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51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16篇
  37篇
综合类   204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锌源及锌水平对肉仔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锌源和锌水平对肉仔鸡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碱性磷酸酶的影响,采用2×4因子试验设计,选用硫酸锌和蛋氨酸锌2种锌源,306、0、90、120 mg/kg 4个添加水平,构成8种试验日粮。将1日龄AA肉仔鸡384只,随机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试验结果表明:锌源和锌水平对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2.
在内蒙古河套灌区通过微区试验,研究了秸秆深埋(S)、上盖秸秆下埋秸秆(简称上秸下秸,S+S)、上盖地膜下埋秸秆(简称上膜下秸,P+S)和地膜覆盖(对照,CK)4种耕作措施对0-40 cm土层水盐运移及食葵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措施对土壤水盐调控的效果与作用时期差异较大。P+S在整个生育期内土壤盐分含量和盐溶质浓度较低,控盐效果显著;S+S仅在苗期能保墒控盐,但控盐效果比P+S差,后期出现水减盐增现象,保墒控盐效果也不佳;S在整个生育期内土壤盐分含量和盐溶质浓度最高,控盐效果最差;CK在整个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含量变化不大,而盐分含量较高,控盐效果也不明显。(2)不同措施对土壤水盐运移调控程度的差异,导致食葵光合特性也有明显变化。与CK、S、S+S相比,P+S由于其较低的盐溶质浓度环境,明显改善了其光合特性,在苗期、蕾期和花期能提高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增加气孔导度(Gs),降低胞间CO2浓度(Ci),从而使其作物长势和干物质积累明显高于其它措施。综合试验结果,P+S是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地改良中优选的控抑盐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93.
为查明贵阳市花溪区麦坪镇某猪场仔猪发生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对送检的2头病猪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PCR扩增及测序、药敏试验。结果:从病料样本中分离得到1株细菌,根据形态学和生化试验初步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应用细菌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从分子水平对分离细菌进行分型鉴定,运用DNAStar软件与不同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发现分离菌与不同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菌株16S rRNA序列同源且相似性为97.4%~100%,其中与血清5型相似性最高;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分离菌株与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进化关系最近;分离菌株对利福平、头孢氨苄、阿米卡星、环丙沙星、万古霉素敏感。结论:综合分离细菌传统鉴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的实验结果,确定分离菌株属于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  相似文献   
94.
我国14省市呼吸道综合征患牛冠状病毒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 BCoV)是导致牛消化道和呼吸道疫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其在国内养殖业的感染报道较少。本试验对牛冠状病毒感染情况及其与临床罹患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犊牛的临床症状相关性开展研究。在奶牛养殖量较大的14个省市随机选择29个规模化牧场,对未断奶的犊牛进行呼吸道疾病综合征评估,选取单一症状典型的犊牛采集血清和鼻咽拭子。在176份样品中BCoV阳性共38份,阳性率为21.59%。统计发现,采自黑龙江的病料中冠状病毒检出率最高(70%),新疆次之,山西、上海、安徽未检出BCoV阳性样品;阳性病例与呼吸道疾病疾病综合征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病畜的发热、鼻腔分泌物性状改变与感染牛冠状病毒密切相关。本研究为牛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犊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5.
为了解氟苯尼考纳米乳(FFNE)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本试验以氟苯尼考溶液(FFSol)为参比制剂,以30 mg/kg剂量给大鼠灌胃和肌内注射给药,分别于给药后0.5、1、2、4、8、12、24、36、48、72 h采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氟苯尼考含量,利用DAS 2.0软件计算房室模型与非房室模型条件下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在两种给药方式下,FFNE与FFSol在大鼠体内均符合二室模型。灌胃给药后,FFNE与FFSol在房室模型条件下AUC_((0-∞))分别为1 085.047和2 176.490 mg/L·h,半衰期分别为10.566和13.687 h,FFNE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87.4%。肌内注射给药后,FFNE与FFSol在房室模型条件下AUC_((0-∞))分别为1 530.55和3 243.338 mg/L·h,半衰期分别为7.533和13.335 h,FFNE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11.9%。结果表明,FFNE通过灌胃和肌内注射给药在大鼠体内分布较广,灌胃相对肌内注射吸收差,消除快。将氟苯尼考制成纳米乳剂后促进了氟苯尼考的吸收,氟苯尼考的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6.
乙酸龙脑酯标准样品的制备和定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乙酸龙脑酯标准样品的制备、均匀性和稳定性及其定值方法。乙酸龙脑酯标准样品的制备采用高纯度天然龙脑的乙酰化法,乙酸龙脑酯标准样品的含量测定采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制备得到的乙酸龙脑酯标准样品通过了均匀性检验,且至少在24个月内是稳定的。乙酸龙脑酯标准样品的多实验室联合定值结果表示为:乙酸龙脑酯含量的标准值99.93%;标准不确定度0.08%;扩展不确定度(95%置信率)0.16%。  相似文献   
97.
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的两步提取法是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综合提取的有效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实施。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两步综合提取的合理条件为:粉碎的迷迭香叶子,极性溶剂95%乙醇,90℃提取3~4 h,提取物再经非极性溶剂60~90℃石油醚提取。迷迭香精油的提取得率为1.50%,其成分分析显示为西班牙型;迷迭香抗氧化剂的提取得率为16.08%,活性炭脱色精制得率为85.00%,迷迭香抗氧化剂主要含有鼠尾草酸、鼠尾草酚和迷迭香酸等活性成分,它们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7.78%、6.23%和3.37%。  相似文献   
98.
超临界CO2萃取(SCDE)法是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综合提取的有效方法之一.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超临界CO2萃取的优选条件为:萃取时间 4 h,夹带剂 95% 乙醇与迷迭香叶子的质量比为2∶5,萃取罐和分离器I的温度分别为50和 70 ℃,分离器II的温度为 40 ℃,萃取压力 20 MPa,分离压力为4~5 MPa.迷迭香精油的平均得率为 1.80%,迷迭香精油主要含有1,8 - 桉叶素、樟脑、α - 松油醇、龙脑、马鞭草烯酮、 4 - 松油醇、乙酸龙脑酯和芳樟醇等成分.迷迭香抗氧化剂的平均得率为 11.93%,主要含有鼠尾草酸、鼠尾草酚和迷迭香酸等活性成分,其质量分数分别为 23.61%、 7.33% 和 5.13%.  相似文献   
99.
花生在生长发育中各器官比例协调是获得高产的关键。在大田条件下,以白沙1016为对照,研究了高产群体花生农花5号器官平衡与产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高产群体花生农花5号理想的器官平衡模式是,开花下针期各器官干物重为叶片茎秆荚果根系果针,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为荚果茎秆叶片果针根系,饱果成熟期各器官的占比分别为59.35%、20.80%、14.92%、2.98%、1.39%;与对照品种相比,农花5号根系占比较大,叶片占比较小,茎秆和果针的峰值出现较早;高产群体花生农花5号单株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均高于对照。因此,花生若要获得高产,必需保证器官平衡合理,且保持一定水平的生物产量前提下,有较高的经济系数~([1])。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