关心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新网络邮件系统的建设背景、设计思路、软硬件配置方案,并给出了在红帽linux平台上成功部署Sun Java(TM)SystemMessaging Server 6 2005Q4邮件系统及目录树LDAP的实现过程及相关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5.
不同密度下品种间作对玉米水分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玉米品种"郑单958"与"沈单16号"分别在两种密度(45 000株.hm 2,60 000株.hm 2)下隔行间作试验,测定了不同生育期玉米茎流速率及根系导水率,结合生育期蒸腾水量和耗水量变化特征,分析了不同的品种间作模式对玉米水分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不同密度间作可以提高玉米的根系导水率和根系活力,延长功能期,且不同间作处理下,高密度品种根系导水率提高明显;不同品种茎流速率随其间作密度的提高呈增加趋势,且高密度间作品种日变化曲线呈"M"型,低密度为单峰曲线,间作下高密度品种茎流速率的最大值较早出现;各生育期内,高密度间作品种的蒸腾量高于低密度间作品种,高密度间作品种最大日蒸腾量出现在灌浆期和蜡熟期,低密度则出现在抽雄期和乳熟期。水分利用效率(WUE)呈现低密度单作<间作<高密度单作,主要受产量的影响。不同品种间作可以有效改善玉米的根系吸水能力,延长根系功能活性;间作可提高WUE,但效果不显著,这与间作品种组合和密度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6.
黄土塬区不同玉米品种间作的竞争力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不同玉米品种间作下植株对资源的竞争力变化, 以及竞争对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本文利用紧凑型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半紧凑型玉米品种"沈单16号", 在两个密度(低密度: 45 000株·hm-2, 高密度: 75 000株·hm-2)条件下进行隔行间作田间试验, 测定了不同玉米品种茎叶干物质积累量、株高、穗位高度和根系干物质量及收获期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生育期的延伸, 玉米茎叶比呈先增加而后逐渐稳定的变化趋势; 茎叶比在营养生长阶段呈明显增长, 灌浆期后间作竞争明显降低了茎叶比; 低密度间作茎叶比有所增加, 高密度间作茎叶比显著降低, "郑单958"表现突出。间作栽培下根冠比随间作密度的增加显著降低, 低密度间作处理之间根冠比差异显著。穗位比、收获指数随间作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穗位比在低密度间作时显著低于单作, 高密度间作时显著增加, "沈单16号"变化较明显; 间作收获指数较单作明显增加, 且随间作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郑单958"变化不稳定, 低密度间作时较单作显著增加, "沈单16号"具有稳定而明显的变化。品种间作竞争可以改变间作种群的产量构成, 穗长和穗粗明显减小, 秃尖长明显缩短。竞争系数具有品种差异, "郑单958"强于"沈单16号"。说明品种间作竞争具有提高玉米产量的能力, 有效利用竞争效应, 有可能实现高效利用资源和发掘玉米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57.
近几年来,太湖网围养殖作为降低渔业捕捞强度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有效措施,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部门和渔民群众的关注,如何实施适度规模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摆在渔业行政管理者面前的大事,本文就太湖网围养殖的现状及发展方向作粗略的探讨,以供所有的大水面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58.
网络技术环境的发展和应用,使服务创新成为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公共图书馆拓展网络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联机公共查询目录是随着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兴起而产生的,现在已经成为图书馆管理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详细介绍了美国SIRSI公司UNICORN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公共目录查询界面的配置过程.为读者提供了更加简便快捷的检索路径。  相似文献   
59.
辽东湾北部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根据2006年夏季(8月)、冬季(11月)和2007年春季(4月)、秋季(10月)在辽东湾北部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多元分析方法等研究了辽东湾北部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出现鱼类39种,隶属于8目23科35属,种类组成以暖温性和暖水性鱼类为主。优势种有较明显的季节更替,季节性优势种包括矛尾虾虎鱼、斑尾复虾虎鱼、小黄鱼、梭鱼、印度鲬、大银鱼和黄,无四季共有优势种,季节性优势种组成较1998年发生较大变化。鱼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季节变化范围分别为Margaler物种丰富度指数D(0.40~1.69)、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0.39~1.45)、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J'(0.43~0.75),方差分析表明,3种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差异显著。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ONSIM)表明鱼类群落结构存在明显的季节更替现象。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表明,小黄鱼、矛尾虾虎鱼、斑尾复虾虎鱼、斑、黄、梭鱼、印度鲬、蓝点马鲛、横带高鳍虾虎鱼、焦氏舌鳎是造成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的主要分歧种。鱼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和BVSTEP分析表明,水温是影响辽东湾北部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本研究可为渔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0.
<正>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要求比较高,绿色农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绿色农业的发展中,科学技术得到不断的使用,以内实现了质量的提升。在我国的一些地区,无公害技术得到推广的同时也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阐述的主要内容是无公害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具体的应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促进了我国无公害技术的发展,同时人们也开始更加重视健康的生活,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因此,无公害蔬菜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