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8篇
  14篇
综合类   127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长农1A是以隆801B/华37B的杂交后代作父本,以金23A为母本进行测交和连续多代择优回交选育而成的野败型早籼三系不育系。具有花粉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异交结实率高、抗稻瘟病、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2016年8月分别通过安徽省和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2017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2.
竹叶黄酮不同热加工方式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阐明竹叶黄酮不同受热方式的稳定性为目的,选用黄甜竹、毛竹、绿竹、苦竹竹叶为实验材料,研究4个种的竹叶黄酮在微波、焙烤、蒸制3种常见食品热加工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竹叶黄酮经不同热加工处理后其含量变化有显著差异,蒸制对竹叶黄酮的影响最大,损失率在34.25%~71.27%之间;焙烤前后,黄甜竹竹叶黄酮损失率达到68.60%,其他3个种的竹叶黄酮损失率在15.80%~33.06%之间;微波造成的黄酮损失率均在30.0%以下。竹叶黄酮在热加工中的稳定性与黄酮化合物种类及含量有紧密联系,为解析黄酮损失的原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仪(HPLC-ESI-Q-TOF-MS/MS)对4个种竹叶黄酮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氧碳双苷黄酮化合物不耐受微波和焙烤处理,单碳苷黄酮化合物更加耐受焙烤和蒸制处理,氧苷黄酮化合物较耐受微波处理,而双碳苷黄酮化合物在微波条件下稳定性不佳。   相似文献   
93.
本试验以2份发芽率不同的高丹草种子(Lot1和Lot2)为对象,研究比较不同的老化温度(39℃、41℃、43℃和45℃)和老化时间(24h、36h、48h、60h、72h、84h和96h)对高丹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筛选高丹草种子进行人工加速老化测定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老化温度处理中,随着老化温度的升高, Lot1和Lot2发芽率显著下降(P〈0.05),43℃老化效果最明显,Lot1发芽率由65%降至25%,Lot2发芽率由46%降至16%;在老化时间处理中,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Lot1和Lot2发芽率显著下降(P〈0.05),老化60h后种子发芽率降幅最大;老化温度与老化时间是促进种子老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4.
生态用地对西北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性作用,绿洲生态用地安全格局的构建是促进绿洲绿色健康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通道.以艾比湖流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为例,以2016年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的综合结果确定生态源地,再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结合GIS空间技术,进行绿洲生态用地的识别与安全格局的构建,并以土地覆盖类型、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植被指数(NDVI)、土壤侵蚀度、距河流距离、距道路距离、距居民点距离为阻力因子,参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级,最终生成生态核心区、生态缓冲区、生态过渡区、生态脆弱区等4个不同的典型绿洲生态用地安全格局.结果表明,典型绿洲生态用地核心区的面积为12172.85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8.96%;生态缓冲区的面积为6961.60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8.00%;生态过渡区和生态脆弱区面积分别是3910.93、1817.48 km2.进而确定4种安全水平的生态用地范围、"源"与外部联系的辐射廊道、"源"间相互联系的关键廊道、生态节点等.典型绿洲生态用地安全格局的构建,能够为研究区绿洲生态规划和绿洲空间布局规划等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95.
为阐明植物杀菌剂‘Cabrio’和‘Opera’对玉米的增产机理,2011—2015年采用植物杀菌剂对低密度(67 500和75 000株/hm2)和高密度(90 000株/hm2)种植的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叶期喷施植物杀菌剂在不同密度下均能提高玉米产量,且高密度下增产8.83%,效果更显著。PCA主成分分析表明,增产幅度与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显著相关,但主要取决于穗粒数。穗粒数的增加主要与籽粒败育减少和结实率的提高显著相关。结合受精结实数据分析,喷施杀菌剂后,低密度和高密度处理的玉米粒败育率分别降低30.20%和36.60%。籽粒败育率的降低与Pn的提高和干物质的积累有关。进一步分析发现,低密度玉米植株棒三叶(穗位叶、穗上叶和穗下叶)吐丝期P_n平均增加49.10%,高密度灌浆中期的P_n平均增加43.49%。喷施杀菌剂后,V6(6叶期)—R1(吐丝期)干重增量与穗粒数的相关性(r=0.669**)高于清水处理(r=0.517*),均呈显著正相关。综上,玉米9叶期喷施杀菌剂可以增强玉米花后光合能力,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促进物质向籽粒中转运,减少籽粒败育,从而显著地提高结实率和穗粒数。同时,有利于延缓植株后期衰老,提高粒重。  相似文献   
96.
  目的  针叶林和阔叶林构成了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森林的主体,科学区分二者林分特征和碳汇功能差异预期助力基于林型差异的精准林分管理和多样性保护。  方法  本文以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森林为研究对象,共调查野外1 275块乔木样地(针叶林698块,阔叶林577块),详细记录植物科、属、种、乔灌草植株大小与密度、地理位置(经纬度、海拔、坡向、坡位、坡度),计算优势种相对多度、多样性特征、地上碳储量,并以树种耐逆境特征与耐分解特征为基础,评价生物量碳汇功能的稳定性。  结果  (1)针叶林共有植物479种,隶属于79科228属,阔叶林共有植物546种,隶属于81科,255属。针、阔叶林乔、灌、草优势种变化明显,以乔木种类差异最大:针叶林以落叶松、红松、樟子松更多,而阔叶林以白桦、山杨和蒙古栎等多度更高。针叶林灌木以越橘和绣线菊为主,较阔叶林高1.6 ~ 2.3倍。整体来看乔木多达90%指标针阔叶林差异显著,而灌木为65%,草本为35%。(2)针叶林树更高更粗,较阔叶林高1.5 m、胸径粗2.4 cm,但密度较阔叶林低15%;灌木高度与盖度林分间差异不明显,针叶林草本植物高度较矮、但密度更高。(3)针叶林的碳储量、耐分解稳定性显著高于阔叶林,分别高25.54%和43.24%,但环境稳定较阔叶林低8%(P < 0.05)。相比阔叶林,禾本科在针叶林重要性从7.5%增加10.2%。相比而言,同期林业普查碳储量数据可能低估林分生物量碳密度35%左右。(4)与历史数据相比,针、阔叶林乔木高度均降低数米,林分密度高700 ~ 1 000 株/hm2,重要林下资源植物减少明显,保守估计森林层厚度年降低量10 cm以上,生态服务功能损失值得警惕。(5)与邻国俄罗斯相比,我国森林珍贵的常绿松类、云杉和冷杉树种占比很低,而落叶松和杨桦占比过大,生物量碳储量与俄罗斯最低质量森林相当。  结论  本研究基于大量野外样方调查对东北森林带核心区域针、阔叶林乔灌草植物组成、个体大小与碳汇功能的差异进行了细致刻画,并与历史数据和邻国俄罗斯数据进行了比较。相关结果为东北地区的森林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建议深入开展林分树种组成变化的长期生态学意义与生态风险管控研究,加强基于林分差异的精准管理,并继续加强保护力度,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97.
探明黄土高原生态要素与经济要素耦合的相互关系,为促进黄土高原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从机理方法和应用实例等方面介绍了目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耦合关系的3类耦合度定量判断模型,包括灰色关联度模型、协调耦合模型、耦合发展模型。通过对这几类模型机理和应用情况的对照分析,总结各自优劣势,认为协调发展模型对黄土高原地区最为适用。  相似文献   
98.
高地隙窄形橡胶履带式水旱兼用行走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高地隙水旱兼用行走系统,特别适用于水稻田植保作业,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并对履带、驱动轮或导向轮、支撑轴承座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计算,通过性能试验表明:该行走系统工作性能稳定,地隙达1 m,防陷深,压苗少。  相似文献   
99.
对临沂市引种的北美红枫、千层金、金叶连翘3种彩叶树种的物候期及生长发育特性进行观测研究,总结分析其在本地区的生长节律,为引种、栽培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0.
文章在对沂河沿线乡镇自然经济条件、植被状况、林业生态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经济、景观相结合的生态廊道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