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7篇
  8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1.
王宝龙 《中国蜂业》2013,(5X):61-62
<正>两种对蜜蜂截然不同的态度,说明了什么2012年8月27日下午3时许,安徽黄山徽杭高速公路屯溪收费站突然出现数万只蜜蜂,漫天飞舞的蜜蜂集结成群,"包围"了3号收费亭,并蜇伤2名工作人员和1名过路群众。据收费站负责人讲,一般情况下,收费站工作人员会穿上雨衣喷洒杀虫剂,或用水去冲,等到天黑,蜜蜂也会慢慢散去。如果蜜蜂太多以致  相似文献   
12.
气力集排式水稻分种器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针对水稻直播高速作业和大播量的要求,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气力集排式水稻直播机的分种器。从直播机的适应性、作业速度、播量调节等方面研究了气力集排式分种器的分种机理,分析了分种器的适应性、均匀性和稳定性;根据水稻种子的物理特性,采用Solidworks Flow软件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对比不同结构分种器速度流场分布图,得到了较优等种数流场,获得了分种器设计参数;分种器划分为等种数流场结构、输送结构、下种结构,等种数流场结构又分为聚种、分种、派种3部分,通过理论分析与流体仿真计算,对比速度大小和离散度,模拟等种数速度场流线图,优化分种盖结构,选择合适的气源,设计了气种混合均匀的分种器,提高了直播机分种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试制了分种器并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结果与CFD仿真分析基本一致,设计的10行分种器各行之间和行内播量变异系数分别为3.58%和4.55%,设计的20行分种器各行之间和行内播量变异系数分别为3.91%和5.04%,能满足不同直播机的要求。试验结果表明,直管输送管增加波纹结构有助于水稻种子向管道中央集聚;排种管的长短影响分种效果,特别是行内的稳定性,排种管的长度应尽可能一致;分种器内部结构影响气体速度场的分布,分种器内外盖形成的等距圆弧结构和输送管内波纹结构有利于分种器中气种等种数混合流场的形成,使播种均匀性更好。  相似文献   
13.
水稻气力式排种器挡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助高速摄影观察发现,水稻气力式精量穴播排种器吸种盘上吸孔所吸附的种子会由于吸力不足,在离心力作用下,在到达投种区前从吸孔附近落下,从而产生"飞种"现象,进而对排种器排出的每穴种子数量以及成穴性产生影响,降低排种精度。为此,设计了一种挡种装置,以含水率为21.1%的培杂泰丰种子为对象,采用多因素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吸室负压和不同排种盘转速下,安装挡种装置前后对"飞种"现象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安装挡种装置后不同吸室负压下,不同排种盘转速对排种器吸种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安装挡种装置后,"飞种"出现范围减小,"飞种"出现的数量减少,排种器排种精度与成穴性能提高;当转速在25~40 r/min,吸室负压1.6 k Pa时,(1~3)粒/穴概率在93%~97%之间变化。试验结果显示安装挡种装置后能控制"飞种"的跌落范围,并使部分"飞种"落回充种室内,从而提高排种器排种精度。  相似文献   
14.
播量无级调节水稻精量排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提高现有组合型孔式排种器对不同品种的播量适应性,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播种量要求。该文在此排种器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和试验研究。以瓢形形状可变容积型孔的排种轮结构为主体,对型孔的形状、最大截面、深度和体积进行数学模型计算,确定在最小、中间、最大合成型孔位置的长轴尺寸分别为9.2、12.4和15.6 mm,截面积范围为71.31~154.58 mm~2,型孔容积大小调节范围为271.91~485.79 mm~3;在排种轮内部安装步进电机和控制电路,通过蓝牙控制每穴播量在3~10粒之间无级调节。选用常规粳稻秀水134、杂交粳稻花优14、常规籼稻黄华占和杂交籼稻晶两优1212四种具有代表性的直播稻品种,对无级调节型孔进行三因素四水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粳稻每穴粒数调节范围为5~10粒,籼稻每穴粒数调节范围为3~8粒,当型孔容积调节变化时,每穴排种粒数变化趋势明显,从而能达到播量无级调节的效果,满足不同品种每穴播种量3~10粒的设计目标;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品种、型孔容积和排种轮转速3个因素对播量影响主次为型孔容积、水稻品种、排种轮转速。该文设计的播量无级调节水稻精量排种装置实现了不同水稻品种的播量无级调节作业,调节范围大,适应性较好,无级调节简便快速,具有较好的实际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组合型孔排种器双充种室结构对充种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为研究组合型孔排种器的双充种室结构对充种性能的影响,该文对组合型孔排种器的充种起始角和限种机构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理论计算和以充种起始角为单因素变量的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型孔排种器在-40°左右的位置开始充种。以型孔大小、充种起始角度和排种器工作转速为变量的多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充种起始角为-20°;与-10°和0相比,充种起始角为-20°的平均穴粒数受排种器工作转速影响的变化更小,变异系数也更小。限种机构距离排种轮中心40 mm时最佳,解决了毛刷甩种的情况;以型孔大小、水稻品种、限种板调节位置和排种器工作转速为变量的多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限种调节板与型孔轮的距离在0~22 mm范围内可调,对大、小型孔以及不同类型的稻种都能实现对播种量的微调节。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枫杨种子的休眠原因及其打破休眠的方法,以枫杨成熟种子为材料,对种子透水性、种子浸提物的生物抑制作用、种子催芽处理效果以及种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萌发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枫杨种子种皮透水性良好,种子浸提液中存在发芽抑制物质,抑制物质的存在是造成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直接埋藏和混雪后埋藏解除枫杨种子休眠的效果不理想;低温层积解除种子休眠效果较好,层积时间达到120d时种子萌发率可以达到89%。温度显著影响枫杨种子的萌发,25℃的恒温条件下种子萌发能力显著高于其它温度条件。结论:枫杨种子不存在物理休眠,属于生理休眠类型,种子需要低温层积处理120d打破休眠,解除休眠种子的适宜萌发温度是25℃。  相似文献   
17.
水稻精量穴直播机仿形与滑板机构的优化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基于农机与农艺相结合,该文主要对水稻精量穴直播机仿形与滑板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水稻精量穴直播机采用乘坐式高速插秧机头为动力底盘,包括机架、开沟起垄装置、水平仿形装置、高程仿形装置、动力传动装置、播种装置和液压提升架。结合同步开沟起垄、播量和穴距可调、仿形作业、压茬(草)播种的农艺要求并针对实际大田生产试验中发现原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存在的问题,如压茬效果较差、仿形系统不完善等,该文主要对高程仿形系统、水平仿形机构以及滑板角度等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穴直播机的性能与可靠性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的纯作业效率为0.67 hm~2/h,穴距合格率达100%,变异系数为2.5%,穴粒数合格率为95%,空穴率为0,各行排种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3.8%,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1.5%,播种后田面左右高差小于3 cm;平均首次故障前作业量(MTTFF)为30.4 hm~2/m,有效度为98.2%,各项性能指标和可靠性指标均达到了相关国家标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正>1农村"两个服务中心"的现状榆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便民服务工作,结合榆树市实际,制定了《榆树市农村"三资"管理及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一是成立了市农村"三资"管理及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市纪委下设"三资"管理及便民服务  相似文献   
19.
节能日光温室绿色食品蔬菜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VISUALSTUDIO.NET和数据库相结合的方法,开发出一个网络版的“节能日光温室绿色食品蔬菜专家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绿色食品蔬菜、茬次安排及栽培模式、节能日光温室类型、主茬蔬菜栽培技术、配套技术和专家咨询六个子系统。该系统可以提供有关绿色食品蔬菜的相关知识,实现对黄瓜、番茄、菜豆三种主茬蔬菜作物的栽培技术查询,包括品种选择、培育壮苗、病虫害诊断与防治、生长异常诊断与防治;还可实现配方施肥的智能化以及为用户提供专家在线咨询。系统采用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方法,给用户提供了一个界面友好、直观方便、快捷、实用的技术咨询平台。也可用于教学和科研,通过不断完善其数据库内容来适用于不同的地区。  相似文献   
20.
探讨镉中毒对小鼠肾脏的损害机制。给小鼠喂饮0.01 g·L-1氯化镉水溶液,复制小鼠镉中毒模型,分别于15天,30天和45天采取肾脏和血清,肾脏进行HE染色、PASM染色和Masson染色,并检测血清中IgG, IgM,IgA含量。结果:肾小管坏死,其上皮细胞脱落,肾小球血管球基底膜出现免疫复合物沉淀,血管球系膜增厚;免疫球蛋白含量45天<30天<15天。结果表明,镉中毒小鼠肾组织广泛损伤,免疫损害是其发生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