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5篇
  8篇
综合类   45篇
园艺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究华北地区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及物质生产分配规律.[方法]以番茄品种“金果1号”为试验材料,于2014、2015年3月至7月在山西太谷(北纬37°25′,东经112°25′)山西农业大学日光温室内进行了两年的番茄春夏茬栽培试验.[结果]日光温室番茄株高、叶数、叶面积以及干物质生长量均与定植后的生长天数呈显著线性关系,其相应生长规律分别为2.74 cm/d,0.32片/d,70 cm2/d,9.4 g/(m2·d);果实于重与植株总干重之间呈线性关系,坐果后植株总干重每增加1 g,果实干重约增加0.69 g;干物质在根、茎、叶中的分配比例从开花前到坐果后呈显著下降趋势,果实干重在植株总干重中所占比例显著增加,达到60%以上.同时,番茄干物质生产量与温室有效积温(>10℃的温度总和)之间有很强的线性关系,每个有效积温单位(℃·d),干物质的生产量约为0.73 g/m2;植株干物质生产与太阳辐射量之间也有较强线性关系,每个光合有效辐射单位(MJ)大约生产3.4 g干物质.[结论]适当延长番茄生育期,改善温、光条件即可提高番茄的物质生产量.  相似文献   
52.
地膜作为温室固定保温幕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是在有活动式内保温幕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固定式内保温幕提高保温效果.结果表明这一措施是可行的,采用地膜作为固定幕材料,在3月中旬可提高幕内气温1.0~3.1℃,各部位平均提高1.4℃;凌晨最低温度可提高1.4℃,并且在低温条件下,表现出更好的保温性.幕内热量的传递方向主要是向南侧和周边.地膜作为固定式内保温幕成本低,节能效果好,易实施,但对室内光照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3.
大型温室的内保温材料和传动系统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室的大型化已经势在必然,但是大型温室保温困难是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型温室加温耗能多,生产成本高,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节能温室实施连跨后,传统温室的外保温措施已经很难实施,能否改外保温为内保温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目前大型温室多沿用国外铝箔或遮阳网的二层幕形式,进行遮阳和保温一体化设计。但这些材料多为网状结构,气体交换十分容易,惯流传热系数较大,几年来的实践已经告诉人们,它的保温作用是微弱的,并且价格是昂贵的;不少人建议使用充气双层膜或空心硬质塑料(称“阳光板”),这样带来的是造价高、透光率下降、通风困难、湿度高、病害防治难度增加等问题。能否实施内保温,有何种材料能够实现内保温,已成为温室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我国是纺织品大国,有着丰富的隔热保温材料资源,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内保温材料,将对加速温室生产规模化、效率化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有利于温室造价降低和减少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54.
本文主要介绍了玉米花粉营养价值,并探讨了以玉米花粉为主要原料加工生产玉米花粉片的工艺和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55.
蔬菜工厂化生产是我国“十五”重点攻关项目,2000年笔者承担山西省科技厅下达的温室高效利用项目——蔬菜工厂化生产子项目,在山西太谷、灵石、介休等地建成近万平方米的机制沙、炉灰渣为基质的高架床绿叶菜蔬菜工厂。在生产中发现,采用常规育苗技术和方法难以适应大批量育苗的  相似文献   
56.
通过组织分离法,在不同健康果树的木质部中分离到235株内生细菌。通过平板对峙法对所得菌株进行了初筛和复筛,得到6株拮抗作用较强的菌株。用过滤和高温灭菌得到的菌株发酵液进行抑菌谱试验,最终获得拮抗作用较强的内生细菌X8。对X8菌株在植物体内定殖、分类鉴定和防治作用的深入研究。结果表明:X8菌株可以在杏、辣椒等植物中定殖。X8菌株发酵液对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抑制作用最强,达80.3%,对3种链格孢菌(Alternaria)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达到75%以上,对番茄灰霉病和辣椒疫病的防效达到75.4%和79.3%,显著高于50%腐霉利和25%甲霜灵的防效。经16S rDNA序列分析,X8菌株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达99%。综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最终将X8鉴定为B. subtilis,在GenBank中序列登录号为HQ647257。  相似文献   
57.
叶菜生产系统中定植板覆盖率对环境热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光温室中昼夜温差大,不稳定的环境不利于植物生长,因此,研制一种自身环境稳定的叶菜生产系统具有实用价值。山西农业大学设施农业工程研究所研制了一种叶菜水培生产系统,利用营养液来缓冲系统中热变化,试验测试了定植板不同覆盖率下的热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营养液可以吸收储存一定热量,并对附近环境起到调节作用,100%,75%和50%定植板覆盖率的营养液平均最高温度分别为27.3,28.3,29.6℃;平均日较差分别为4.8,5.5,7.7℃,减少定植板的覆盖率可以使营养液吸收更多热量,但在夜间也会损失较多的热量。在冬季使用时,白天可以通过增加液面裸露面积以吸收较多太阳能,晚上增加定植板数量以减少热量散失;在夏季使用时,可以选择100%的定植板覆盖率,营养液温度不会太高。3个覆盖率生产系统定植板上方10 cm处气温差异不大,平均温度分别为22.9,23.7,23.5℃;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分别为50.5%,70.6%和74.9%,且随覆盖率减少而增大。  相似文献   
58.
一种叶菜智能生产系统包括设施本体、营养液缓热系统、环境智能控制系统以及配套设施(育苗室和产品处理室)。该系统充分利用了日光温室的低成本优势,水的热特性和隔热材料的热稳定性,通过现代化育苗技术,缩短了生长周期,实现了叶菜高效、优质生产。  相似文献   
59.
为了研究日光温室墙体的保温性能,试验设置了四种复合墙体,墙体的结构从内到外分别为:24 cm红砖(W1)、24 cm红砖+3.3 cm聚苯烯板(W2)、12 cm红砖+22 cm粘土+2 cm聚苯烯板+12 cm红砖(W3)、12 cm红砖+24 cm粘土+12 cm红砖(W4)。通过观测墙体内部温度和墙体表面以及距墙表15 cm处的气温,发现不同复合墙体的保温性能不同。在冬季12月份,墙体内部5~20 cm夜间平均温度W2比W1高3.5℃,墙体表面夜间温度W2比W1高1.5℃,不同层次的最高、最低温度以及不同时刻的温度,W2均明显高于W1,说明24 cm红砖+3.3 cm聚苯烯板墙体的保温性明显好于24 cm红砖墙。W2与W3和W4相比,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以及不同时刻的温度变化差异不太明显,说明24 cm红砖+3.3 cm聚苯烯板墙体的保温效果与50 cm墙体的保温效果接近。  相似文献   
60.
水产养殖造成的水污染问题日渐受到关注.鱼菜共生系统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鱼类养殖及蔬菜生长过程中出现的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问题,实现对水资源的净化再利用.影响鱼菜共生系统中水质净化效果的因素众多,本试验在现有的叶菜生产温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循环式鱼菜共生系统,研究了蔬菜种类、栽培基质对鱼菜共生系统中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