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林业   42篇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绿化新品种——银中杨文/温宝阳银中杨是黑龙江省防护林研究所以银白杨为母本、中东杨为父本,经人工杂交选育而成,属白杨派与黑杨派间杂种,雄株无性系,是东北、华北地区唯一大面积推广的具有白杨派特征的良种。银中杨属高大乔木,树高达20米左右;树干通直圆满,树...  相似文献   
32.
以数量化理论I为基础,用定量的方法,建立了杨树不同亲本与F1代生长相关的数学模型,再用该模型对新的杂交组合进行生长预测。经F,t检验,结果是可行的。但在选择时应以母本生性状为主,父本着重在抗性上选择,以获得生长好的后代。  相似文献   
33.
34.
论桑树资源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对于桑树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和现状及开发利用实践知识,知识经济的创新,中国桑产业新思路的拓展进行了综合阐述,并对其经济价值和生态效能进行论证。桑树经济价值不仅仅是桑叶养蚕,桑树的果、叶、枝、皮皆为良药,桑树的叶、皮、根含有多种氨基酸。桑果除含多种氨基酸外,还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维生素以及矿质元素等。桑树在防沙、治沙、节水、保土等生态功能也优于其他树种,它是北方众多省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首选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35.
银中杨生长和生长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银中杨生长的研究表明,银中杨在生长方面远远超过当地推广树种小黑杨。其中材积生长超过小黑杨73.4%~269.2%;在本地区生长超过目前东北、内蒙及华北地区的优良杨树品种。同时探讨了银中杨生长规律及适宜栽植密度。并将银中杨生长划分5个生长时期。为合理经营银中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
银中杨短轮伐期纸浆林定向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银中杨进行苗龄型选择、造林密度、混交造林、营养元素测定和施肥等试验,对营造银中杨纸浆林的各环节的技术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研究,确定了提高银中杨生长量和木材质量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银中杨纸浆林定向培育宜采用2根2干、3根2干壮苗,采用株行距2 m×4 m、3 m×4 m栽植,8~12 a轮伐。造林后的前3 a林粮间作。施肥的林龄是4~6 a,最佳施肥时间是7月上旬;最佳施肥配比为N∶P∶K=1∶0.84∶0.87。采用与胡枝子、沙棘混交造林,能促进银中杨的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生物量及光能利用率较纯林高15%左右。为半干旱地区营造纸浆林提供了配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7.
文章通过对樟子松自然分布状态下的变异性研究,表明樟子松在自然状态下具有广泛的变异性。按皮色、皮质、冠形、分枝角、小枝形态对樟子松自然形态变异类型进行分类,划分出14个典型类型,其中,山地樟子松皮色类型较为丰富,而沙地樟子松树冠类型较为丰富。樟子松的丰富变异性,为樟子松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38.
红松异砧嫁接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通过嫁接方式引进红松品种,为进一步研究培育红松果林的可行性提供了基础。文章对以樟子松作砧木嫁接红松技术及相应的管理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39.
通过在齐齐哈尔地区引种南蛇藤、地锦、五叶地锦、山葡萄、七角白蔹等5种藤本植物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这5种植物均能适应当地环境,可在园林垂直绿化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0.
为研究黑龙江省野生山刺玫生长、形质和粒重的种源差异和地理变异模式,从食饮和观赏角度筛选优良种源,以2014年移植造林营建的野生山刺玫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生长、形质和粒重的种源差异和地理变异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野生山刺玫种源的变异系数为9.25%~16.74%,生长、形质及粒重均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P<0.05);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81.71%,种源间方差分量占比56.23%,种源间的变异是野生山刺玫表型性状的主要来源;果长、果宽、花风干重与温度相关因子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与湿度相关因子显著负相关(P<0.05),花风干重与果长、果宽呈显著正相关(P<0.05);Q型聚类分析表明种源区划分基本依据地理经度进行聚类,以欧氏距离10为阈值时,可将20个种源划分为3大类;主成分分析表明果宽、果长、花风干重和果实鲜重的变异对种群变异起主要贡献作用。黑龙江省野生山刺玫生长、形质在不同种源间存在丰富变异,产地温湿度气候因子对果实大小、花产量影响显著,根据食饮和观赏性,从主成分F值角度筛选出4个优良种源,依次是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