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正>用餐厨垃圾、废弃纸屑喂养蚯蚓,再用养大的蚯蚓和积攒的蚯蚓粪便,换取新鲜的蔬菜。听起来异想天开,而北京市宣武区椿树园社区的居民就打起了这样的"如意算盘"。首批20户居民已开始接受喂养蚯蚓的培训。3月份起,他们的蚯蚓宝宝就可以在  相似文献   
12.
从‘嘎拉’苹果中克隆了一个NAC转录因子基因MdNAC143(序列号:MDP0000334047),其开放阅读框为924 bp,编码308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的分子量为35.59 k D,等电点为6.32。结构域分析表明,MdNAC143蛋白N端含有保守的NAC结构域。酵母双杂交结果表明MdNAC143的全长及C端具有转录激活活性。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MdNAC143在苹果的各个组织均有表达,其中在叶片和花中表达相对较高;MdNAC143的表达明显受盐胁迫的诱导。将MdNAC143遗传转化‘王林’苹果愈伤组织,进行抗盐表型鉴定后发现,MdNAC143在愈伤组织中过量表达后能明显提高对盐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态修复过程中沉水植物对藻类的影响,为水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选用常见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研磨液为培养液,对常见绿藻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卵囊藻(Oocystis sp.)开展室内模拟试验培养,通过绿藻生长和形态特征的变化,了解新鲜菹草是否对普通小球藻和卵囊藻存在一定的化感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菹草对普通小球藻和卵囊藻的生长均未呈现显著抑制效应;普通小球藻对菹草具有形态响应,一次性添加的菹草研磨液在试验初期显著促进普通小球藻群体的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群体普通小球藻逐渐裂开转化为小群体或者是单细胞;试验结果还表明,菹草对卵囊藻形态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血皮槭(Acer griseum(Franch)Pax)是无患子科(Sapindaceae)槭树属(Acer)落叶乔木,为我国特有种。其树干赭褐色,树皮卷曲状剥落,秋季叶色红艳或黄色,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1901年,西方植物学家威尔逊在湖北发现血皮槭,将其和珙桐一起作为园林树种引入欧洲[1],继而血皮槭又被引入美国等其他西方国家。1993年,血皮槭获得英国皇家园艺学会园艺奖,目前在国外用于庭院观赏。血皮槭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用材和药用价值[2-3]。血皮槭在2004年出版的《中国物种红色目  相似文献   
15.
氮肥后移对滴灌夏玉米源库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氮肥后移对夏玉米叶片光合特性的改善、籽粒库容的调节以及增产效应,选择库容差异较大的玉米品种登海605和郑单958,利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方式设置氮肥全部(100%)底施、底施40%+十二叶展(V12)60%、底施40%+吐丝期60%和底施40%+十二叶展20%+吐丝期40%处理。结果表明,与一次性底施相比,氮肥分次施用处理登海605和郑单958穗位叶光合速率分别增加了14.4%~33.3%和6.1%~16.9%;籽粒建成期玉米素核苷含量、籽粒绝对含水量、体积分别提高了9.4%~53.0%、5.2%~13.5%、5.1%~13.5%和9.7%~45.9%、12.5%~36.4%、5.6%~30.6%;库容及光合速率的提高促进了籽粒灌浆速率,快速灌浆阶段的灌浆速率分别提高了0.66~2.24mg/(粒·d)和0.65~1.64mg/(粒·d)。最终2个品种的粒重及登海605的穗粒数显著提高,分别增产5.8%~13.6%和5.1%~12.4%。氮肥后移保证了夏玉米全生育期对氮素的需求,源库特性明显改善,产量显著提高,底施40%+十二叶展20%+吐丝期40%施肥方式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6.
外源ABA处理对离体玉米子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单958和登海605为试验材料,采用离体培养的方法,研究玉米子粒发育早期和中期不同浓度脱落酸(ABA)处理对玉米子粒灌浆特性的影响。运用Logistic模型解析不同浓度ABA处理后子粒灌浆过程与品种差异,分析灌浆速率、灌浆时间等子粒灌浆参数及其与粒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早期ABA处理降低了最大和平均灌浆速率,中期低浓度处理提高灌浆速率而高浓度降低灌浆速率。相关分析显示,同一品种的粒重与灌浆渐增期、快增期、缓增期平均速率及各时期粒重增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郑单958和登海605的粒重差异由灌浆速率和灌浆时间决定。ABA早期和中期处理,均提前最大灌浆速率到达时间并缩短有效灌浆期,相同浓度ABA中期处理的效果较早期明显。选择适宜品种,灌浆中期或者后期适当浓度ABA处理,能增加灌浆速率和粒重并缩短有效灌浆期,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7.
以‘嘎拉’苹果(Malus × domestica Borkh.)为试材,克隆了乙烯响应因子基因MdERF11(序列号 MDP0000756341)。测序发现,该基因包含全长为483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161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这一乙烯响应因子与拟南芥AtERF11蛋白同源序列相似性最高。利用PlantCare数据库进行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MdERF11启动子序列中含有与脱落酸(ABA)、乙烯及干旱信号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MdERF11在苹果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叶柄和果实中表达量相对较高;并且MdERF11的表达明显受到ABA的诱导。在外源ABA的处理下,MdERF11过量表达的苹果愈伤组织的生长势明显比野生型强,表明MdERF11降低了苹果愈伤组织对ABA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悬铃木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适合悬铃木的ISSR体系,选育无球少球悬铃木,本实验以悬铃木幼嫩叶片为实验材料,通过对CTAB方法的改良,摸索出适于悬铃木基因组DNA提取的方法,并以核酸纯度、片断分布情况等指标来评价,获得高质量基因组DNA;用2个不同样品对16对ISSR引物进行了筛选,并应用其中的4对ISSR引物对15株悬铃木进行了初步应用,获得了清晰稳定的扩增图谱.上述结果表明获得的基因组质量较高,同时也表明反映体系对悬铃木的ISSR分析是可行的;并对影响悬铃木基因组DNA的制备及扩增反应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蛹虫草和人参作为原料,益生菌作为发酵剂,蔗糖、柠檬酸、黄原胶作为辅料,研制出一款蛹虫草人参发酵饮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对蛹虫草人参发酵饮料的配方进行优化,分析了饮料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该饮料的最佳配方是蛹虫草人参发酵液13.04%,蔗糖最优添加量1.48%,柠檬酸最佳添加量0.20%,黄原胶添加量0.09%,在此配方条件下预测感官评分为89.68分。饮料呈现淡黄色、酸甜可口、具有蛹虫草和人参特有的香味、浓稠度适中、感官风味较佳。微生物检测指标符合相关标准,该饮料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最大清除率分别达到89.97%、64.89%和52.17%,对Fe3+的还原能力最大可达42.8%,表明蛹虫草人参饮料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采摘期及其贮藏过程对‘泌阳瓢梨’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以08-28,09-04,09-11采摘的‘泌阳瓢梨’为研究对象,检测了其在采摘时及贮藏过程中的硬度、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质含量、Vc含量、含酸量、蛋白质及总糖含量.结果表明,(1)新采摘的‘泌阳瓢梨’的果实硬度、含水量和Vc含量都为最高,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3者均呈下降趋势,对Vc而言,越早采摘的Vc流失速度越快;(2)新摘的‘泌阳瓢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存在差异,但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总体呈下降趋势;(3)‘泌阳瓢梨’含酸量总体趋势是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新摘时最高,且采摘的时间越早,含酸量越高;(4)‘泌阳瓢梨’蛋白质、总糖含量变化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采摘时间越早,蛋白质、总糖含量到达峰值的时间越滞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