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近年来,规模化养殖迅速发展,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猪粪、猪尿任意排放,随着风吹日晒,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细菌、病毒随之传播,造成猪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42.
试验选用20头年龄、膘情一致的二元母猪,通过配对试验设计,探讨阴离子添加剂对母猪尿液pH值、血液离子浓度、肝功能、仔猪腹泻频率、仔猪平均断奶体重、母猪断奶后第一次发情配种天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阴离子盐添加剂日粮,能显著降低母猪尿液pH值(P<0.05),显著增加仔猪平均断奶体重(P<0.05),降低仔猪腹泻频率(P<0.05);但对母猪血液离子浓度、肝功能及断奶后第一次发情配种天数无明显影响(P>0.05)。  相似文献   
43.
利用重叠延伸PCR构建红色荧光蛋白布鲁氏菌表达载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构建能够在布鲁氏杆菌宿主细胞和宿主个体中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载体,试验通过PCR分别获得核糖体结合位点-红色荧光蛋白(RBS-Red)与布鲁氏菌特异DNA(BDNA)片段,利用重叠延伸PCR获得RBS-Red-BDNA重叠片段;将重叠片段插入pLB载体,利用SmaⅠ与SacⅡ对重组pLB载体和pMC-221质粒进行双酶切后连接目的片段,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提取的质粒电转布鲁氏菌16M菌株感受态细胞,将电转后的16M-pMC-Red菌株涂布于含有氯霉素抗性的布鲁氏菌培养基,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菌株颜色;16M-pMC-Red菌株侵染小鼠巨噬细胞,制成细胞爬片,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小鼠巨噬细胞,鉴定红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成功改造了红色荧光蛋白布鲁氏菌双启动子表达载体;将改造获得的质粒电转进布鲁氏杆菌16M菌株,菌株荧光鉴定能够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电转成功的16M-pMCRed菌株侵染小鼠巨噬细胞后,可以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试验构建的发红光质粒pMC-Red可以与发绿光质粒pMC-221联用,为不同种株布鲁氏菌之间的联合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布鲁氏菌病检测提供了一个以荧光检测为指标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44.
试验旨在研究白细胞表面抗原DRB1基因外显子3多态性与哈萨克羊布鲁氏菌病易感性的相关性。运用混合DNA池结合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对哈萨克羊DRB1基因外显子3进行多态性分析,经卡方检验分析每个SNP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及其多态性与布鲁氏菌病易感性的相关性,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PCR扩增所获序列进行RNA二级结构及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抗原表位分析。结果表明,在282 bp的外显子3序列中共检测到7个SNPs,分别为:T10C、C119T(Trp→Arg)、G215C(Gln→Glu)、A238G、T245G(Ser→Ala)、G256A、C259T,这些位点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各基因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各突变位点均引起RNA二级结构和最小自由能的改变,各错义突变位点均未引起蛋白质二级结构和抗原表位的改变。由此得出,DRB1基因外显子3的7个SNPs位点(T10C、C119T、G215C、A238G、T245G、G256A和C259T)与哈萨克羊布鲁氏菌病易感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5.
试验旨在研究DQB2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与哈萨克羊布鲁氏菌病易感性的相关性。通过PCR-SSCP技术对146只布鲁氏菌阴性哈萨克羊血液样本和28只布鲁氏菌阳性哈萨克羊血液样本中的白细胞表面抗原DQB2基因外显子2的多态性进行研究,挑取不同的等位基因进行克隆测序,经卡方检验分析每个SNP位点的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及其多态性与布鲁氏菌病易感性的相关性,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与哈萨克羊布鲁氏菌病易感性相关的不同等位基因的mRNA二级结构及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抗原表位。结果发现,在270 bp的外显子2序列中共检测到33个SNPs,其中C9G、A180G位点的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A13T、C133G位点的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A180G突变位点的最小自由能最低,其mRNA二级结构最稳定;A13T和C133G 2个突变位点均引起mRNA二级结构及蛋白质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抗原表位的改变。本试验结果表明DQB2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与哈萨克羊布鲁氏菌病易感性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6.
以‘陵两优211’和‘威优46’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比较研究了全生育期5 cm淹水灌溉与间歇灌溉对土壤有效镉含量与水稻产量形成及镉累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灌溉方式显著影响水稻产量,早、晚稻均以淹水灌溉处理产量较高,其原因主要是淹水灌溉处理具有较高的有效穗数、株高、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量;(2)灌溉方式对早、晚稻土壤有效镉含量影响一致,分蘖盛期处理间有效镉含量无显著差异,孕穗阶段以间歇灌溉处理显著较高,而灌浆阶段以淹水灌溉处理显著较高;(3)镉在水稻各器官中分布不均匀,各器官镉含量呈现根系茎鞘叶片稻穗的趋势;(4)除成熟期根系外,间歇灌溉条件下早、晚稻生育中后期各器官镉含量均显著高于淹水灌溉处理;间歇灌溉使水稻籽粒镉含量明显增大,且晚稻增加更明显;(5)早、晚稻成熟期茎秆镉积累量与地上部镉积累总量均以间歇灌溉处理较高。可见,灌溉方式能影响土壤有效镉含量与早晚稻产量及籽粒镉含量,实行全生育期5 cm淹水灌溉能获得较高产量,且籽粒镉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7.
为了筛选出适应长沙烟稻轮作区不同烟叶采收期的晚稻品种,模拟烤烟正常采收与推迟采收两种条件,以15个晚稻品种为材料开展了大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从全生育期角度,6月18日播种条件下,所有品种均适合作烟后晚稻种植,而6月28日播种条件下仅湘丰优103、隆香优130、深优9520、湘丰优9号、金优284、丰源优299、丰源优272能够正常成熟;(2)从产量角度,6月18日播种条件下,两优527、丰源优272和隆香优130产量可达8000 kg/hm2左右,是烟稻轮作区烟叶正常采收条件下烟后晚稻品种的首选;6月28日播种条件下,丰源优272、湘丰优103、深优9520和湘丰优9号是较佳选择,产量可达7600kg/hm2以上;(3)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每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与经济系数呈正相关,因此选择穗型较大、经济系数较高的晚稻品种易获得高产。结果对长沙烟区烟后晚稻品种选择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8.
<正>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饲料资源的紧张和短缺日益严重,优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资源尤为匮乏。如何把现有的蛋白质资源充分合理利用,同时进一步开发新的蛋白质资源,成为饲料工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畜禽的血液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通过加工,可制得高蛋白饲料——血粉,  相似文献   
49.
北洛河潜流带水交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温度梯度法对北洛河蒲城段4个研究点潜流带水交换进行分析,通过河床沉积物不同深度温度分布廓线解析了河段潜流带的水交换方式,运用热扩散对流方程对各研究点的水交换进行了定量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除常乐村是地下水补给河水和河水补给地下水两种交换方式并存之外,其它3个研究点均表现为地下水补给河水;每个研究点的3个断面之间温度分布廓线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同一断面上的5个测试点温度分布廓线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在地下水补给河水的断面中,水交换量基本表现为河流东岸高于西岸即侵蚀岸高于沉积岸。  相似文献   
50.
[目的]为明确铝(Al)、铅(Pb)及其交互作用对大麦幼苗生长及抗氧化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胁迫处理10 d后不同浓度Al、Pb单独及复合胁迫对大麦幼苗株高、根长等生长指标和功能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单一Al、Pb胁迫处理均在0.05水平显著抑制大麦幼苗生长,表现为根长、株高等生长指标均在0.0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胁迫处理导致大麦叶片中SOD、POD活性及MDA、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且Al处理下随着胁迫浓度增加的幅度加大。Al、Pb复合处理时,大麦幼苗生长受抑制程度及SOD、POD活性和MDA、游离脯氨酸含量高于相应单一Al处理值。植株生长、SOD、POD活性及MDA含量以200μmol/L Al+150μmol/L Pb处理下变幅最大,但游离脯氨酸含量在50μmol/LAl+150μmol/L Pb复合处理时最高。[结论]Al、Pb复合处理引发更严重的生长抑制和氧化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