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通过采集或交流的方式共得到海南、广东、福建、云南和广西等省区的29个市县的57个粉蕉枯萎病病原菌1号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1)菌株,并利用盆栽伤根淋灌法接种粉蕉苗,系统评价了57个Race 1菌株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供试的57个Race 1菌株表现出很明显的致病力分化,其中,强致病力的菌株有32个、中致病力的有23个、弱致病力的有2个,分别占供试菌株的56.14%,40.35%,3.51%。供试的粉蕉枯萎病病原菌1号小种存在着明显的致病力分化现象,已分化为强、中和弱3种致病型,强致病力菌株为优势菌株。  相似文献   
72.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转录因子FoSwi6在调控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f.sp.cubense race 4,Foc4)的生理特性和致病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解析转录因子FoSwi6的转录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73.
以25%丙环唑乳油1000倍液与清水分别作为药剂对照和空白对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5%氨基寡糖素水剂、20%异噻菌胺悬浮剂、禾之壮有机水溶肥3种诱抗剂不同浓度处理对香蕉褐缘灰斑病的诱导抗病作用。结果表明,供试诱抗剂各浓度处理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清水对照,对香蕉褐缘灰斑病均有较好的诱导效果,其中5%氨基寡糖素水剂以浓度为600倍液时诱导效果最好,第3次药后7 d达69.19%;20%异噻菌胺悬浮剂以浓度为4000倍液时诱导效果最好,第3次药后7 d达69.49%;禾之壮有机水溶肥以浓度为600倍液时诱导效果最好,第3次药后7 d达66.91%。在各自的最佳处理浓度下,供试诱抗剂各处理4次调查平均诱导效果相当,分别为51.52%,50.85%和50.65%,且在第3次药后28 d时,诱导效果下降率仍均略低于对照药剂,持效期与之相当,28 d以上。  相似文献   
74.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香蕉枯萎病抗感品种受枯萎病菌浸染后不同时间内的10个防卫或潜在防御相关基因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接种Foc4后,10个基因在抗病品种‘宝岛蕉’和感病品种‘巴西蕉’中均有表达,但其表达模式有差异。接菌后1~192 h,漆酶(laccase)4B、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 Cla47)(9 h和120 h除外)、Class III型过氧化物酶(class III peroxidase 136 precursor)、类几丁质酶(putative chitinase)和纤维素合成酶催化亚基(cellulose synthase catalytic subunit 12)等5个基因在抗病品种‘宝岛蕉’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感病品种‘巴西蕉’。此外,接菌后除个别时间点外,漆酶4A、周质空间β-葡萄糖苷酶前体合成酶(periplasmic beta-glucosidase precursor)、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N)、类似烟草叶片表面抗性蛋白(similar to T-phylloplanin)和抗菌肽(snakin-1)等5个基因在‘宝岛蕉’中的相对表达量却均低于‘巴西蕉’。  相似文献   
75.
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与其它细菌菌株16SrDNA序列差异,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和一条具有稳定点突变特异性探针,建立了对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除烟草青枯病菌和马铃薯青枯病菌外,还对其它属细菌菌株进行了荧光PCR检测。结果表明,只有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产生荧光,其它细菌都没有荧光产生。从而证明此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合病害的快速诊断和口岸检验检疫应用。  相似文献   
76.
香蕉细菌性枯萎病是香蕉上的一种毁灭性维管束病害(Salanoubat et al.,2002)。美国、墨西哥、中南美洲、以及亚洲一些国家都有此病发生,目前我国尚无分布的报道,因此它是被我国列为禁止入境的二类危险性有害生物。我国入世后,香蕉的进口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而这种病原细菌在与我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如菲律宾等国家)中发生极为普遍,一旦这种病原细菌传入我国,将会给我国的香蕉种植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本  相似文献   
77.
78.
苜蓿萎蔫病菌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苜蓿萎蔫病菌是我国对外检疫性二类有害生物,目前国内尚无发生6在出入境捡验检疫中主要是采用生物学和血清学方法进行检测,劳动强度大,耗费时间长。根据苜蓿萎蔫病菌与其它细菌菌株16SrDNA序列差异,设计出对苜蓿萎蔫病菌具有稳定点突交特异性探针,利用该探针对棒形杆菌属4个种及其它属细菌进行了实时荧光PCR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只有苜蓿萎蔫病菌能检测到荧光信号,其它细菌没有荧光产生。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检测到21.4fg质粒DNA,比常规PCR灵敏100倍,而且整个过程只需要2~3h。该方法可有效地应用于进出境病原菌检测之中。  相似文献   
79.
橡胶棒孢霉落叶病是橡胶上的一种病害.该病侵染巴西橡胶树,造成天然橡胶大幅减产,已成为亚太和非洲许多成龄胶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在我国橡胶树上尚无发生记录,为我国的进境植物检疫性病害.2006年在海南发现有该病零星分布,且发病面积有扩大的趋势.因此.加强对该病原菌的检测和防疫控制,阻止其进一步扩散和危害,是防止该病在我同爆发成灾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以从海南发病橡胶叶片分离的棒孢霉落叶病菌为研究对象,PCR扩增其ITS并进行序列分析,旨在为橡胶棒孢霉落叶病菌鉴别诊断、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以及本病的防治等提供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80.
杧果细菌性黑斑病病原细菌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杧果细菌性黑斑病是杧果生产病害之一,该病会严重影响杧果的产量和质量。本文采用含毒介质法,以杧果细菌性黑斑病病原细菌为对象,进行室内评价17种药剂对该菌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抗生素类药物对该病菌效果较好,如利福平抑菌最低有效浓度仅为0.37μg/ml,庆大霉素、盐酸四环素、卡那霉素抑菌最低有效浓度均为3.75μg/ml,100万单位链霉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抑菌最低有效浓度分别为7.5μg/ml、15μg/ml、18.75μg/ml;铜制剂类药物以噻菌铜抑菌效果较好,抑菌最低有效浓度为61.90μg/ml。此外,敌磺钠对该菌也有很好的抑菌效果,抑菌最低有效浓度为8.57μg/ml,与抗生素类药剂相当。本试验得到的一些对杧果细菌性黑斑病病原细菌有良好抑菌效果的药剂,为指导田间病害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