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2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不同栽插方式对米粉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米粉专用稻品种湘早籼33号为试材,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栽插规格和基本苗数对米粉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宽窄行栽培,每穴栽植4~5苗,能优化米粉稻的群体结构,缓和个体发育与群体生长的矛盾,促进其干物质生产,米粉稻产量提高2.33%,与米粉加工密切相关的出糙率和直链淀粉含量分别提高0.61%和1.50%.  相似文献   
42.
湖南水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统筹粮食增产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全面提升中国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迅速将最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粮食增产能力,2004年,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联合启动了“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湖南作为粮食生产大省,中标承担了该工程中的课题之一——“湖南水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介绍了2004年度技术集成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进展.  相似文献   
43.
论取消农业税的利弊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减免农业税的利弊,提出了减轻减免农业税带来的负面效应的有关对策,认为要将减免农业税落到实处,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创新农村工作思路,实现基层政府职能的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44.
谈生态农业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生态农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农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2000多个.几年来,试点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已有7个生态村(场)被授予"全球环保500佳"称号.  相似文献   
45.
超级杂交稻光合同化物的运转分配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盆栽法和14C-同位素示踪技术,以杂交稻组合汕优46为对照,研究了超级杂交稻组合"两优293"、"准两优527"的光合能力和光合同化物运转分配特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期,两个超级杂交稻组合与对照组合汕优46相比,其单株同化14CO2的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达到对照的1.49~1.96倍;14C-光合同化物最终分配至穗中的比例也较对照高,且其14C-光合同化物运输至穗中的速率也比对照快。表明超级杂交稻组合"两优293"、"准两优527"具有较强的光合同化物生产和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46.
天津市杨柳青农场奶牛场现饲养奶牛766头,其中成母牛461头,育成和青年母牛245头,犊母牛60头。为天津市中等型牛场。为加速发展奶牛,提高牛群质量,降低转群饲养成本,奶牛场从1978年开始在加强犊母牛培育、育成和青年母牛饲养管理等措施下试行对育成母牛提前配种。初配月龄由过去的18月龄提前到15月龄,体重达到350公斤。到1982年底,试行组(15—17月龄)共配孕184头,对照组(18月龄以  相似文献   
47.
为执行HJ2.2-2008标准,利用马鞍山市曾进行的地面流场原形观测试验及风洞模拟实验资料,模拟了长江中下游江陆界面局地风场的特征。发现长江中下游江陆界面存在江陆风环流和江风形成的热力内边界层。探讨了江陆风环流的影响范围及其发生频率,它异于海陆风而同样有不可忽略的污染气象特征。提出该地区企业在选址、设计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需对局地风场的环境影响进行论证和分析,特别是该地区的企业布局和排气筒的高度应尽量大于江陆风环流或江岸线熏烟影响的最大尺度。  相似文献   
48.
以培两优E32(高节位再生型)和培两优210(低节位再生型)为代表组合,研究了两种再生类型杂交稻的腋芽在母体与离体条件下的再生特性差异.结果表明,母体条件下,培两优E32腋芽再生率表现倒2节>倒3节>倒4节趋势,而培两优210表现相反;离体条件下,两组合各节位腋芽再生率均提高,并均以倒4节腋芽再生率最高;离体条件下再生稻株高与穗长均随节位下降而明显提高;母体与离体条件下两组合再生稻穗粒数均随节位下降而提高,但离体条件下的提高幅度更大;离体条件下再生稻穗粒数较母体条件下显著提高,且提高幅度随节位下降而增大,培两优210表现更为明显.可见,杂交稻腋芽再生率与穗粒数在去除母茎影响后均提高,但提高幅度在不同再生类型组合间及不同节位腋芽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9.
为改进湘南地区早稻氮肥施用方法,明确氮肥施用关键技术,构建高产高效氮肥施用模式,开展了以施氮水平为主区因素、氮肥运筹方式为副区因素的裂区试验,研究了其对湘南早稻产量形成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增大施氮量和穗粒肥比例能提高水稻茎蘖数和成熟期水稻叶片SPAD值;施氮150-210kg/hm2范围内,早稻产量变化不大,但中氮(180 kg/hm2)水平下提高穗粒肥比例可显著增产。(2)增大施氮量可显著提高稻米整精米率和稻米粗蛋白含量,降低垩白率;提高穗粒肥比例可提高稻米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和粗蛋白含量,降低稻米碱消值。(3)随施氮量增大,水稻氮素积累量显著增大,但氮素偏生产力(NPFP)、氮肥农学效率(ANUE)和氮素回收效率(NRE)显著降低;提高穗粒肥比例可显著提高水稻氮素积累量和中氮水平下NRE、NPFP和ANUE。总体来看,180 kg/hm2施氮量下,提高穗粒肥比例有利于提高湘南早稻产量、米质和氮素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0.
以高粱品种N5D61号为材料,研究了5种种植密度(16.50、14.63、12.75、10.88、9.00万株/hm~2)高粱对耕地5种重金属(镉、铅、铬、砷、锰)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低密度种植(12.75、10.88、9.00万株/hm~2)时,单株生物产量较高,但16.5万株/hm~2的高密度种植可获得高于另外处理的实际生物产量;在对重金属的吸收修复作用上,植株各部位对不同重金属的吸收效果有差异;通过对富集系数进行分析发现,N5D61对镉和铬的富集系数较高,根部的富集系数达6.00以上;对锰、砷和铅的富集系数小于1,其中对铅的富集系数只有0.1左右;种植密度16.5、14.63、10.88万株/hm~2下对重金属的吸收总量较大。综合考虑,16.5万株/hm~2为获得高生物产量和高重金属吸收量的最佳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