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4篇
  53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农田水循环:地表-大气界面水分传输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地表-大气界面水分传输影响因素做了简要概括,重点从液态水分消耗的速率和大气净得的水汽速率两个方面探讨了土壤-植物-大气系统(SPAC)界面过程中地表-大气界面水分传输的研究进展和各种研究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2.
红壤稻田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钾平衡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14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红壤稻田系统在不同化肥配施条件下,有机养分循环利用对土壤K素平衡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或仅施化肥,土壤K素严重亏缺,其中以不施K的NP处理最严重,平均每年亏损K120.1kg/hm2,有机物养分循环利用的施肥制度可大幅度降低稻田土壤K素的亏损甚至出现K素盈余,NP C处理平均每年亏损K素2.2kg/hm2,而NPK C处理平均每年盈余K素154.5kg/hm2,但过高的K输入可能导致K营养元素的大量流失,降低K肥资源利用效益并增加环境污染风险,实行有机物养分循环利用时应适当减少化肥K的施用量;在不同施肥基础上的有机物养分循环利用都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但“循环”增产率随化肥配施程度提高而降低,不施肥基础上有机物养分循环利用的稻谷增产率为56%,与NP配施后,有机物养分循环利用的增产率降至18.8%,而在NPK配施基础上有机物养分循环利用的增产率只有10.2%,处理NPK C2与处理NPK之间的稻谷产量却没有显著差异,可见有机养分循环利用可以代替化肥K的施用;有机养分循环利用降低了K内部利用效率(IKUE)值,大小顺序为NPK C相似文献   
53.
文章对近5年国内外农业镉污染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就该研究领域的文献发表概况,作者情况以及文献的主题内容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列出了农业镉污染研究文献的主要作者和主要刊物,阐述了近5年国内外农业镉污染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4.
生态型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阐述园区规划设计原则及理论根据,结合实例分析了生态型农业观光园的设计内容,有利于更好的研究与开发农业观光园项目。  相似文献   
55.
本文在分析我国农田镉污染现状和几种污染治理措施利弊的基础上,提出实施镉污染农田生态治理及其安全高效利用策略是实现我国工矿污染区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唯一途径,阐述了在实施污染农田安全高效利用策略时应把握的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56.
农业产业化需要以现实的国力和国情为基础,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荷兰农业资源贫乏,人多地少,农业发展条件先天不足,但其高度集约化、规模化和自动化的现代种植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探索荷兰在发展种植业产业化的成功之处,归纳分析其的成功因素,对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着启示和可借鉴之处;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中国的农业资源优势,对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国际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施用稻草对酸性红壤活性铝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性红壤区土壤活性铝含量的变化,对作物生长有重要影响。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施用不等量稻草对酸性红壤水溶性有机碳、pH值和土壤交换性铝和有机络合态铝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在第一天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直至趋于平衡。土壤pH值在前10天内快速提高,添加的稻草量越大,提高的幅度也越大,之后缓慢下降至第30天渐趋平衡;土壤交换性铝则是先降低,10天后逐渐增加至稳定状态。有机络合态铝在可溶性有机碳和有机酸等小分子化合物的联合作用下,先增加而后降低。在稻草分解的前10天,土壤水溶性碳、小分子化合物和土壤pH值对铝形态的影响均较大,而到实验后期,土壤pH值发挥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8.
论有机肥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忽视有机肥,偏施化肥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七个方面阐述了有机肥在培肥地力和作物生产中的作用,指出我国的农业要上新台阶必须重视施用有机肥,采取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方针。通过种一养结合的途径开辟有机肥源,通过沼气发酵解决肥源与能源的矛盾,通过把传统经验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有机肥质量和施肥效益。  相似文献   
59.
施肥制度与养分循环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以红壤性稻田土壤为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在不同化肥配施条件下,有机养分循环利用对土壤微生物量C(MB-C)、N(MB-N)、P(MB-P)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稻田土壤能维持较高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②化肥N、P、K先后引入农田生态系统对土壤MB-C、MB-N、MB-P没有显著的影响;有机养分循环利用能显著提高土壤MB-C;在施化肥NP或NPK基础上实行有机养分循环利用能显著提高土壤MB-N和MB-P,而在不施化肥或只施化肥N的基础上,有机养分循环利用虽也能提高土壤MB-N和MB-P含量,但提高的幅度没有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随着NPK肥配合程度的提高,有机养分循环利用土壤MB-C、MB-N、MB-P的提高幅度有上升的趋势。③土壤MB-C与有机C的年际投入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另外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P分别与土壤有机C、土壤全N、速效P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有机养分循环利用可大幅度提高微生物对N素和P素的固持量,提高土壤MB-C、MB-N、MB-P占土壤全量C、N、P的比例。  相似文献   
60.
在综合分析了红壤丘陵区农业水资源和坡地土壤资源特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红壤丘岗坡地农业开发利用中应采取的五项对策措施 ,即:1.坡地开发 ,水利先行 ;2.改进灌溉技术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合理耕作 ,扩大土壤有效水库容 ;4.推广避旱抗旱生态栽培技术 ;5.改土培肥 ,提高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