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93篇
林业   279篇
农学   124篇
基础科学   134篇
  106篇
综合类   1270篇
农作物   171篇
水产渔业   148篇
畜牧兽医   651篇
园艺   326篇
植物保护   10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1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65年   8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高温季节是鱼类摄食、生长的旺季,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如何采取更有效的防范措施以确保当年养鱼的高产、丰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此,笔者总结了以下五点,以供参考。一、做好饲料保存高温季节,如华东地区首先面临的是高温、梅雨季节,饲料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112.
本实验为两个实验。实验一采用正交设计,将饥饿黄鳝随机分到9个水簇箱中,其中三个栖息环境为稻田泥,三个为水葫芦,三个为1/2稻田泥及1/2水沟泥;同时将其分别放在外界环境为室内、户外及下水道中。实验二将吃食黄鳝随机分在15个水簇箱中,将其放在外界环境为室内、户外和下水道中,每环境五个重复组,进行越冬实验。结果表明:实验一中不同的栖息环境对黄鳝成活率、死亡率差异极显著,稻田泥处成活率最高(100%),水葫芦处成活率次之(85.7%),而1/2稻田泥与1/2水沟泥处成活率最底(9.5%);不同外界环境对黄鳝的成活率和死亡率差异不显著。实验二中三种外界环境下黄鳝的成活率分别为:室内100%、户外76.0%及下水道29.3%。死亡率分别为:室内0.0%、户外8.0%及下水道36.0%。逃逸率分别为:室内0.0%、户外16.0%及下水道34.7%;不同外界环境下的三组黄鳝的成活率、死亡率和逃逸率存在着差异。此结果说明,当栖息环境稳定时,黄鳝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小,越冬时成活率较高。当栖息环境相同时,外界环境干扰栖息环境而影响黄鳝越冬时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3.
采用管栽方法研究了W1(滴水量7.5kg/管,滴水5次)、W2(滴水量11.0kg/管,滴水5次)、W3(滴水量17.6kg/管,滴水6次)、W4(滴水量21.8kg/管,滴水6次)4种滴水处理对0~100cm土层含水量、新大豆27号根系干重和长度及根活性在0~100cm土层分布、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滴水量明显提高0~40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下限,减少40~100cm土层贮水消耗量;增加结荚至成熟期根系总干重和根总长,主要是0~40cm土层根系干重和根长增加的结果,并减少80~100cm土层根干重和根长,明显增加根系伤流量和0~40cm土层根系活力;W4处理最大根干重和根长分别比W1处理增加60.29%,65.51%;W4处理比W1处理增产87.72%,W4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比W1处理提高4.88%。增加滴水量,增加土层湿润深度,提高0~40cm土层含水量,促进花荚期0~40cm土层根系生长和延缓鼓粒期根系衰老是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4.
1 猪流行性感冒 猪流行性感冒(Swine Influenza,Hog Hlu)是猪流行性感冒病毒(SIV)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器官的传染病.1918年,美国首次证实了该病,其后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均有发生,我国许多地方也有该病流行的报道.同时,猪流行性感冒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人流行性感冒的暴发,往往与猪的这一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115.
鸡马立克氏病是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对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个或多个组织器官发生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本病是由细胞结合性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肿瘤病,导致上述各器官和组织形成肿瘤。病鸡常见消瘦、肢体麻痹,并常有急性死亡。在病原学上可以与鸡的其他淋巴样肿瘤病相区别。文章结合本地一起鸡马立克氏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分析,总结综合防制措施,为临床鸡马立克氏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6.
近年来大量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小型猪和人在比较医学上同源关系较近,在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疾病发生机理等方面极其相似.在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老年病学、血液学、营养学、内分泌系统、皮肤、牙科、眼科、放射生物及免疫学研究中常用小型猪作为实验动物模型(詹纯列等,2000;张德福等,2004).随着人类医学器官移植学科的飞速发展,可供移植的器官明显不足.基于此,近年来异种器官移植的研究逐渐增多,由于异种器官来源广泛,所以异种器官移植开始受到医学界广泛重视(Grehan等,2005;Liu等,2007).  相似文献   
117.
自袁隆平院士提出两系法育种策略以来,选育制种生产安全、育性起点温度低、米质优的两用不育系成为育种工作者的共同目标.芷 139S不育系株型呈开杯形、株叶形态优良、叶片窄直、光照有效面积大,光合利用率高、育性稳定、育性转换起点温度值低、对九二敏感、包颈度轻、异交特性好,所配组合呈高产、优质、多抗、早熟等特点,已配有苗头组合芷 139S×马七、芷 139S×茂三、芷 139S× 8947、芷 139S× R18、芷 139S×多系一号,通过小面积试种、示范,深受广大农户欢迎.随着芷 139S及其组合的不断应用和大面积推广,研究并了解其特征特性和繁殖制种生产技术是芷 139S开发利用的首要任务,近几年以芷 139S为材料进行试验并进行深入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18.
平昌县地处川东北山区地带,幅员面积2223km^2,总耕地面积57.9万亩,其中水稻田33万亩,旱地24.9万亩,农民人均耕地0.74亩。我县农产品种类多、数量大,常年产粮32.22万t,油料29.3万t,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玉米是粮食和饲料作物,随着其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已成为一种农产品加工的战略性资源。玉米是我县第二大粮食作物、第一位的饲料作物。玉米的丰欠直接关系到全县粮食生产和畜牧业的发展。如何在新形势下结合我县实际,  相似文献   
119.
微波加热快速杀灭林木种实害虫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微波加热杀灭检疫性林木种实害虫,速度快、效果好、无残毒、无污染、操作简便,是口岸旅检、邮检工作中除害处理比较理想的方法。应用 ER-692型或 WMO-5型微波炉,每次处理种子1~1.5kg,加热至60℃,持续处理1~3分钟,可100%的杀死落叶松种子广肩小蜂、黄连木种子小蜂、紫穗槐豆象的幼虫,刺槐种子小蜂、柳杉大痣小蜂、柠条豆象、皂荚豆象的幼虫和蛹。不同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因种类不同而各异。温度在65℃以下,持续处理5分种,对落叶松、柳杉、刺槐、黄连木、紫穗槐、柠条、皂荚等林木种子的发芽率影响不大,温度在70℃以上,持续处理1~5分钟,对种子的发芽率均有较明显的影响。温度在65℃以下,持续处理5分种,对上述7种林木种子在苗期的生长影响不大,温度在70~80℃,持续处理1~5分种,被处理的林木种子,在苗圃播种后,出苗不整齐,较对照晚2~3天,但4个月后,苗高、地茎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0.
林木种实害虫熏蒸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以国内林木检疫工作中经常遇到的8种林木种子携带的9种检疫性害虫为对象,进行了室内熏蒸试验、室内重复熏蒸试验、产地熏蒸试验。提出了溴甲烷、硫酰氟、氯化苦、磷化铝在-10~0℃、1~10℃、11~20℃条件下,熏蒸处理供试各种检疫性林木种实害虫安全有效 CT 值。测定了紫穗槐、落叶松、柠条、黄连木、刺槐种子在常温条件下对溴甲烷、硫酰氟、磷化铝的吸附量以及这三种熏蒸剂在这5种林木种子内的解吸速度。同时还测定了溴甲烷、硫酰氟、磷化氢、氯化苦在常温条件下,在散装黄连木、落叶松、柠条、紫穗槐、刺槐种子内的渗透力以及氟、氯、溴、磷在食用黄连木种子内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