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17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王凌云 《农家参谋》2011,(11):48-48
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有多种途径,主要包括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和材料化四个方面。1.秸秆肥料化目前作为肥料使用主要采用直接还田、堆沤还田和过腹还田三种方式,另外有采用特殊工艺和科学配比,将秸秆经粉碎、酶化、配料、混料、造料等工序后生产的秸秆复合肥,其成本与尿素接近,  相似文献   
122.
通过对普洱市稻谷生产的回顾和调研,从生产基本情况、品种、栽培技术、主要病虫害、经营模式、自给需求等方面分析普洱市稻谷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普洱稻谷生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3.
鄱阳湖滨流动沙丘不同类型沙障土壤改良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鄱阳湖滨湖不同类型沙障对流动沙丘土壤的改良效应,设置了玉米秸秆和单叶蔓荆两种不同材料的沙障类型,以裸露沙丘为对照,2年后分析两种类型沙障对流动沙丘土壤含水率和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叶蔓荆沙障对于0-40 cm土壤含水率的提高具有显著效果,玉米秸秆沙障对于土壤含水率无明显作用效果。两种沙障内0-20 cm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是裸露对照的3.62,22.24倍,两种沙障对表土均具有显著的改良效果(p<0.05),单叶蔓荆沙障的改良效果更好;而在20-60 cm深层次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单叶蔓荆沙障除对土壤全氮无明显作用外,能有效提高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分别是裸露对照的3.58,8.14,8.86倍,玉米秸秆沙障对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均无明显作用。综上,认为单叶蔓荆沙障是该地区流动沙丘土壤改良效果较理想的沙障材料。  相似文献   
124.
枯落物敷盖对红壤坡地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明红壤坡地枯落物敷盖的保水作用及其机理,在江西省北部德安县第四纪红黏土母质发育的红壤坡地开展定位试验,以裸露坡地为对照,研究枯落物敷盖措施实施15年后对0—60cm土层土壤的持水性、供水性和水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赣北红壤坡地的土壤水分持水能力低,供水能力弱,有效水含量少,仅为9.0%~11.1%;枯落物敷盖处理的红壤坡地上层(0—30cm)土壤持水能力高于裸露坡地;低吸力范围(100kPa)枯落物敷盖处理的下层(30—60cm)土壤供水能力高于裸露坡地。枯落物敷盖能够有效提高红壤坡地土壤(尤其是上层土壤)持水能力,增强上层土壤在相对湿润状况下的供水性能,而对土壤水分有效性影响相对较弱。该研究可为优化地表敷盖措施、增加和保持土壤水资源以及合理开发利用南方红壤坡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5.
不同品种谷子醇提物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谷子的抗氧化功效,以5个谷子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谷子醇提物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含量,比较了不同谷子品种醇提物的抗氧化能力,并分析了抗氧化能力与活性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5个谷子品种总酚、黄酮、α-生育酚含量分别为369.9~793.1、162.1~459.3、7.1~17.1 mg/kg;谷子醇提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O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的IC50值分别为0.09~0.24、0.41~0.74、0.98~2.35 mg/mL。其中,张杂谷9号的黄酮含量最高,总酚、α-生育酚含量最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8311总酚和α-生育酚含量最高,黄酮含量最低,O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张杂谷3号提取物的还原力高于其他4个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谷子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总酚、α-生育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黄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对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总酚、α-生育酚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还原力与α-生育酚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6.
茭白是磐安县高山蔬菜的主导品种,年种植面积约1333.3hm2,产值6000万元,二化螟是茭白生产上遇到的主要虫害,传统方法是施用化学农药防治,但这种方法投入成本较高,同时残留农药影响食用安全。信息素(又名性诱剂)是生物体之间起化学通讯作用的化合物的统称,是昆虫交流的化学分子语言,使用性诱剂诱杀茭白二化螟有较好的效果。为了解性诱捕器在不同放置密度和放置高度情  相似文献   
127.
正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发的传染病,我国已经对生猪进行了此病的强制免疫,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一些地方的养殖区内,依然有口蹄疫的出现。因此,如何防控猪场的口蹄疫是我们目前最重要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对畜产品质量安全重视的力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国家中长期动物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出台后,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作用日益凸显。兽医实验室作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核心职  相似文献   
128.
养鸡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受到一些疾病的侵害,其中就包含鸡球虫病,其分布范围广,尤其对雏鸡和育成鸡的危害比较大。该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表现为几种球虫可能共同感染,比较常见的球虫为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前者主要寄生在鸡的盲肠中,雏鸡易发病,后者主要寄生在鸡的小肠内,育成鸡中常见。因此,要重视该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9.
自然降雨条件下红壤坡面有机碳的选择性迁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托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2015年3月―8月期间,对裸地、草地、果园和湿地松人工林四种类型径流小区自然降雨条件下侵蚀过程中径流泥沙和土壤有机碳的流失特征进行了原位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间24场降雨下,径流系数和侵蚀模数基本上均随雨型的增大而增加。随着土地利用类型由裸地向果园、草地和林地的转换,减流效益和减沙效益依次增大。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分别是降雨量和径流量。裸地、草地、果园和林地四种类型坡面上,自然降雨下土壤有机碳随泥沙迁移的比例分别为64.67%、47.38%、53.94%和36.03%,碳流失强度分别达到560.3、1.98、122.5和2.66 mg m-2。径流有机碳含量与径流量之间、泥沙含碳量与泥沙量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裸地、果园、草地和林地四种径流小区泥沙有机碳富集比分别为1.27、1.10、0.80和0.58,即随着土壤侵蚀模数的降低,有机碳富集比也减小。泥沙有机碳富集比均随雨强的增大而减小,有机碳的选择性迁移在低强度降雨条件下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0.
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下植被特征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南方花岗岩发育的红壤侵蚀区,在赣县大田乡选择5个低丘马尾松林,利用植物样方调查方法对样地的地形、土壤、植被、侵蚀沟进行调查和测量,基于获取的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植被特征与土壤侵蚀的关系.结果表明:1)马尾松人工林郁闭度低,林木生长状况差,林地阳坡半阳坡植被总盖度仅为36.9%;2)林下灌草生物量低,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差,物种较为单一;3)林下植被以草本为主,草本以芒萁为主,其生物量占草本总生物量的75%以上;4)马尾松林下细沟、浅沟发育,土壤侵蚀严重,仅细沟、浅沟流失的土壤厚度达71.2 mm;5)不同坡位的侵蚀沟发育相关性显著,侵蚀沟与坡面的微环境差异明显,尤其是土壤密度和土壤水分差异显著;6)马尾松林下土壤侵蚀量对植被恢复具有抑制作用,但沟壑密度的发育能够提高灌草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以及促进灌草均匀性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