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2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2篇
  17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50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正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棉花是重要的纺织工业原料,棉花产业涵盖种植、加工、纺织、服装以及棉籽、棉秆加工等多个环节,涉及多个行业,是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商品化程度高的社会性产业。打造世界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被列入山东省滨州市"十四五"发展规划。笔者着重从影响滨州市棉花产业的产业模式、技术模式、瓶颈等制约因素方面进行分析,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和打造齐鲁振兴新样板提供技术、智力和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32.
魔芋是汉中市"十二·五"农业规划七个特色产业之一。通过调查、分析,阐述了汉中市魔芋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魔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旨在促述汉中市魔芋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3.
以四类异质(粘果、易变、偏凸和二角山羊草)异核(224,90-110)小麦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与生产上一系列小麦品种(系)进行杂交,系统调查了杂种F1代减数分裂中期Ⅰ单价体频率及后期出现落后染色体及染色体桥频率,并对中、后期染色体变异率与杂种F1自交结实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其杂种F1自交结实率与其减数分裂中期的单价体频率及后期染色体变异率有一定的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而中期单价体频率及后期染色体变异率存在着正相关,且达显著水平;②异源细胞质对染色体配对的影响因父本遗传背景不同而不同;③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杂种F1育性不仅与染色体配对有关,亦受环境及基因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杂交小麦杂种一代白粉病抗性表现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讨杂交小麦杂种一代白粉病的抗性表现规律,以陕西不同地区小麦白粉病流行菌种做菌源,通过田间和苗期接种,对9份抗、感白粉病小麦亲本材料和9份大田感病品种及其杂交F1代进行抗病性鉴定,并结合SCAR和SSR分子标记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以N95175、N9209为亲本的杂交F1含有Pm21基因,苗期和成株期抗病性均很好,与抗病亲本的抗病性表现基本一致,符合显性遗传,其抗病性主要由显性单基因控制.(2)以N9134、N9227A为亲本的杂交F1含有PmAS846基因,成株期抗病性较好,苗期大部分表现抗病;以N9227A为亲本的杂交F1中有40%的杂交组合表现中感,该抗性基因不完全符合单基因显性遗传,其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背景及环境的影响.(3)中国春为苗期感病、成株期抗病材料,其与抗病亲本杂交F1代的抗病性接近或略高于抗病亲本;与感病品种杂交F1代的抗病性介于双亲之间.(4)白粉病遗传属于细胞核遗传,正反交F1代苗期抗病性无明显差异,杂交种的抗病性与双亲相关.因此, 在组配小麦强优势杂种组合时应尽量选用抗病的品种作为亲本之一,并考虑慢病性品种的应用.  相似文献   
35.
为创制杂交小麦白粉病抗性定向改良育种新体系,以白粉病抗源材料N95175、N9134为抗病种质,以强优势杂交小麦新品种"西杂一号"和"西杂五号"的亲本为受体,以陕西不同地区小麦白粉病流行混合菌种为菌源,对供试材料亲本、杂种F1代和回交后代材料进行了苗期和成株期抗性鉴定,并利用与抗白粉病基因Pm21共分离的SCAR标记、抗白粉病基因PmAS846紧密连锁的SSR标记作为抗病性定向选择分子标记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以N95175、N9134为亲本的杂种F1含有Pm21基因或PmAS846基因,苗期和成株期均表现为高抗,与抗病亲本的抗病性表现基本一致,符合杂种优势表现显性假说,其抗病性主要由显性单基因控制。研究同时表明,仅凭借表型鉴定结果盲目性较大,表型鉴定和分子标记鉴定相结合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36.
为探究核质互作杂交种不同性状间的遗传变异规律和杂种优势,用8种小麦同核异质、同质异核雄性不育系分别与恢复系R5174、R2726组配获得16个杂交组合,对其F1代及亲本的11个农艺性状和6个籽粒物理性状进行遗传变异、杂种优势、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F1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3.00%~32.72%,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大于籽粒性状;(2)不同性状间杂种优势差异显著,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分别为0.22%~12.50%和-13.51%~3.61%,其中正中亲优势组合最低比例为50%,正超亲优势组合最高比例可达81.25%;(3)粒形与旗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4)从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的F1代综合得分看, P型和Y型细胞质背景下的AK58不育系与R2726的杂交组合F1表现最好;(5)通过聚类分析可将F1分为两大类,其中第二大类包含除AS细胞质背景的AK58异质不育系与恢复系R2726组配的杂交组合,其共同的特征是籽粒表面积大、千粒重高及旗叶性状较好,表型性状的综合表现优于第Ⅰ类群,说明杂交种的性状受恢复系和不育系核背景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7.
黏类小麦育性相关基因SSH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深入研究黏类小麦雄性不育的分子遗传机制, 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构建了黏类小麦育性相关基因的cDNA文库。文库质量检测表明, 差减杂交效率较高, 质量较好。在不育和可育cDNA文库中随机挑选120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 获得100余条高质量的表达序列标签(EST)。对序列进行BLAST比对及功能注释, 比较了不育和可育cDNA文库的基因表达谱, 发现在可育cDNA文库中参与能量代谢的基因出现频率较高, 在不育cDNA文库中检测到了与花发育调控相关的MADS-box转录因子、细胞凋亡相关的泛素结合酶及阻遏淀粉合成的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磷酸化酶等相关基因。这些基因很可能与育性相关。  相似文献   
38.
为探明酿酒专用小麦的主要籽粒品质特征,对12个常用酿酒小麦品种及6个非酿酒小麦品种的主要籽粒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12个酿酒小麦品种的硬度指数均小于45%,角质率均小于70%,平均总淀粉含量大于60%,其中支链淀粉占比大于70%;籽粒硬度指数、角质率、饱满度及淀粉含量与弱筋小麦皖西麦0638相近;蛋白质、湿面筋含量显著低于非酿酒小麦西农20、周麦36,符合中国中筋小麦标准。相关性分析表明,酿酒小麦籽粒硬度指数与角质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支链淀粉含量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将12种酿酒小麦分为3个类群,类群Ⅰ包括9个品种,较其他2个类群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高,硬度、蛋白质含量适中。综上所述,供试酿酒小麦籽粒具有软质、饱满、胚乳呈粉质-半角质、蛋白质含量适中、支链淀粉含量高等特点;籽粒特性和淀粉含量接近弱筋小麦并具备中筋小麦的蛋白质、湿面筋含量的小麦品种具有更大优势成为酿酒小麦。  相似文献   
39.
简要概述汉中引种杨梅的课题来源、引种经过、引种栽培技术要点及结果测定,为进一步开展汉中杨梅引种栽培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0.
构建科学、实用的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商丘市农业信息化进行实证评价,评价结果与商丘农业信息化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