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2篇
  11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研究根区施用硝化抑制剂(DMPP)对日光温室起垄内嵌式基质栽培与土垄栽培黄瓜产量及根区N2O和CO2排放的影响,设置5个处理:CK(土垄栽培,不施氮肥)、SC(土垄栽培,常规施氮肥)、SC+D(土垄栽培、常规施氮肥配施DMPP)、SSC(起垄内嵌式基质栽培、常规施氮肥)、SSC+D(起垄内嵌式基质栽培、常规施氮肥配施DMPP),分析了DMPP对黄瓜根区N2O和CO2排放的影响机制和对黄瓜产量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肥显著增加了设施蔬菜地N2O累计排放量和黄瓜总产量。与SC处理相比,SSC处理的N2O累积排放量、CO2累积排放量和全球增温潜势分别减少27.9%、30.2%、30.1%(P<0.05)。SC+D处理显著降低全球增温潜势27.5%(P<0.05);相比SSC处理,SSC+D处理显著降低全球增温潜势29.8%(P<0.05)。与CK相比,SC、SC+D、SSC和SSC+D处理的黄瓜总产量分别显著提高123.7%、138.0%、130.0%和138.7%。与SC处理相比,SSC处理显著提高了黄瓜产量和地上部、根系的干物质量,分别为5.1%、8.4%、66.1%。综合考虑N2O和CO2累积排放量、全球增温潜势、黄瓜产量,推荐施用DMPP条件下起垄内嵌式基质栽培为较优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2.
为了探究采前连续光照光质对水培生菜(Lactuca sativa L.)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红(R)蓝(B)光质比例(1R:4B、1R:2B、1R:1B、2R:1B和4R:1B)对水培生菜生长、光合特性、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含量和AsA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连续光照前相比,不同比例LED红蓝光连续光照后,生菜地上部鲜重的增幅为38.82%~77.65%,2R:1B处理下的地上部鲜重最大达到30.23 g;根鲜重的增幅为27.43%~73.14%,4R:1B处理下的根鲜重最大为3.03 g。红光比例越高,生菜的叶面积、SPAD和可溶性糖含量越高,硝酸盐含量的变化不显著。与其他处理相比,1R:4B的连续光照处理后,生菜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达到最大。提高采前连续光照中的蓝光比例可显著提高生菜AsA含量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的酶活性,1R:4B处理下叶片AsA的含量最高达到3.22 mg·g-1,1R:4B处理下的生菜叶片MDHAR酶活性显著增加了0.81 U·mg-1 FW。综上,降低采前连续光照的蓝光比例,可显著提高生菜的产量和可溶性糖等的含量,而提高采前连续光照蓝光比例可显著提高AsA的含量,这是因为采前连续光照蓝光比例的升高提高了MDHAR的活性。  相似文献   
93.
冀北山区大豆病害发生普遍,对大豆产量影响很大,主要病害是大豆花叶病和灰斑病,病害造成产量损失一般为7%~12%,严重时高达30%。通过研究,摸清主要病害发生规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有效地提高大豆产量。大豆花叶病普遍在7月10日以后发病,随温度降低症状表现越来越严重,推广抗病品种、控制种子带毒和防治蚜虫是控制该病流行的关键所在,这些措施对提高大豆产量非常重要。大豆灰斑病在7月中下旬表现明显,随着温度的降低,发病越来越重,适当的药物防治,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4.
国内外大豆生产概况及大豆育种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通过对当前国内外大豆产业形势的分析,指出我国的大豆育种目标是主攻单产,兼顾高蛋白和高油;认为在育种方法上要重视野生大豆资源的利用和生物技术育种,采用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的新方法进行高效育种。  相似文献   
95.
试验在青稞秸秆与多年生黑麦草以6∶4混合的基础上,添加3%,4%和5%的糖蜜,旨在进一步改善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为西藏地区青稞秸秆青贮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青贮前14天,糖蜜添加组乳酸含量快速增加,pH值迅速下降。对照组pH值未能降至4.2以下,而糖蜜添加组均在4.0左右,乳酸、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乳酸/乙酸显著高于(P<0.05)对照组,氨态氮/总氮均低于对照组,且添加3%糖蜜已达到优质青贮饲料标准。青贮第60天糖蜜添加组有较高的粗蛋白含量,较低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各组体外降解率均高于青贮材料。综合考虑,在青稞秸秆和黑麦草以6∶4混合的基础上添加3%的糖蜜可获得优质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96.
以玉米品种先玉335和良玉99经高温高湿老化的种子为试材,通过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的不同浓度溶液浸种处理并进行发芽试验,研究老化玉米种子的发芽、活力特性及萌发后幼苗的生理反应。结果表明,老化玉米种子在一定的SNP浓度时,两个品种均表现为生活力、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P0.05),其中当SNP浓度为1.50和1.25 mmol/L时以上各指标达最高;当SNP浓度为1.25 mmol/L时,老化玉米种子萌发后幼苗的SOD、POD和CAT等活性酶含量最高(P0.05),其次是1.00 mmol/L处理。经SNP处理的老化种子提高了幼苗内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但对MD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综合而言,SNP浓度为1.25 mmol/L时,老化玉米种子的萌发能力、活力及幼苗生理特性改善和提高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97.
课题组对云南省昆明市、大理州荷斯坦牛养殖情况和德宏州奶水牛养殖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养殖规模、奶牛单产、原料奶销售价格的对比,分析两种奶牛的养殖效益,并对云南省奶牛养殖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8.
为探讨西藏地区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与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对其发酵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混合配比。试验设苇状羊茅(CK)、85%苇状羊茅+15%箭筈豌豆(C15)、70%苇状羊茅+30%箭筈豌豆(C30)及55%苇状羊茅+45%箭筈豌豆(C45)4个处理。青贮后第7,24,45和60d开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随着箭筈豌豆比例的增加,各处理组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下降(P0.05),pH和氨态氮含量显著上升(P0.05)。在青贮后期,C45组pH(4.72)和氨态氮/总氮(96.19g·kg-1)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干物质、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而粗蛋白含量与C30组无显著差异。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各组的丙酸和丁酸含量较低。从发酵品质和箭筈豌豆利用率的角度出发,建议以70%苇状羊茅与30%箭筈豌豆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9.
[目的]对山丹埋片繁殖进行研究。[方法]以陕北山丹的鳞片为材料,研究了植物激素、消毒试剂和鳞片切割方式共3种因素分别对其埋片繁殖的影响。[结果]150 mg/L的吲哚丁酸(IBA)处理能显著提高鳞茎增殖率;0.1%HgCl2处理可有效防止鳞片腐烂率,但会降低鳞茎增殖率;与完整鳞片相比,切割鳞茎的腐烂率显著升高。[结论]该研究为山丹种球的商品化大规模繁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
[目的]通过探讨光周期与光质对栎属(Quercus L.)植物幼苗生长及对幼苗叶片光化学反应的影响机制,为栎属植物育苗壮苗及人工辅助更新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栎属植物幼苗(3栓皮栎种源?+?1蒙古栎?+1短柄枹栎)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控人工LED光源的方式,研究3种光周期(日夜时长分别为10?h/14?h,14?h/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