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4篇
农学   19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3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南方稻区主要籼稻良种系谱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三十年来,我国南方籼稻在矮化基础上的高产育种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它一方面改变了过去长期以来籼稻品种高秆易倒,丰产性低于相同熟期粳稻品种的面貌,同时也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建国以后,南方稻区育成的水稻品种数是十分可观的。据不完全统计,到1975年为  相似文献   
112.
从抗源的筛选和改造,抗病品种的选育,抗性机理的研究,抗性的遗传分析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等多个方面,反映了美国近20多年来抗水稻纹枯病遗传育种研究的进展,分析了取得进展的原因。其中关于主效抗纹枯病基因的发现,主效基因控制部分抗性的遗传假说,以及一些新的育种思路,对我国开展有关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3.
一个水稻多重颖壳突变体的形态学观察及初步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T DNA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1份多重颖壳突变体。解剖镜下观察发现其内外稃伸长,同时伴有类颖壳状结构而普遍呈现多重颖壳。在所观察的215朵颖花中,14.27%的颖花没有雌、雄蕊,23.72%的颖花包含有额外小花,6201%的颖花其雌、雄蕊数目变化分别为1~3枚和1~9枚,部分颖花的花丝基部可看到泡状透明瘤状物;突变体浆片稃片化而使其颖花在自然条件下不能开放;完全雄性和雌性不育。扫描电镜观察揭示其颖花原基分化正常,但进入雌、雄蕊原基的分化较迟,会继续进行类似多重颖壳状器官的分化;同时,颖花原基进行不均衡分裂,产生数目不等的雌、雄蕊。遗传分析显示该突变是一个单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并与T DNA插入表现共分离。推断它是E类基因引起的功能突变。  相似文献   
114.
T-DNA标签技术及其在水稻基因克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T-DNA标签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分离和克隆植物功能基因的方法。本文介绍了T-DNA标签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概述了该法的优缺点和在水稻基因克隆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5.
InDel和SNP标记在水稻图位克隆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水稻功能基因的图位克隆中,常需要高密度的分子标记,而目前公布的各种标记的密度还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InDel和SNP标记是新型的分子标记类型,基本可以满足精细定位目的基因的需要。InDel和SNP标记可以较容易地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获得,而且经济实用、特异性高、稳定性好。介绍了设计InDel和SNP标记的方法,并以一个水稻卷叶基因的研究为实例,介绍了在基因精细定位研究中利用这两种标记的方法和提高标记设计成功率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116.
以C101LAC和C101A51为稻瘟病抗性基因的供体亲本,金23B为受体亲本,通过杂交、复交及一次回交,在分离世代,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结合特异稻瘟病菌株接种鉴定和农艺性状筛选,获得6个导入Pi 1、Pi 2和Pi 33基因的金23B导入系,其中导入系W1对稻瘟病的抗病频率为96.7%,明显高于携带单个基因的C104LAC(Pi 1)、C101A51(Pi 2)和北京糯(Pi 33)。基因聚合后抗病频率提高,说明基因聚合是培育稻瘟病持久抗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7.
用不同方法提取的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毒素活性有显著差异,但紫外扫描图谱(最大吸收波长约220 nm)相似,表明其可能为同类物质.其中,以乙醚萃取法获得的粗毒素对水稻胚根伸长的抑制率最高,达94.63%,接种水稻叶鞘后可产生典型的纹枯病症状.将乙醚萃取法提取的粗毒素经2次Sephadex ...  相似文献   
118.
 据GenBank及相关文献提供的序列,从水稻基因组DNA中扩增出930 bp的Ospgip1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原核表达Ospgip1基因,表达产物能显著抑制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及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OsPGIP1为分子量32.8 kDa、pI 7.26的疏水蛋白,主要位于细胞壁(55.6%),信号肽切点位于第17和18位氨基酸之间。在N端和C端各有4个半胱氨酸残基,形成3个二硫键(第56和63位、第278和298位、第300和308位氨基酸)。以α-螺旋、β-折叠和不规则盘绕等为主要结构原件,具有典型的富含亮氨酸重复(LRR)结构。相比其他植物的PGIP,OsPGIP1缺少第7个LRR。在空间上9个LRR形成类似凹陷或裂隙结构,可能是其与病原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互作的活性位点区。  相似文献   
119.
水稻纹枯病几种田间病级调查标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已知抗、感反应不同的5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田间成株期的不同阶段,采用牙签嵌入法进行抗纹枯病接种试验,并于抽穗后30 d采用不同调查标准进行病级调查,研究适宜于水稻纹枯病病情调查的新标准.结果表明:在分蘖末期接种的各参试品种,采用叶鞘位调查标准的结果与常用的Rush调查标准的结果相比较,两者在不同年份间、地点间差异均不显著,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种调查标准间相关系数在不同年份、地点间分别为0.945 5~(**)、0.984 6~(**),表明叶鞘位标准作为1个新的调查标准在田间纹枯病病级调查时完全可替代Rush调查标准;对于小孕穗期接种的各品种,采用相对病级调查标准,各品种间不仅抗性差异极显著,而且品种间抗感差异大于分蘖末期接种采用叶鞘位调查标准的相应对照,并且这2种凋查标准间各品种的抗、感趋势完全一致.讨论了在水稻抗纹枯病遗传研究中,以小孕穗期相对病级作为调查标准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0.
两个水稻改良抗源对纹枯病抗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连续2年的试验中的水稻品种特青和Jasmine85对纹枯病抗性的遗传。对亲本、F1、F2、F3和回交世代的接种结果表明,在与感病亲本Cypress和Maybelle杂交的组合中,2个抗源表现分别具有一对显性抗纹枯病基因。这2个主效基因是不等们县彼此独立的,它们相结合时可能表现一定程度的基因厍性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