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140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48篇
  43篇
综合类   408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65篇
园艺   93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9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研究旨在评估酸性土壤调理剂与叶面钾肥配合施用对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单独使用酸性土壤调理剂以及与不同类型钾肥(硫酸钾、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钾镁)喷施相结合的效果。结果表明,酸性土壤调理剂能显著改善烟株的农艺性状并提升产量。在施用土壤调理剂的基础上,叶面喷施钾肥进一步促进了烟叶的早衰和落黄,提高了上中等烟叶的比例,其中以硫酸钾和磷酸二氢钾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就烟叶品质而言,硫酸钾喷施显著改善了烟叶的外观质量;而磷酸二氢钾处理则在化学成分协调性方面表现更佳。此外,硫酸钾镁喷施显著增加了烟叶中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钾含量分析显示,C3F等级烟叶的钾含量得到显著提升,而B2F等级的提升幅度较小。综上所述,酸性土壤调理剂与叶面钾肥的合理配合施用能够有效提高烟叶的产量和品质,为烤烟生产提供了重要的肥料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992.
繁昌县作物秸秆肥料类型多,数量大,分布广,是重要的有机肥源。试验表明:秸秆或经综合利用后的物料还田,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土壤肥力。在平衡施用化肥的条件下,实行作物秸秆肥料还田,是农业持续发展和耕地用养结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3.
本文着重介绍了水轮机采用新的技术改造设计方案,对该电站进行挖潜改造,提高了机组的效率和出力,增加了年发电量,取得了一定的效益。  相似文献   
994.
加速组培小植株生长无糖培养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发展较低成本,自动化规模化生产组培小植株的繁殖体系,必将在农业和森林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过去一直认为组培小植株几乎上没有光合能力,因此,在培养基中必须加入糖来提供碳源,以保证小植株异养的需要。然而,最近发现,如培养瓶中CO2浓度,光照环境因素等被适当控制,组培小植株仍然具有光合能力,可以发展自杀,在传统的密闭培养瓶中,光期的CO2浓度常低于100(10^-6)且大多数培养基中,在一个高光合电子流下富  相似文献   
995.
生物炭是由生物材料在厌氧或无氧条件下,经高温热解产生的一类富含碳素、孔隙发达、比表面积巨大、高度芳香化、性质稳定的固态多功能材料。生物炭施入土壤具有改善土壤结构、增强蓄肥保水能力、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植物菌根生长,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作用。本文从生物炭的性质特征以及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生物炭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指出了未来生物炭应用的研究方向,为生物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从转录水平分析牛心朴子在低温胁迫下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响应低温胁迫的转录因子家族,鉴定出牛心朴子低温胁迫响应的关键调控基因,为全面解析逆境胁迫响应分子调控网络及有效挖掘关键调控基因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低温胁迫(CT组)和常温处理(对照,CK组)的牛心朴子cDNA文库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富集,鉴定出响应低温胁迫的转录因子家族,并选取4个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以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可信度.[结果]从CK组和CT组共获得30.50 Gb的原始数据,Cycle Q20平均值在96%以上,经数据过滤及去冗余后,拼接组装获得100006条Unigenes,但其功能注释率较低,有47082条至少在一个数据库中被功能注释,占Unigenes总数的47.07%;而在NR、NT、KO、SwissProt、PFAM、GO和KOG数据库中均被注释的Unigene有7070条,仅占Unigenes总数的7.06%.GO功能富集分析筛选到554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2039个,下调表达基因3506个,分别富集到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三大类别中.从牛心朴子Unigene中共鉴定到83个转录因子家族的1826个转录因子,其中,以MYB转录因子家族成员数目最多,为136个(占7.45%).从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到与低温胁迫有关的66个转录因子家族的550个转录因子,其中MYB、C3H、bHLH、AP2-EREBP、C2H2、NAC、bZIP、CCAAT和WRKY等转录因子家族均有大量转录因子能被低温胁迫诱导表达.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牛心朴子低温胁迫下转录因子基因表达水平检测结果与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MYB、C3H、bHLH、AP2-EREBP、C2H2、NAC、bZIP、CCAAT和WRKY等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在牛心朴子响应低温胁迫时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各家族转录因子间存在共表达性或协同作用,通过复杂的转录调控网络发挥重要调节作用,进而提高牛心朴子对低温胁迫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997.
采用60 Coγ射线 2 0 0Gy辐照处理 (晚粳“丙 92 1 2 4” 晚糯“绍糯选”)F2 干种子 ,经多代筛选获得晚糯稻突变体ZH2 0 6。ZH2 0 6经试种表现为产量高、籽粒大且品质优。 2年、2地区域试验比对照平均增产 9 4% ;籽粒较双亲明显增大 ,千粒重较母本丙 92 1 2 4重 4 1g ,较父本绍糯选重 3 6g ,千粒重达 30g以上。糯性优于对照祥湖 84,更优于亲本绍糯选。 2 0 0 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为“浙糯 36” ,成为近 2 0年来在浙江省 (市 )级晚粳糯稻区域试验中 ,增产幅度和籽粒均达到最大的晚糯稻审定品种。该品种的选育成功表明辐射诱变同步改良糯稻多个性状的可能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8.
刘国群  庄舜尧  桂仁意  李国栋  方伟 《土壤》2009,41(4):635-640
土壤中无定形铝氧化物对有机质的存在有很大的影响,由于雷竹特殊的经营方式导致土壤中有机质快速积累,为了解无定形铝氧化物对土壤中快速积累的有机质分解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往不同种植年限的雷竹林土壤中增加不同量的无定形铝氧化物(0、2、10、20、40 g/kg)以及室内密闭培养法测定CO2的释放量来反映有机质的分解状况,以便了解无定形铝氧化物对快速增加的雷竹林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影响,了解集约经营下的雷竹林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趋势及稳定性.结果表明,无定形铝氧化物的加入可显著抑制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当无定形铝氧化物的加入量为40 g/kg时,对0年(水稻)、1年、5年、15年雷竹林土壤有机质分解的抑制率分别为56.97%、60.75%、58.87%、44.25%;0年(水稻)土壤加入无定形铝氧化物0、2、10、20、40 g/kg,对有机质分解的抑制效率分别为7.49%、38.04%、50.79%、56.98%.无定形铝氧化物对有机质分解的抑制效率随其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但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999.
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但基本农田划定和质量评定工作依然面临许多技术挑战。以重庆荣昌县为研究区,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通过构建耕地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和引入景观格局分析方法,探讨了丘陵山区开展基本农田划定和质量评定工作的技术方法与手段。研究结果表明:①丘陵山区基本农田布局调整更具综合性,不仅要结合土地资源条件,还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和生态建设需求;②通过基本农田空间布局调整和综合质量评价,荣昌县划定基本农田面积48 717.40hm2,基本农田质量分值较调整前增加19.73;③从景观格局来看,调整后基本农田的斑块破碎度降低、连片性提高,为发展现代农业和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研究认为,依托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平台,综合耕地质量评价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能够为丘陵山区基本农田划定和质量评定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000.
氯霉素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氯霉素的免疫分析方法,由氯霉素原药与丁二酸酐反应合成了氯霉素两种半抗原(CAP-HS1、CAP-HS2),分别纯化后经质谱法(MS)分析鉴定结构.纯化的半抗原与牛血清蛋白(BSA)以碳二亚胺法偶联得到人工抗原.将免疫抗原分别免疫兔子获得了相应抗体.当包被抗原的浓度为10μg·mL-1时,抗CAP-HS1和CAP-HS2的冻干粉效价分别为8.39×106和6.55×104(OD490nm=1.0).研究了抗原抗体反应的亲和力和竞争抑制能力,其中抗CAP-HS1抗体适合免疫分析,检测线性范围为0.2~100 ng·mL-1,最低检测限IC20为0.239 ng·mL-1,抗CAP-HS1抗体对各类似物如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0.025%和0.166%,对其他类抗生素的交叉反应率<2×1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