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闽西地区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对临床常见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敏感性及rmt B耐药基因流行情况,试验对从11个规模化猪场采集的237份猪肛门拭子进行菌株分离与鉴定,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分离得到的菌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通过PCR方法检测rmt B耐药基因流行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分离培养得到230株大肠杆菌,经生化鉴定和16S rRNA分析符合大肠杆菌特征;分离菌株对链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61.3%(141/230),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为22.2%(51/230),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6.1%(129/230)和42.6%(98/230);PCR检测显示,有36株大肠杆菌携带rmt B耐药基因,检出率为15.7%(36/230)。说明闽西地区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性较为严重,rmt B基因在菌群中流行较广。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不同发育阶段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身体大小和对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PHA-P)溶液的反应,在室温为(25±2)℃条件下,戈斯纳37、38~39、40~41、42~43、44~45和46期蝌蚪被取样,测定了体重、体长、尾长、体全长和重长比,以及注射PHA-P溶液前(0 h)和注射后3,6,9和12 h被注射部位皮肤组织的增厚程度的变化。不同发育阶段蝌蚪的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体长、尾长和体全长均随发育进程推进而缩短(P<0.05),但重长比在登陆前后明显增大(P<0.05)。登陆前(37~43期)蝌蚪对PHA-P的反应的峰值出现于注射后3 h(P<0.05),登陆后(44~45期和46期)出现于注射后6 h(P<0.05),但不同发育阶段的最大PHA-P反应无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黑斑侧褶蛙登陆后尾部萎缩,重长比明显增加,这些特征有利于提高其对陆生环境的适应性,但对PHA-P的反应的峰值被延迟,这可能是造成蝌蚪登陆后存活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夏季高温时,养殖水体水华现象频繁发生,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常见水生植物释放的活性物质在低浓度下可以起到抑藻作用,对藻类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实验室静态模拟方法,取养殖池塘暴发蓝藻水华的水体,与沉水植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及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进行共培养,研究这2种沉水植物对养殖水华水体营养水平、藻类生长、藻类结构及浮游藻类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可显著降低水华水体氮、磷等营养水平(P<0.05);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可有效抑制水华蓝藻(Cyanobacteria)生长,尤其对颤藻和微囊藻(Microcystis sp.)效果显著(P<0.05),且篦齿眼子菜对水华蓝藻抑制效果更为显著。实验结束时,篦齿眼子菜培养组藻密度下降93.6%,生物量下降98.9%,叶绿素a含量下降60.5%;金鱼藻培养组藻密度下降72.5%,生物量下降86.8%,叶绿素a含量下降54.3%;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的存在可促进养殖水体浮游藻类生物多样性增加,且金鱼藻提高浮游藻类生物多样性效果更显著。金鱼藻培养组浮游藻类生物多样性升高98.4%,篦齿眼子菜培养组浮游藻类生物多样性升高50.3%。本研究结果可为未来生态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升温对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变态时长、形态表型和血液参数的影响,在水温为21、23、25和27℃条件下,测定了从37期蝌蚪发育至46期变态完成期时的变态时长、身体大小、血液中各型白细胞的百分比及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的比值)的变化。结果显示,21 ℃组和23 ℃组的变态时长显著长于25 ℃组和27 ℃组(P < 0.05);体重、体长以及体重与体长的比值都在21 ℃组最高,25 ℃组最低,但均无明显的组间差异(P > 0.05)。水温对血液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百分比以及N/L的比值均无明显影响(P > 0.05)。升温可加速黑斑侧褶蛙蝌蚪的变态过程,但不影响各型白细胞所代表的天然免疫能力和应激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抗寒种质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左山–1’叶片组织为试材,通过Gateway技术构建酵母均一化cDNA文库,库容量为1.36×107 cfu·mL-1,外源基因插入片段均大于1 kb,重组率为100%,符合后续试验要求。以VaMYB4a113-252C端调控区段为诱饵,经酵母双杂交筛选获得17个候选互作蛋白,选取2个与非生物胁迫应答密切相关的候选互作蛋白分别在酵母、拟南芥原生质体中进行互作验证,发现锌指类转录因子VaCOL4、VaCOL5均与VaMYB4a全长及VaMYB4a113-252存在互作关系。经系统进化与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推测葡萄COL基因家族中VaCOL2与VaMYB4a具有潜在互作关系,进而通过BiFC验证表明,VaCOL2与VaMYB4发生蛋白互作;顺式作用元件预测表明VvCOL2、VvCOL4与VvCOL5启动子区包含多个激素及逆境应答相关元件,其中VvCOL2包括多个低温响应元件(LTRE);低温胁迫下,VaMYB4a、VaCOL4与VaCOL5...  相似文献   
6.
7.
<正>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政府和武汉大学联合主办红莲型杂交水稻现场观摩和产业化国际研讨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科研团队培育的红莲型中稻新品种"珞优8号",不久前通过农业部验收、评审,并被确认为湖北首个、全国第三批示范推广的"超级稻"品种。  相似文献   
8.
真姬菇近年来需求激增,产业发展迅速,但其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创新方面仍存在着短板,特别是可应用的专利技术成果较少,这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真姬菇产业的发展。为促进真姬菇产业的发展,采用专利分析方法对真姬菇产业的专利技术发展趋势、专利区域分布及主要申请人、专利技术分布、专利信息法律状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真姬菇产业的专利技术发展已趋于成熟,中国是真姬菇产业专利申请大国,其专利数量约占全球专利数量的73%,并且中国专利申请量主要集中在上海和福建;但全球有效专利占比不足30%,专利申请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建议结合真姬菇产业发展实际,在激励创新、有效审查、促进运用等方面持续优化,促进真姬菇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比玉米苗期叶片在田间和室内条件下NSC日变化特征,分析自然条件下光照和温度变化与光合碳同化产物间的关联性,对室外水培条件下玉米苗期根系蔗糖、总可溶性糖和淀粉日变化特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玉米苗期叶片NSC累积呈先升高后降低的特征,不同处理NSC峰值均出现在光照结束阶段;田间光温条件下淀粉和可溶性糖累积浓度均高于室内水培。光温变化对NSC积累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P0.01);前一时间点的光照与后一时间点的淀粉和可溶性总糖之间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R2=0.77;R2=0.90)。根系中可溶性糖浓度呈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淀粉则在141.9~161.9 mg/g DM范围内波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乙烯响应因子(ethylene response factor,ERF)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参与植物根系形成、下胚轴伸长、果实成熟、器官衰老等生长发育过程,在调节植物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反应及果实品质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克隆苹果乙烯响应因子MdERF72,通过表达分析和转基因功能分析,研究其在抵御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功能,为探索MdERF72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王林’苹果(Malus×domestica Borkh.)愈伤组织为试材,利用RT-PCR技术克隆MdERF72,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组成、蛋白质理化性质、亲缘关系、空间结构等,并利用MEGA5.0构建系统进化树,与拟南芥ERF-B2亚家族进行蛋白序列同源性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明其在苹果组织中的表达和果实发育时期的时空表达特征;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嘎拉’苹果组培苗中MdERF72对ACC、NaCl以及低温的响应;构建基因的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获得稳定遗传的过表达苹果愈伤组织;检测NaCl以及低温处理后,野生型和转基因苹果愈伤组织的鲜重、丙二醛含量、电导率、过氧化氢含量以及超氧阴离子含量的差异。【结果】MdERF72位于苹果第13号染色体上,该基因存在1个ERF家族特有的AP2/ERF结构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MdERF72与拟南芥AtERF72序列同源性较高,都属于ERFs家族的B2亚家族。氨基酸理化性质分析表明,MdERF72编码253个氨基酸,预测其蛋白质分子量为27.61 kD,等电点(pI)为5.10。另外,亲疏水预测结果显示MdERF72疏水部分大于亲水部分,表明其属于疏水性蛋白。磷酸化位点分析显示,MdERF72只有苏氨酸磷酸化位点,表明该蛋白可能受到磷酸化作用的调控。MdERF72启动子序列中含有与茉莉酸(JA)、生长素及干旱信号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MdERF72是乙烯正调控转录因子,在苹果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果实和茎中表达量相对较高;并且在果实中随着果实的成熟,表达量逐渐升高。苹果组培苗中MdERF72的表达明显受到高盐和低温的诱导。过量表达MdERF72的苹果愈伤组织在高盐和低温胁迫处理下,生长势明显比野生型对照强,电导率,丙二醛、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的含量都低于野生型,表明MdERF72提高了对盐和低温胁迫的抗性。【结论】MdERF72在响应高盐、低温胁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正调控作用,过表达MdERF72可以提高苹果愈伤组织对高盐和低温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