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58篇
农学   78篇
基础科学   56篇
  133篇
综合类   430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260篇
园艺   175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研究不同植保机械施药对棉蚜防治效果的影响,探索防治棉蚜的最佳植保机械.使用3种植保机械,即喷杆喷雾机、喷枪、植保无人飞机进行了棉田施药试验,以虫口减退率与校正防效为指标,考察了3种植保机械对棉蚜的防治效果.考虑到雾滴在棉花叶片上的沉积效果对棉蚜防治效果的影响,综合对比了3种植保机械在棉花叶片上的雾滴沉积效果.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在对DNA条形码(DNA barcode)技术的发展进程的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总结已发表的各门藻类的DNA条形码序列,并未确定一条通用DNA条形码。认为目前藻类DNA条形码的研究重点仍是加快开发新的DNA条形码片段并对其进行评价,为寻找理想的通用DNA条形码提供理论支持。现阶段较为常用的DNA条形码基因主要包括ITS、COI、rbcL等基因,几种常用基因片段的各自存在优缺点,本文对各片段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中原核蓝藻的ITS基因和藻胆蛋白基因可考虑作为首选DNA条形码,真核藻类主要考虑ITS和rbcL基因,很难找到像动物COI基因可在物种鉴定中广泛通用的DNA条形码。不同基因片段间互补应用,并与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相结合可有效提高近缘藻类分类的准确性。并综述了藻类DNA条形码研究的新进展,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3.
黄渤海渔业资源进入管理阶段以后,先后实施了伏季休渔、渤海禁止拖网、渔船报废、人工放流增殖、人工鱼礁建设以及海蜇、中国对虾、蓝点马鲛等单种生物资源专项管理等制度,但是近海生物资源,尤其是传统经济生物资源一直未能得到根本的修复,渔获物进一步趋于低龄化、小型化、低质化,经济效益进一步下滑,不得不引人深思。本文通过对黄渤海蓝点马鲛资源管理的成功例子,探讨黄渤海渔业资源的适宜开发利用季节。  相似文献   
994.
潍坊市浅海面积6.7万hm^2(100万亩),其中-5—10m等深线浅海面积3万hm^2(45万亩)。由于多种因素制约,浅海养殖一直处于空白,宝贵的浅海资源未能转化为有效生产力。近年来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原因导致近海渔业资源衰竭,滩涂养殖面积、养殖品种、养殖产量短期内也不会有大的突破,这给沿海渔民增收带来了困难,阻碍了全市海水增养殖业的发展。2007年潍坊市海洋与渔业局在莱州湾潍坊近海进行筏式养殖试验,取得成功。这对改变全市浅海利用现状、推动浅海养殖业发展、促进渔民转产转业、带动涉渔行业的发展、增加渔民收入、促进渔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都将起到极大推动作用。本文对养殖过程中的一些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进行了初步总结,为大面积推广海湾扇贝筏式养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5.
草莓番石榴原产巴西,其果实、叶片和植株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热带地区的重要果树,目前在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已有栽培。番石榴单须瘿蚊Elachypalpus psidii Maia&Nava和巨叶瘿蚊Dasineura gigantea Angelo&Maia是仅知的两种在南美洲严重为害草莓番石榴的害虫,在我国需要被考虑列为潜在的重要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昆虫。本文在国内首次详细描述了这两种瘿蚊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为害特点等,以期为这两种番石榴害虫的鉴定提供依据,并使读者了解其经济重要性,为这类害虫的进一步研究、检疫和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研究不同处理对不同种植方式的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生长特性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为矿区排土场农林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在内蒙古黑岱沟露天煤矿北排土场(复垦20年)设置向日葵单作、向日葵玉米间作、向日葵大豆间作等三种种植模式,设接菌(I)、绿肥(G)、接菌+绿肥(IG)、风化煤+绿肥(GW)、接菌+绿肥+风化煤(IGW)与不接种对照(CK)六种处理。试验测定了试验小区土壤基本值及不同种植模式对向日葵株高、地径、花盘直径、单株净籽粒重、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的影响,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研究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脲酶、磷酸酶活性与易提取球囊酶素含量均为向日葵玉米间作与向日葵大豆间作整体高于向日葵单作;向日葵单作与向日葵玉米间作净光合速率整体高于向日葵大豆间作,向日葵单作及向日葵大豆间作的气孔导度区间整体高于向日葵玉米间作。同一种植方式中,向日葵单作、向日葵大豆间作、向日葵玉米间作花盘直径最大值分别在接菌+绿肥+风化煤(IGW)、绿肥+风化煤(GW)和接菌(I)处理(P<0.05);向日葵单作、向日葵大豆间作、向日葵玉米间作净单株籽粒重最大值分别在绿肥(G)、绿肥+风化煤(GW)、接菌(I)处理。向日葵地径与Gs、Tr呈显著正相关(P<0.05);花盘直径与Tr呈显著负相关(P<0.05)。单株净籽粒重与Ci呈显著正相关与蒸腾速率显著负相关(P<0.05)。不同处理对不同种植模式向日葵生长及光合指标具有促进作用,不同种植模式的最适处理有差异,可为露天矿排土场农林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为了阐明不同量有机肥施入对东北黑土区不同侵蚀深度农田黑土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笔者以5 个侵蚀深度0、5、10、20、30 cm农田黑土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长期施用化肥、化肥配施不同量有机肥对农田侵蚀黑土土壤碳、氮、磷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化肥配施中量有机肥、化肥配施高量有机肥对0、5、10、20、30 cm 5 个侵蚀深度农田黑土作物产量有明显的增产及提高土壤C、N、P 养分的作用,化肥配施高量有机肥处理显著高于其他2 个处理(P<0.05),其中,侵蚀深度0、5 cm土壤增加的幅度最大,侵蚀深度20 cm土壤增加的幅度最小。所有施肥处理土壤C、N、P养分含量均表现出随土壤侵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建立果汁中有机酸的液相色谱分析指纹图谱数据库,为果汁质量控制和科学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6类水果53个品种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的外标法对果汁中的6种有机酸进行组分检测,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了果汁的异同性。【结果】樱桃、苹果、梨果汁的主要有机酸是苹果酸,桃汁的主要有机酸是苹果酸和奎宁酸,蓝莓汁的主要有机酸是枸橼酸,石榴汁的主要有机酸是苹果酸、枸橼酸和草酸,草酸是石榴汁中独有的有机酸。不同种类果汁具有相似的有机酸组成,同一种类果汁有机酸组分相同,但含量不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直观反映不同种类、不同品种果汁中有机酸的构成特点,可将除石榴汁和梨汁外不同种类果汁进行区分和聚类。【结论】通过果汁有机酸的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利用果汁中有机酸组成、含量及相互比值,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以区分和鉴别不同种类果汁,为不同种类果汁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9.
套袋对石榴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用5种不同果袋对石榴果实进行套袋试验,比较了生长期间不同果袋内微环境差异以及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后各袋内温度较对照升高1.80%~3.02%,袋内光照度显著降低.双层袋内相对湿度始终低于襞外相对湿度,单层袋中的单层白色纸袋和单层黄色纸袋在14:00至19:00,单层黑色纸袋在17:00至19:00袋内湿度高于袋外湿度,其余时间低于袋外湿度;可溶性固形物(单层白色纸袋除外),可溶性总糖均较未套袋显著降低,平均分别降低14.2%,3.9%.单层白色纸袋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可滴定酸和Vc含量显著增加.套袋明显改善了果实的光洁度,但也降低了果实的着色指数.单层白色纸袋处理的效果显著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1000.
农杆菌介导小麦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农杆菌菌株、小麦品种、培养基状态及报告基因选择等进行优化筛选,为进一步完善农杆菌介导小麦遗传转化方法提供参考。[方法]用携带质粒pCAMBIA1304的农杆菌菌株LBA4404、EHA105,对温麦19、郑离03和郑离06小麦的幼胚愈伤组织进行遗传转化,从农杆菌菌株、小麦品种、共培养基状态及报告基因选择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农杆菌菌株EHA105转化效率较高,最高达到22.58%;姊妹系郑离03与郑离06的转化率差别极大,郑离06转化率最高而郑离03最低;农杆菌与愈伤组织共培养时,使用MS半固体培养基的转化率高于MS固体培养基;GFP和GUS都可以用作判断转化率的报告基因,GFP优势更明显。[结论]高毒性农杆菌菌株EHA105转化效率明显高于菌株LBA4404;小麦基因型是影响转化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杆菌与愈伤组织共培养时使用半固体培养基可提高转化率;通过GFP瞬时表达,可有效进行小麦转化效率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