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栽培食用菌产生大量的菌渣,资源化利用菌渣,实现低碳农业发展是目前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从二次种菇、生物炭、肥料和栽培基质等7个层面综述了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方向,分析了目前菌渣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菌渣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几丁质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伟霞  李福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196-10198
概述了有关微生物几丁质酶的研究情况,介绍了几丁质酶的分类、性质、分离纯化、基因克隆与表达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茯苓菌丝体耐钙研究表明:当CaCl_2质量浓度小于或等于2.00 g/L时,菌丝生长不受抑制,而大于2.00 g/L时,则抑制菌丝生长。以CaCl_2质量浓度2.00 g/L进行液体富钙培养。结果表明,采用浓度梯度法加入CaCl_2,钙的富集率较高,为97.91%,菌丝体钙质量分数为89.11mg/g,且24.57%的总钙为有机态钙。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FecB基因在德×寒×细三元杂交羊群体中的多态性分布及与产羔性能指标的相关性,该试验将以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以下简称德肉美)为父本,以小尾寒羊公羊与东北细毛羊母羊级进杂交生产的F_2代羊为母本(以下简称寒×细F_2母羊),生产的三元杂交后代羊(以下简称德×寒×细三元杂交羊)作为研究对象,采用KASP方法分析FecB基因型并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析FecB基因频率与德×寒×细三元杂交羊群体产羔性能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德肉美并不含有FecB基因,德×寒×细三元杂交羊B等位基因频率增加明显且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提示人工选择对杂交羊群体FecB基因富集影响较大。对寒×细F_2代母羊和德×寒×细三元杂交羊群体不同基因型个体产羔数进行秩和检验分析发现,P值均小于0.01,平均产羔率均表现为++基因型小于B+和BB基因型(P0.05),说明B等位基因对德×寒×细三元杂交羊群体产羔性能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该试验为利用FecB基因提升德×寒×细三元杂交羊群体产羔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奶牛体外受精胚胎的不同培养方法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屠宰场奶牛卵巢为试验材料,研究体外、体内培养法对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影响。(1)体外受精胚胎在体外培养体系是否加输卵管上皮细胞单层(颗粒细胞单层)(2×106个/mL)的培养液中培养与临时受体绵羊体内培养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在培养的第8天囊胚发育率无显著差异,体外培养体系囊胚形成主要集中在第8天(受精日为第0天)。体内培养体系囊胚的形成多数在第7天。加体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与体内培养法囊胚生成率无显著差异,但却显著好于不加体细胞的简单体外培养法。(2)进行两种方法生产胚胎的程序冷冻、解冻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体内培养法和普通体外法生产的胚胎解冻后存活率(90%、60%)和囊胚孵化率(85.7%、44.4%)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6.
对茯苓菌丝体固体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源、常用矿质元素、生长因子以及碳氮比与菌丝分泌色素无关;而有机态氮、pH值、温度以及菌种来源与菌丝分泌色素有关.茯苓菌丝尖端培养可以部分抑制菌丝分泌色素,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天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麻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综述了天麻的分类、生活史、分子水平研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栽培技术等,并对其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试验测定了5个粘帚霉(Gliocladiumspp.)菌株的发酵液对镰刀菌(Fusariumsp.)、链格孢菌(Alternariasp.)、玉米圆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小麦根腐叶枯病菌(Bipolarissorokiniana)4种病原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供试的5个粘帚霉菌株的发酵液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生孢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菌株的抑制作用有所不同,HL-1-1菌株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SS-1-1和SH-1-1。供试菌株对4种病原真菌分生孢子萌发率12h的抑制率均达到45%以上,最高可达88.39%。  相似文献   
19.
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景观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天目湖流域1984年、1995年、2000年、2004年4个时段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景观响应。结果表明:20年来天目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阶段特征明显,2000-2004年这一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最为剧烈,共有14.75%的土地类型发生了变化,年均变化率为3.68%,且近期开发的空间范围广、强度大;各种景观指数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呈明显的时空响应;迎湖地区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最为剧烈,背湖地区较为平缓;人湖河流流域的景观指数空间分异较为明显,下游地区变化较大,而其上游相对较小;土地利用变化剧烈的时段与近几年水质恶化的趋势相呼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