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科学   30篇
  7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12.
为了满足实施精细农业时计算田块面积的需要,通过用解析法之一的坐标法来计算多边形田块的面积,并利用VB6.0设计该方法求面积的程序。采用GPS接收机实时地测量农田边界的定位信息,经过坐标转换之后,将边界元素代入编制好的程序进行计算。实际运用表明,该方法测量面积的精度达到98.6%。  相似文献   
13.
林爱军  王凤花  谢文娟  董芬  王春艳  魏连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40-21742,21847
介绍了土壤中铜污染对植物的影响,包括Cu污染对植物、植物群落、个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影响机制。土壤Cu污染引起的植物毒性受到土壤中Cu的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因此在评价土壤Cu污染的环境风险时应充分考虑土壤中Cu的生物可利用性,在土壤中Cu的生物可利用性、植物个体影响和群落变化之间建立联系。  相似文献   
14.
单行气吸式微型薯精密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丘陵山地小地块播种需求,及解决机械式微型薯播种机伤种严重、充种效果不佳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单行气吸式微型薯精密播种机,可一次完成开沟、播种、覆土作业。阐述了气吸式微型薯精密播种机的工作原理,确定了排种器、开沟覆土器和传动系统的主要结构参数,以"丽薯6号"微型薯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与二次回归旋转正交试验方法,选取振动频率、振动幅度、吸种负压、作业速度为试验因素,对播种机进行了播种性能试验,建立了合格指数、漏播指数、重播指数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试验因素交互作用对合格指数的影响规律。经参数优化,确定最优参数为吸种负压10 k Pa、作业速度2. 5 km/h、振动频率5. 6~6. 8 Hz、振动幅度19. 6~20. 8 mm,并经田间试验验证,该条件下,播种机播种合格指数为93. 28%、漏播指数为3. 25%、重播指数为3. 47%,满足微型薯播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四轮后驱式拖拉机的运动特点,运用力学理论和方法,推导了四轮后驱式拖拉机在平面和坡面上行驶时,拖拉机附着系数φ、滚动阻尼系数f、重心高度h、轴距a、转弯半径R、最大滑移角aφ′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四轮后驱式拖拉机坡道行驶稳定性随这些参数变化的规律,指出了导致行驶不稳定的因素,为四轮后驱式拖拉机的结构参数和水平及坡面的行驶安全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农田环境温湿度采集仪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设计开发了测量环境温湿度等农田信息的采集仪。在探讨该仪器测量原理的基础上,对该仪器的农田环境温湿度测量模块进行了对比试验和标定,结果表明,农田环境温度的标定值与HOBO数字化温湿度记录计的温度测量值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为6.086%;该采集仪环境相对湿度测量的标定值与HOBO数字化温湿度记录计的湿度测量值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为6.783%,证明该采集仪可以应用于对环境温湿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螺旋式排肥器对颗粒肥料的排肥稳定性与均匀性,采用离散元仿真软件EDEM对排肥器结构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并进行仿真试验,分析螺旋叶片直径、螺距和排肥轴转速对排肥器排肥性能的影响,获得排肥器工作参数与排肥量和排肥稳定性变异系数的回归数学模型。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螺旋式排肥器排肥量的因素主次依次为排肥轴转速、螺距、螺旋叶片直径,排肥量最大为221.2 g/s,最小为54.76 g/s;影响排肥稳定性变异系数的因素主次依次为排肥轴转速、螺距、螺旋叶片直径,通过Design–Expert 8.0进行参数优化,确定排肥器最优参数组合,即螺旋叶片直径100 mm、螺距60 mm、排肥轴转速15 r/min,此时排肥稳定性变异系数达到最小值,为8.48%,排肥器排肥性能较为稳定均匀。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春大豆叶面积指数(LAI)的空间结构性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导春大豆的精细种植,以晋大74号大豆为研究对象,用DGPS定位系统按7m×7m网格共布54个点,并利用SunScan冠层分析系统采集大豆开花结荚期的叶面积指数;运用地统计学原理对LAI的空间结构性进行分析,并建立其半方差函数模型。结果表明:所测LAI具有中等变异性,变异函数模型为球状模型,且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性,相关距离为44.8m,可为后续作物生长性状、土壤特性、产量信息的空间变异性及相关性分析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在众多的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但能够被培养分离的微生物在大部分生态系统中只占极少一部分,极大地限制了人们对微生物组成、功能及其潜在应用的认识。分子生物学方法,尤其是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到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为认识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组成及其生态功能提供了有利手段。高通量测序作为一种新兴的免培养分子生物学技术,具备检测快速、准确、信息全面丰富等特点。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测序通量、读长和准确度的不断提升以及成本的大幅下降,该技术在过去十几年间被迅速应用于土壤、水体和肠道等微生物区系的研究中。本文简述了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PCR产物测序技术和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数据分析方法与应用,以及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在病毒学领域的应用,以期为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取田间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分别配备了由2台AgGPS132接收机、1台Trimble PDA组成的DGPS采样系统及由手持GPS76、HP iPAQx2100组成的手持GPS导航采样系统。在一块冬小麦田,操作这2套系统进行采样点的位置信息采集,并进行数据转换,计算分析相邻两点之间的定位测量误差。实验表明,2套系统均能够快速、方便地实现田间信息的定位采集。从定位测量的精度看,DGPS采样系统的稳定性好、定位误差小,达到了亚米级,但成本较高。手持GPS导航采样系统定位稳定性较差、误差较大,可是成本低,因此该系统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采样比较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