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是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的主要优势树种之一,研究辽东栎幼苗及幼树与灌木层物种的种间关系,有助于揭示其自然更新的规律。利用联结系数(AC)和χ2检验研究辽东栎幼苗及幼树与林下灌木层35个主要物种的联结;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分析灌木层主要物种分布和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幼苗与灌木层物种种间联结不显著(χ23.841),联结系数均在-0.250~0.370之间,说明幼苗在群落中的存在是相对独立的;而幼树与灌木层物种存在显著(3.841≤χ26.635)或极显著(χ2≥6.635)联结现象,这些物种对幼树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②土庄绣线菊(Spiraea pubescens)与辽东栎幼树为极显著正联结物种对,它们的分布反映出对环境要求相似;毛药忍冬(Lonicera serreana)、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湖北荚蒾(Viburnum hupehense)、木姜子(Litsea pungens)、樱桃忍冬(Lonicera fragrantissima)、漆(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沙梾(Swida bretchneideri)、水栒子(Cotoneaster multiflorus)、短柄五加(Acanthopanax brachypus)、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毛樱桃(Cerasus tomen-tosa)、鞘柄菝葜(Smilaxstans)与辽东栎幼树为显著或极显著负联结物种对,它们的分布反映出对环境的要求不同。  相似文献   
22.
籽粒苋是苋科的一年生作物。茎直立,高2.0~2.5m,叶宽大而繁茂;营养价值高,现蕾开花期叶片含粗蛋白21.O%~28.0%,籽实含粗蛋白15.09/6~18.O%,茎秆含粗蛋白12.0%~15.0%。赖氨酸含量为0.84%~1.02%,相当于小麦的2倍、玉米的3倍。籽粒苋具有生长迅速、营养价值高、抗旱、耐盐碱、适应性广等优点,可作为一种新型粮食、饲料兼用作物加以种植。云南昆明小哨于2006年将其引进作为饲料资源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23.
不同龄级辽东栎幼苗根系形态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究混交林内辽东栎实生幼苗高死亡率的原因,以植物根系生长为切入点,探讨实生幼苗根系的变化规律,以期了解根系形态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对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混交林中3个龄级(1龄、2龄、3龄)辽东栎实生幼苗的形态、生物量、根系长度和表面积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龄级的增加,幼苗根冠比、根系长度与表面积呈上升趋势,表明2、3龄幼苗地下部分需要更多的光合产物。幼苗根系形态研究表明,随龄级增加,根系组成变化使幼苗细根细化,这将导致幼苗生物量分配趋向地下。根系细化与细根表面积减小对于根系的稳定性与吸收作用均有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地上生物量与根系形态间存在相关性,但并非线性,表明根系形态与生物量间关系复杂,应用连续测定与控制试验将有利于揭示两者之间深层次的关系。混交林内,幼苗根系形态的变化对其稳定性和幼苗生物量分配均产生影响,但此类影响是复杂的。对于根系变化如何影响幼苗生长及其对资源的竞争能力,还需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24.
依据国际通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原则,从传入、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危害影响和危害管理难度5个方面构建外来入侵植物刺苍耳的多指标评价体系,对其入侵安徽的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风险评估值(R)等于1.7,说明刺苍耳在安徽属中度风险的有害生物,应加大检疫强度和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25.
生物技术专业《仪器分析》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立体化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树立教学目标立体化、教学资源立体化、教学过程立体化和考核评价立体化的"四立"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能力,继而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6.
在子午岭马栏林区3种生境(辽东栎林、油松林、灌草丛)中通过野外播种,建立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幼苗同生群,根据3年观测数据,编制动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曲线、生存率函数曲线、死亡率函数曲线及危险率函数曲线,分析辽东栎幼苗同生群在不同生境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辽东栎幼苗存活曲线接近De...  相似文献   
27.
在3口0.83亩池塘进行主养淡水白鲳的密度试验,分别放养平均尾重145g鱼种560尾、940尾、725尾、并混养鲢、鳙、鲤、罗非鱼。结果:3口池塘分别折合每亩净产1206.28kg,1392.06kg,1043.41kg,每亩纯收入6000元左右。在盐度为10的池塘中,养殖淡水白鲳,平均日增重6.7g。  相似文献   
28.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杂志社主办的“中外种业工程及植物保护新技术交流、展示洽淡会”于1998年10月16日如期召开。我们相信通过交流、展示、洽淡,将会促进我国种子工程及其相关的植保技术的发展,加强中外种子工程...  相似文献   
29.
<正>油菜是临潭县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年均面积一直保持在400hm2左右,年产量约1080万kg,产值216万元,为当地农民增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农民从抓油菜早熟栽培、高产、增加经济收入入手,探索总结出了适合当地生产的油菜地膜膜侧栽培技术,并逐年扩大种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采用地膜膜侧栽培技术,能明显提高油菜播种分枝期的地温,使油菜早出苗,并促进根系发育,提早成熟。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0.
植物群落构建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长久以来这个难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且争议较多。生态位理论或中性理论,或是二者的共同作用,这样的结论在不同的研究中都有印证。以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的草地群落为例,对3种不同的草地群落(5a的弃耕地、阴坡和阳坡的草地)进行了野外群落学调查,采用Mantel test和主轴邻距法(PCNM)分析方法,研究了空间地理距离和环境资源差异对于草本植物群落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理距离和环境差异共同解释了群落组成相似性的79.3%,剔除环境因子的影响,地理距离解释了群落组成相似性的33.8%;而剔除地理距离的影响,环境因子解释了群落组成相似性的14.2%。无论是生态位理论还是中性理论,其在黄土高原草本群落构建过程中都有作用,但中性理论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