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4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5篇 |
农学 | 51篇 |
基础科学 | 9篇 |
8篇 | |
综合类 | 109篇 |
农作物 | 11篇 |
水产渔业 | 58篇 |
畜牧兽医 | 44篇 |
园艺 | 49篇 |
植物保护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71.
梅奇酵母XY201菌株对采后冬枣黑斑病和青霉病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采后冬枣(Zizyphus jujuba Mill.‘Dongzao’)为试材,研究了拮抗菌梅奇酵母XY201菌株(Metschnikowia zizyphicola strain XY201)在冬枣表面及伤口的定殖能力及对冬枣采后主要病害黑斑病(病原菌Alternaria alternate)和青霉病(病原菌Penicillium expansum)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梅奇酵母菌XY201的悬浮液及与碳酸氢钠或施保克配合使用,均能在冬枣果面及伤口迅速生长。在25℃常温、0℃低温人工气调和0℃低温自发气调3种贮藏条件下,冬枣单果表面拮抗菌数分别达到2.2×106~2.6×106(接种XY201菌株4d后)、6.3×105~9.7×105(60d)和4.0×105~1.1×106CFU(75d),分别是接种时的34.3~57.0、15.2~25.5和4.8~20.3倍;冬枣果实每个伤口拮抗菌数分别为1.9×107~3.6×107(8d)、1.2×107~1.8×107(30d)和8.4×106~1.2×107CFU(60d),分别是接种时的34.2~364.3、16.9~144.3和11.2~90.0倍。XY201菌株(1×108CFU·mL-1)分别与2%碳酸氢钠和50μg·mL-1施保克组合,试验初期冬枣果面和伤口的定殖能力受到抑制,后期其抑制作用逐渐减弱。在人工气调(0℃,O2浓度为2%~8%,CO2浓度为0)条件下贮藏60d时,XY201菌株1×108CFU·mL-1的悬浮液可有效抑制采后冬枣黑斑病的发生,发病率降低了52.5%~59.2%,病斑直径减小了5.9%~10.7%;但对青霉病的抑制效果不明显,发病率仅减少了3.6%~6.1%,病斑直径减小了11.3%~19.0%。 相似文献
272.
273.
274.
275.
在中村北村村民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是锁来书记牵肠挂肚的;大事、小事、急事、难事,都是锁来书记日夜操劳的;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是锁来书记精心料理的。"这句话正是山西省新绛县横桥乡中村北村党支部书记孙锁来人格魅力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276.
红地球(Red Globe)葡萄是美国加州大学在1980年育成的一个晚熟鲜食葡萄新品种。该品种粒大色艳,果肉脆硬,穗形美观,生产性状优良。1986年引入我国后,很快受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1995年以后在全国快速发展,栽培面积已达约5万公顷,产量约80万吨。但随着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和贮藏量逐年增加,贮藏中果实漂白、腐烂、下梗等问题时有发生,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如何树立正确的保鲜技术观念、采取综合技术措施减少红地球葡萄贮藏损失.对目前红地球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7.
为了探明miR16在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构建小鼠miR-16逆转录病毒载体。根据NCBI上小鼠miR16的相关序列,从小鼠基因组中扩增miR-16核心序列并将其连接到p MD18-simple载体,对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回收目的片段。将目的片段与p MXs逆转录病毒载体连接,经过酶切、PCR和测序鉴定,最终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miR16-p MXs;采用脂质体法将miR16-p MXs转染plat-E细胞,以包装逆转录病毒颗粒;用逆转录病毒颗粒侵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在侵染后的第5天,提取被侵染细胞的总RNA,反转录后获得cDNA,并采用q PCR方法检测侵染前后细胞中miR-16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被逆转录病毒侵染后,小鼠成纤维细胞中miR-16的相对表达量比侵染前约提高1 460倍。结论:成功构建具有表达活性的microRNA16逆转录病毒载体,为进一步开展miR-16在细胞重编程中的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78.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