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51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上海地区夜蛾的危害主要有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同属鳞翅目、夜蛾科,是杂食性害虫,可危害数百种植物,也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甜菜夜蛾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吐丝结网,在其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呈透明的小孔;3龄后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仅留叶脉和叶柄,致使菜苗死亡。  相似文献   
72.
番茄刺皮瘿螨对番茄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娟  李琳一  许翔  杨益众  王冬生 《园艺学报》2006,33(6):1215-1218
 番茄叶片被番茄刺皮瘿螨危害后, 一些生理生化指标发生了变化。与对照相比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下降, 螨量大和危害时间长则下降速度快。少量瘿螨在短时间内危害导致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上升, 且随着螨量增加和危害时间的延长含量增加, 而危害时间过长, 其含量则下降。对于游离脯氨酸, 则是螨量大, 危害时间长其含量增加快。危害期为6 d, 处理20头/叶与60头/叶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1.7887%、82.0439%。  相似文献   
73.
寄主植物对烟粉虱后代种群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较了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烟粉虱后代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寄主植物对烟粉虱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影响显著,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烟粉虱后代羧酸酯酶和AChE活力差异显著。在试验的甘蓝、花菜、小白菜和苘麻4种寄主中,取食小白菜、甘蓝的烟粉虱后代种群羧酸酯酶的酶活力显著高于取食花菜和苘麻的,取食小白菜的酶活力最高,是取食苘麻的3.90倍。取食甘蓝的后代种群AChE的酶活力最高,取食苘麻的后代种群酶活力最低;取食花菜与小白菜、小白菜与苘麻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但甘蓝与其他寄主上的烟粉虱后代种群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取食甘蓝、花菜、小白菜的后代AChE OD值分别为取食苘麻的2.85、2.39倍和1.07倍。  相似文献   
74.
新农药氰氟虫腙防治黄曲条跳甲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小白菜上进行了氰氟虫腙防治黄曲条跳甲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0%氰氟虫腙乳油和24%氰氟虫腙悬浮荆对黄曲条跳甲均有明显防治效果,前者防治效果更好,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5.
胞溶素(Lysenin,LYS)是在爱胜蚓属体腔液中发现的一类小分子造孔毒素蛋白,属于多蛋白家族,可以和细胞膜鞘磷脂特异性结合发挥其溶血毒性、抗菌、离子通道、抗氧化、细胞凋亡等功能活性。文章综述了胞溶素的理化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潜在应用,以为其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6.
果桑为桑科桑属落叶乔木,喜光耐旱耐寒耐修剪,生产上株高一般控制在2米左右,适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栽种.果桑的果实桑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自古享有"民间圣果"、"中华果王"之美称,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桑果的营养价值日益被人们认识,已逐渐成为开发功能性食品的优质原料,开发利用果桑资源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效,逐步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为了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和鲜果采摘体验项目,于2009年引进和栽培果桑品种共20亩.笔者对引进的果桑品种大十、台果46C019、白玉王、台果72C002和红果2号共5个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7.
拟广叶螨属Eurytetranychoides Reck,1950。雌螨体型宽阔,背面表皮纹纤细。背毛和肛后毛共14对,腹面肛后毛1对,肛毛2对。足Ⅱ基节毛2对。背毛纺锤状或棒状,着生在结节上。眼2对,后一对眼不明显。气门沟不明显,端部稍微膨大。须肢端感器细长,呈矩状或棒状。足Ⅰ的长度比叶螨科其它属的种类长。足Ⅰ和足Ⅱ上无典型双  相似文献   
78.
桃潜蛾(Lyonetia clerhella L.),又名桃潜叶蛾,属鳞翅目,潜叶蛾科,是桃树害虫之一。该虫在上海郊区一直为次要害虫,对桃树生产不构成威胁,无需专门防治。但在2002年6月间,桃潜蛾在上海市郊突然大发生,涉及市郊七个区县。其中受害最重的奉贤区光明镇,受害严重桃园的叶受害率达89%,受害叶片少则1叶有1~2个虫道,多则10来个  相似文献   
79.
熊蜂对番茄常用农药的敏感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触杀和残毒试验的方法。测定了番茄生产中常用的10种杀菌剂和11种杀虫剂对欧洲熊蜂(Bombus terrestris)的毒性。触杀试验结果表明:(1)杀菌剂对熊蜂也具有杀伤作用。但其致死作用明显低于杀虫剂。(2)在供试的杀菌剂中,以62.2%仙生(myclobutanil—mancozebl)可湿性粉剂和40%百可得(irninoctadine tris)可湿性粉剂对熊蜂的毒害比较明显;其次为40%福星(flusilazole)乳油、50%多菌灵(carbendazim)可湿性粉剂、50%速克灵(procymidone)可湿性粉剂、40%达科宁(chlomthabnil)悬浮剂、50%扑海因(iprodione)可湿性粉剂、80%大生(mancozeb)可湿性粉剂等;58%的雷多米尔(metalaxyl—mancozeb)可湿性粉剂和64%杀毒矾(oxadixyl—mancozeb)可湿性粉剂对熊蜂的毒害作用最低。(3)杀虫剂对熊蜂的毒害比较明显。20%米满(tebufenozide)悬浮剂、5%抑太保(chlorfluazuron)SL油、50%阿波罗(clofentezine)悬浮剂的毒性较低;而5%锐劲特(fipronil)悬浮剂、10%一遍净(imidacloprid)可湿性粉剂、48%乐斯本(chlorpyrih)乳油的毒性较高;25%扑虱灵(buprofezin)可湿性粉剂、10%除尽(chlorfenapyr)SL油、1.8%害极灭(abamectin)乳油、20%喹硫磷(quinalphcs)乳油、2.5%天王星(bifenthrin)SL油介于前二类之间。残效试验结果表明。1.8%害极灭乳油对熊蜂的残毒期较短,3d后对熊蜂已安全;而天王星在药后10d对熊蜂才表现安全;一遍净与熊蜂极不相容。药后1个月对熊蜂仍有明显毒害,50d后才表现安全。  相似文献   
80.
食用菌菌蚊的研究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冬生  吴世昌 《食用菌》1996,18(6):31-33
菌蚊是食用菌生产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国内外普遍发生。通常它的危害能引起15%~30%的产量损失,严重时则引起毁灭性的损失。 一、发生的种类与分布 由于国内有关菌蚊方面的基础研究薄弱,大多数地区均未弄清危害食用菌菌蚊的种类。从文献报道看,国内不同地区发生的种类不同,同一地区也有不同的种类发生。王川才(1992)报道发Lycoriella solani Win-nertz;福建发生的种类有Phordonta flavipes Meigen和Bradybia ntinplevroti(姜,1986;1989);北京药用真菌上发生的菌蚊种类是Lycoriella pleuroti Yang etZhang,为国内优势种(张,杨,1994);上海地区食用菌茵蚊种类有Bradysia hupuroti,B.uncipleuroti,B.la-tiala和Lycoriella pleuroti等,其中前两种为优势种。台湾的主要种类是小麦厉眼菌蚊Bradysia triric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