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4篇
林业   35篇
农学   65篇
基础科学   41篇
  63篇
综合类   268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93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辣椒叶作为辣椒的副产物,营养极其丰富。每年都有大量的辣椒叶作为废物被丢弃,是极大的资源浪费。本文综述近几年来关于辣椒叶功能活性及辣椒叶中主要功能性成分(蛋白质和氨基酸、黄酮类化合物、多酚类物质等)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辣椒叶的开发利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适宜密集烘烤变黄期湿度的容差范围。【方法】采用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以K326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变黄期各湿度梯度处理对不同部位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1)在相对湿度60%~80%条件下,烤至72 h时不同部位烟叶的失水率均达到40%~60%,叶绿素降解率均高于80%,有利于烟叶变黄和定色;(2)相对湿度70%~80%条件下,不同部位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指标较高,其中上等烟比例最高可达78.01%,均价最高可达29.26 CNY/kg;(3)相对湿度60%~80%条件下,不同部位烤后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且烟叶感官评吸质量较好,其中下、中部叶以相对湿度70%~80%处理、上部叶以相对湿度65%~70%处理的感官评吸质量达到最大值。【结论】变黄期以相对湿度60%~80%容差范围烘烤处理的烤后烟叶基本满足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93.
【背景】 类黄酮是大豆中积累的一类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参与大豆的生长、发育和抗逆等诸多生理活动。由UDP-糖基转移酶(UGT)催化的糖基化修饰是类黄酮生物合成的关键步骤。【目的】 通过系统研究大豆UGT73C19编码重组酶的体外酶活特性和体内特性,完善大豆黄酮类化合物合成和积累的机制,为大豆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基因资源和理论基础。【方法】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方法检测大豆核心种质资源叶片中类黄酮的种类和含量,通过qRT-PCR的方法检测了UGT的表达水平。以大豆Williams 82叶片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UGT73C19的编码区序列。使用MEGA5和DNAMAN软件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并构建进化树。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获得UGT73C19的重组蛋白,分析UGT73C19重组蛋白对各种类黄酮苷元的糖基转移活性,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对产物进行鉴定,确定重组蛋白的糖基化位点。利用qRT-PCR技术对UGT73C19在大豆不同组织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构建植物过量表达载体,通过花序浸染法转化拟南芥,获得UGT73C19表达量高的纯合株系,检测转基因株系叶片和种子中类黄酮的种类和含量。【结果】 通过HPLC分析大豆核心种质资源叶片类黄酮成分,发现不同品种中类黄酮的成分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根据类黄酮成分的不同,将大豆核心种质分为12种不同的类型。大豆核心种质资源叶片中总黄酮的含量与UGT73C19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克隆得到UGT73C19的编码区序列,全长1 482 bp,编码493个氨基酸,UGT73C19蛋白在C-端有一个保守的PSPG结构域。体外酶活分析表明,重组的UGT73C19蛋白对6种类黄酮苷元(山奈酚、槲皮素、杨梅素、芹黄素、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都具有糖基转移活性,其中对槲皮素的催化效率最高;糖基化位点分别位于类黄酮的5位和7位羟基上,重组UGT73C19蛋白的糖基化底物和位点具有多样性。过量表达UGT73C19的拟南芥叶片和种子中的类黄酮总量明显升高,其中叶片中总黄酮含量提高49%—70%,种子中总黄酮的含量提高34%—37%;尤其是种子中槲皮素3-O鼠李糖的含量显著增加。【结论】 UGT73C19蛋白是催化合成大豆中多个类黄酮糖苷的关键糖基转移酶,过量表达UGT73C19可以提高转基因植物中黄酮醇糖苷和类黄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94.
甘蔗内生菌分离鉴定及功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甘蔗内生菌多样性组成及相关特性,本研究采用稀释涂板法分离并结合形态观察和分子标记(gyrB,rpoB, ITS, 16S rDNA)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12个栽培品种(系)和5个野生种无性系的根、茎、叶组织中共分离到细菌589株、放线菌34株和真菌46株;细菌中固氮菌有41株,溶磷菌有98株,解钾菌有52株,对黄曲霉和禾谷镰刀菌具有拮抗作用分别有44株和35株。内生细菌分属21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伯克氏菌属、肠杆菌属和泛菌属为优势属;内生真菌分属于枝顶孢属、链格孢属、曲霉属、镰刀菌属、枝孢属等17个属,而放线菌仅为链霉菌属。具有潜在植物益生功能的菌株主要集中在芽孢杆菌属、伯克氏菌属、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类芽孢杆菌属及泛菌属。本研究显示甘蔗栽培品种(系)和野生种无性系均含有丰富的内生菌资源,且栽培品种(系)所含内生菌在数量和多样性上均高于野生种无性系;12个栽培品种(系)间所分离到的内生细菌大部分相同,但也存在差异。通过初步的功能鉴定,筛选出一些具有应用潜力的益生微生物,为开发相应功能的生物菌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5.
【目的】测定不同单色光下,雄性大恒肉鸡的体重增长变化、屠宰性能、肉质指标以及鸡肉中所含的各种氨基酸含量。【方法】同一批次0日龄雄性大恒肉鸡3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包含6个重复组,每个重复组15只鸡。试验组包括红光组(660 nm)、绿光组(540 nm)、和蓝光组(480 nm),白光组(400~760 nm)作为对照组,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体重增长结果显示在0~70各阶段日龄中,每次称重均是红光组最重,增重速度最快;屠宰试验结果显示红光组活体重及采食量为所有组中最高,但其半净膛率却是实验组中最低的;此外红光组的脂肪和肌苷酸含量均要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但各组之间氨基酸含量差异不大。【结论】红色光照对鸡增重和生长速度有提升作用,同时对于鸡肉肉质的口感风味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畜牧养殖迎来了重要的快速发展机遇,畜牧业在农业生产中的比率逐年攀升。然而,牧草业的发展并未真正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分析了川东地区牧草缺乏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川东地区牧草业发展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7.
正近年来,川东地区养牛业取得了空前发展,形成了以蜀宣花牛为特色的规模化发展道路。然而,牧草产业发展却无法与之相匹配,草料紧缺矛盾日益突出,尤其冬季优质牧草严重缺乏。为满足养牛所需,各养殖场通常会从外地大量购买青贮饲草,造成养牛成本大幅增加,养殖效益下滑,挫伤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影响和制约了养牛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真正实现牛业由大变强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解决好草料问题。1冬季优质饲草短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98.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鉴定大恒优质肉鸡慢羽系公鸡纯合子的分子检测方法,以加快纯合慢羽系及其配套系的育种速度,利用鸡性连锁羽速基因K/k+中慢羽基因的断点连接序列以及快慢羽基因的SNP,选择200只(表型鉴定为慢羽)50日龄的大恒优质肉鸡慢羽系公鸡进行羽速基因的分子检测,检测结果与雏鸡羽速表型判定结果一致率达100%。采用限制性内切酶TaqⅠ法进一步检测发现,慢羽纯合子公鸡(197只)2条带,杂合子公鸡(3只)3条带。综上,可以利用该方法鉴定大恒优质肉鸡慢羽系公鸡基因型是否为纯合的慢羽个体。  相似文献   
99.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我国农业想要站稳脚跟,就必须与时俱进。只有结合最新技术设施和规划理念,搭建起健全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同时摆脱以往政府独立掌控的局势,才能不断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综合需求。基于此,针对目前我国农村技术推广体系构建过程中遗留的弊端状况进行分析,力图加快农村技术推广体制改革进度,形成政府领导范围下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团队;同时有机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保障体制,不断培养更高专业应用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的技术改良推广人才。希望可以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赢取全新挑战和适应契机。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