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4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4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21.
冬小麦越冬死苗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因:小麦植株本身抗御寒冷、干旱的能力存在差异性,种植抗寒性能差的品种容易造成死苗;播种过早,冬前已开始分化的麦苗耐寒能力减弱,遇到寒冷易导致严重死苗;晚弱苗本身积累的糖分少,遇寒冷、干旱也容易出现死苗;春季麦苗返青后遇倒春寒天气冻死麦苗。  相似文献   
22.
正正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感染家养或野生小反刍动物而引起的一类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重大动物疫病。2007年7月,我国西藏阿里地区首次发现并确诊PPR疫情。据农业部兽医局公布的疫情数据显示,2013年12月5日~2014年5月12日,全国先后有20个省份和1个直辖市爆发PPR疫情。防制PPR的主要措施是对疫区和受威胁区的易感羊群进行疫苗免疫接种。然而,目前国内有关PPR疫苗的  相似文献   
23.
随着和田地区设施农业的发展,蔬菜种类越来越丰富,具有浓郁南方风味的特菜也正逐步走上和田人的餐桌。本试验通过从湖南引进四个丝瓜新品种在和田进行试种,选出"三比1号"丝瓜、特早肉丝瓜、早熟香丝瓜三个适于和田地区栽培的丝瓜品种。  相似文献   
24.
为探索勐海县玉米施肥模型,在勐遮镇曼恩村实施了“3414”肥料效应试验,建立了氮、磷、钾肥料效应回归方程,得出当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为纯N 442.5 kg/hm2,P2O5 156.6 kg/hm2,K2O 69.75 kg/hm2,最佳产量为12 484.02 kg/hm2.  相似文献   
25.
核桃仁发育期间土壤营养元素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同一个核桃品种在管理水平基本相同、气候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坚果饱满程度差异较大的原因,对阿克苏地区红旗坡农场九分场和二分场核桃园里温185核桃果实成熟过程中土壤性质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二分场核桃园土壤保水能力较好、水溶性盐分含量较低。九分场核桃园土壤中的水溶性盐分含量较高,6月份土壤电导率为0.60mS·cm-1、8月份为0.55mS·cm-1,比适应范围(0.11~0.24mS·cm-1)高出2~3倍;其它营养元素都在适应范围之内,但是核桃仁不饱满情况较严重,这可能是由于水溶性盐分影响其它物质的吸收引起的。  相似文献   
26.
应用喀和铁路沿线9个气象站1961~2008年气温、降水资料,采用克里格插值、线性倾向率、Mor-let小波等方法,分析了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周期特征。结果表明:喀和铁路沿线各地平均气温分布不均匀,降水量主要表现为西段的喀什一带多于东段和田一带,且自西向东逐渐偏少;气温和降水变化倾向率均为正值,分别为0.243...  相似文献   
27.
为促进核桃科学施肥和灌溉,提高产量和品质,以新疆地方主栽核桃品种不同生育期的叶片、叶柄、新梢、一年生枝、果实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各器官在不同生育期的蛋白质、可溶性糖、粗脂肪、脯氨酸、总酸度等营养物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各器官中成分含量变化有所差异,其中蛋白质含量变化幅度较大。在果实成熟期果实中的脯氨酸、蛋白质、可溶性糖、粗脂肪、总酸等成分含量达到最高。在快速营养生长期,温185新梢中的脯氨酸含量最多,为0.337%;温185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5.056%,粗脂肪含量最高,为0.760%。在充仁期,新2和露仁品种叶片和叶柄中蛋白质含量较低,其中新2品种叶柄中的蛋白质含量最低,为0.640%;新2和露仁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在叶片和幼果中最高。在成熟期,露仁品种的一年生枝中脯氨酸含量最低,为0.007%,可溶性糖在扎343品种叶柄中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8.
为了给分布在新疆的白刺科植物的防风固沙、改良盐碱地、改善生态环境和综合开发应用方面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笔者从白刺科植物的分类、生态效益、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在新疆分布的白刺科植物的生物治理措施,最终达到防风固沙、改良盐碱地及保护绿洲等生态效益,同时,药用和营养保健品等方面的综合开发应用。其研究结果为新疆白刺科植物的分类、修复受损生态系统功能、经济和药用价值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9.
[目的]扁桃(Amygdalus communisL)是新疆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其自交率极低,必须依赖传粉昆虫才能结实.为明确扁桃的传粉昆虫种类及传粉昆虫的传粉效率.[方法]通过田间观察、套袋控制昆虫访花和在显微镜下计数昆虫一次访问后剩余花粉量和柱头上被移入花粉量,对开花习性、访花昆虫种类、主要传粉昆虫的访花频率和传粉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蜂类、蝇类和蝶类均能传粉,人工饲养的意大利蜜蜂(Apismellifera L.)、凹唇壁蜂(Osmia cerinthidis F.Mor)和当地野生昆虫红附条峰(Anthophora testaceipes F.Mor)是主要传粉昆虫,三者在柱头上沉降花粉数量没有显著区别,但移出花粉能力有明显差异,意蜂传粉效率低于其他两种蜂;人工养蜂能有效提高坐果率.[结论]扁桃具有泛化的传粉系统,红附条峰是传粉媒介中最安全有效的传粉者.  相似文献   
30.
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连作5、10、15、20 a和25 a的棉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棉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随着棉花连作年限的增长棉田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下降,粗砂和细沙含量增加,粘粒含 量下降,其变化连作15 a极为明显; 随着连作年限的增长盐分含量和pH值逐渐降低,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大幅度升高,速效磷比较稳定或略有减小,而钾的含量显著下降,致使氮、磷、钾比例失调,其增减变化连作15 a极为显著; 随着连作年限的增长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的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连作15 a都达到最高值,蛋白酶和磷酸酶活性也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其活性连作20 a达到最高值。 由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研究区棉花连作年限不宜超过15 a,棉花连作年限超过15 a时,会导致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下降,土体紧实板结,结构性差,土壤养分含量失衡,酶活性降低,土壤质量下降等连作障碍,使得棉花产出和效益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