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0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7篇 |
农学 | 10篇 |
基础科学 | 16篇 |
16篇 | |
综合类 | 74篇 |
农作物 | 7篇 |
水产渔业 | 6篇 |
畜牧兽医 | 47篇 |
园艺 | 16篇 |
植物保护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土壤有机磷是土壤环境中重要的磷组分,其在环境中的界面反应影响着磷素的迁移、转化、生物有效性以及环境行为。本文主要总结了土壤中典型有机磷在矿物表面的吸附-解吸、溶解-沉淀等反应特性和微观机制,以及有机磷-矿物相互作用对有机磷形态、金属离子界面反应行为,以及矿物胶体化学稳定性与溶解转化的影响等环境效应。土壤有机磷可含多个磷酸基团,相对分子质量大,电荷密度高,通过界面反应与环境矿物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并影响矿物的电荷性质、共存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以及胶体化学稳定性。有机磷界面反应特性和机制受矿物类型和结晶度、有机磷相对分子质量、pH、温度和共存离子等因素的影响。有机磷在矿物表面的吸附密度一般随着体系pH、矿物结晶度和有机磷相对分子质量的升高而降低。有机磷一般可在矿物表面形成内圈络合物,某些情况下还存在氢键作用,甚至转化形成表面沉淀。有机磷和金属离子在矿物表面的吸附一般存在协同效应(尤其是在低pH条件下),即金属离子促进了有机磷的吸附,有机磷也促进金属离子的固定;吸附机制因反应体系而异,主要包括形成三元表面络合物和表面沉淀等,多数时候存在多种机制的共同作用。最后讨论了环境中有机磷与矿物相互作用的主要研究热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212.
[目的]为研究夏玉米化控剂的最佳喷施时期。[方法]以豫安3号和京品50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化控剂喷施时期对夏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 8叶期喷施化控剂会造成拔节期至成熟期的延迟,10叶期喷施会造成夏玉米成熟期提前。随着化控时期的后移,株高和穗位高逐渐降低。叶面积指数随着生育进程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峰值在吐丝期达到最高。与对照相比,在6~8叶期喷施化控剂可增加叶面积指数,10叶期喷施叶面积指数会降低。随着化控时期的后移,穗长越来越短,行粒数和千粒重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京品50和豫安3号在8叶期喷施化控剂产量最高。[结论]大田生产上,化控剂施用应选择在8叶期喷施,10叶期后应谨慎喷施,否则容易造成大田减产。 相似文献
213.
本世纪:30年代西方探险家Schaefer在中国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巴塘县竹巴笼乡首次获得矮岩羊(Pseudois.Schaeferi)7只标本之后,直到80年代末对这种动物的了解都是来自这批现存于美国费城博物馆的标本。澳大利亚学者Groves,也依据这批标本按体型大小角形的特征以及栖恩地环境的差异把矮岩羊确定为一个独立的物种。然而,生活于自然界的矮岩羊是怎样的命运?今天这种动物的资源状况又如何?为了回答这些保护生物学的基础问题在国家教委和英国的Fauna&Flor;IInternatlonal的资助下我们于1997年11~12月到】孜藏族自治州进行了考察。翻… 相似文献
214.
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通过对江西大岗山不同海拔高度(低海拔350 m,高海拔650 m)毛竹林凋落物的定位观测,分析研究了该地区毛竹林的凋落大小年周期、凋落进程以及凋落量受海拔高度的影响等。结果表明:(1)观测的2个海拔高度对毛竹林凋落量的影响不显著。观测期间,高海拔、低海拔年平均凋落量为(1 695.05±87.23)kg·hm-2。(2)毛竹林凋落大小年周期与日历年并不吻合,是跨年度的,持续时间12个月左右,周期的分界点在每年的6月前后,且小年的四季变化较大年更明显,仅春夏两季凋落量就占全年总凋落量的68.71% 72.39%。(3)2008年初的特大冰雪灾害对毛竹林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且对高海拔的干扰相对低海拔更严重;但灾害发生2 a之后,其高海拔、低海拔凋落动态的各项指标均接近于该地区之前对未受灾毛竹林的研究结果。因此,认为冰雪灾害发生2 a之后,即2010年6月前后开始,该地区毛竹林凋落量已逐渐恢复到了灾前的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215.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毛竹种子萌发及生长生理的影响,探究毛竹种子萌发期对水分胁迫的耐受机理,为毛竹的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毛竹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滤纸萌发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0%、5%、10%、15%、20%、25%) PEG-6000溶液对其种子萌发、生长、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对种子萌发率、胚根和胚芽的生长量与PEG胁迫浓度间进行回归分析。[结果](1)对照组(CK)和5%处理组在第4天开始发芽,其余各处理组的发芽起始时间随处理浓度的升高逐渐延迟,25%处理组不发芽。(2)最终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度、胚芽长度随PEG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均在5%浓度达到最大值。干旱胁迫下毛竹种子发芽率日变化曲线中对照组和5%处理组间存在唯一交叉点。毛竹种子在PEG胁迫下发芽率的临界值和极限值分别为14. 49%和19. 27%。(3)胚根和胚芽最终长度均在5%浓度时达到最大值,其后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减小,处理间差异显著(P 0. 05)。对照组和5%处理组的胚根平均长度日变化曲线存在交叉点。PEG胁迫下胚根生长的临界值和极限值分别为20. 43和23. 01%。(4)胚根中SOD、POD、CAT的活性均随PEG浓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分别在5%、10%、10%浓度时达到最大值。(5) 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PEG浓度的升高而持续升高,但低浓度(0%10%)时MDA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低浓度干旱胁迫抑制发芽前期毛竹种子萌发以及胚根的形成,但显著提高毛竹种子的最终发芽率并且促进胚根后期的生长;而高浓度PEG干旱胁迫延迟毛竹发芽,抑制整个发芽时期的发芽率以及胚根、胚芽的生长; PEG浓度高于15%的干旱胁迫使毛竹的抗氧化酶系统发生紊乱,并对组织膜系统造成显著伤害。 相似文献
216.
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濒危物种。历史上曾广泛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由于气候环境、人为影响等多种因素,野生扬子鳄的数量急剧下降。1999年 相似文献
217.
皇家嘎拉苹果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科学修剪,规范整形 皇家嘎拉以培养细长纺锤形或自由纺锤形效果为佳。修剪时采用单轴延伸。该品种树体干性强,萌芽率高,成枝力强,幼树枝条生长旺盛,要注意开张角度,适度短截,加速扩大树冠,使树冠内枝条分布均匀。幼树辅养枝可缓放或轻剪,促进早花早果。由于该品种枝条脆硬,拉枝时应注意先揉后拉,防止劈裂。结果树应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减少腋花芽结果数量。果台连续结果后要及时回缩更新。 相似文献
218.
219.
采取多亲本复交和定向选择的方法,本实验室育成了一个平均穗长达46cm、平均千粒重达70g的长穗大粒籼稻特异种质LPBG08。为研究该特异种质的遗传基础,我们以LPBG08与短穗小粒的三系杂交稻恢复系密阳46为亲本,构建了P1、F1、P2、F2和F2:3遗传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对主穗长、千粒重、谷粒长、谷粒宽和谷粒长宽比5个穗粒性状进行了多世代联合遗传分析。结果表明,5个性状均受一对主基因和多基因控制。其中主穗长、千粒重和谷粒长均呈一对加性主基因和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谷粒宽和谷粒长宽比均呈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和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5个性状在F2代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15%、24.88%、34.47%、48.65%和34.47%,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4.70%、72.65%、63.262%、47.30%和63.95%;在F2:3代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0.763%、27.51%、76.10%、69.23%和30.97%,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4.01%、71.97%、23.69%、29.23%和82.517%。本研究结果为该特异种质在水稻育种的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