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81.
对本体库进行逻辑检测是本体构建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描述逻辑的领域本体知识逻辑检测主要归结为判断概念关于TBox的可满足性以及判断ABox关于TBox的一致性。本文采用基于Tableaux算法的Pellet推理机对茶虫害本体库进行逻辑检测,验证了本体逻辑定义的有效性、完备性,为茶虫害本体的评价和二次开发以及后期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2.
随着气候变暖,干旱越发普遍,关于干旱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采用MODIS产品数据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反演2002—2016年锡林郭勒草原植被生长期土壤干湿状况,对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锡林郭勒草原在各时相几乎都处于一种干旱的状态,但主要以轻旱和中旱为主,重旱现象较少。从时间上看,6月、8月和9月份易出现大规模干旱,中旱占较大比例,而7月、10月上旬容易发生大面积的轻旱。空间上,西部地区以轻旱为主,中旱及重旱现象较少;中东部、南部地区干旱事件的发生频率较高,且大面积的中旱及局部的重旱现象较为普遍;中部及北部地区也常常会发生不同等级的干旱现象,出现严重干旱的频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83.
重叠PCR一步法对三种淀粉合成酶融合基因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重叠PCR一步法对马铃薯块茎3种淀粉合成关键酶gbss、ssⅢ和ssⅡ的基因片段进行融合.结果表明:该方法在PCR反应体系中通过6个引物3个模板扩增得到1个含有马铃薯块茎3种淀粉合成关键酶gbss、ssⅢ和ssⅡ基因片段的融合基因gs3s2;与经典的重叠PCR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对PCR产物进行回收,而只需一个PCR反应就可以构建得到融合基因,是一种快速、方便有效的构建融合基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4.
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光温室黄瓜栽培。幼苗期在初冬度过,抽蔓期处于严寒冬季,1月份开始采收,整个生育期达8个月以上.是设施黄瓜栽培生产中技术难度较大,经济效益较高的栽培形式。本文主要从黄瓜培育壮苗、定植、定植后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建立目的虫种人工感染的单一模式.【方法】采用一种简化的感染性幼虫(L3)鉴别技术,通过测量尾鞘的长度和尾鞘末端的尾丝,从自然混合感染有蛇形毛圆线虫的绵羊粪便中培养并分离该种线虫的L3,然后用10 000条分离的L3经口灌服3~4月龄绵羊.【结果】绵羊感染后第17天从粪便中排出虫卵,第79天虫卵排出量达高峰,此后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从人工感染绵羊的粪便中培养和分离出的L3,经鉴定符合蛇形毛圆线虫L3的特征;人工感染10个月后将绵羊剖杀,在其小肠收集到蛇形毛圆线虫成虫2 780条,回收率为27.8%.【结论】成功地建立了蛇形毛圆线虫单种分离株,为今后深入研究寄生线虫的抗药性、生物防治和功能基因等方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6.
为获得捻转血矛线虫单虫种感染性三期幼虫(L3),以尾鞘长、尾鞘末端尾丝有无和尾丝长占尾鞘长的比例为依据,从自然混昆合感染有捻转血矛线虫的绵羊粪便中培养并分离该种线虫的L3,然后用6 000条分离的L3经口灌服3~4月龄绵羊。结果显示,绵羊感染后17 d从粪便中检出虫卯,105 d EPG(每克粪便虫卵数)达4 410,至168 d下降为2 010;人工感染10个月后将绵羊剖杀,从其皱胃中收集到捻转血矛线虫成虫2 261条。经鉴定,从人工感染绵羊的粪便中培养和分离出的L3符合捻转血矛线虫L3的特征。  相似文献   
87.
为了观察捕食线虫性真菌长孢隔指孢菌(Dactylella leptospora)的生物学特性及pH和温度对该菌生长的影响。将分离株长孢隔指孢菌接种于0.6g/L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中,分别置15℃、20℃、25℃、30℃恒温箱中培养,又将该菌分别接种到pH为4、5、6、7、8、9、10、11、12的0.6g/L CMA,定时观察菌株的发育情况,测量菌丝生长长度。结果表明:长孢隔指孢菌在pH为4~12的环境下均能生长,其中以pH为11.0时生长速度最快;在温度为15~30℃时均能生长,当培养温度为25℃时生长最佳。此外,对该分离株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该菌的特征为分生孢子梗直立、无色、分隔,分生孢子无色,长纺锤形,5~9个分隔,捕食器官为粘球和非收缩环。  相似文献   
88.
为了观察捕食性线虫真菌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的生长及pH值和温度对该菌生长的影响,试验将分离株少孢节丛孢菌丝接种于0.4g/L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中,分别置15、20、25、30、35℃恒温箱中培养,又将菌种分别接种到pH值为5.5、6.0、6.5、7.0的0.4g/L玉米粉琼脂培养基,每天定时观察菌株的发育情况,测量菌丝生长长度.结果表明:A.oligospora在pH值为5.5~7.0的环境下均能生长,其中以pH为6.0时生长速度最快;在温度为15~35℃时均能生长,其中以25℃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此外,对真菌分离株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描述和图片说明,特征为:分生孢子梗无色、直立、不分枝、分隔,分生孢子丛状着生、无色、具1个隔、梨形至倒卵形,捕食线虫的器官为三维粘性网.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A.oligospora的生物学特性及批量化培养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9.
中国明对虾在养殖中表现出较强的竞争行为,对其生长性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然而,到目前为止其发生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N)是高度保守的Ca2+/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依赖性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由催化亚基(CNA)和调节亚基(CN-B)组成,是参与许多重要生理过程的多功能蛋白质。CNB在Ca2+/CaM的介导下主要在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发挥重要作用。另外,前期通过比较转录组分析筛选出的与中国明对虾竞争行为相关的候选基因中包括CNB基因。为了进一步明确CNB在中国明对虾竞争过程中的作用,实验通过RACE技术克隆了中国明对虾CNB基因(FcCN-B)的全长cDNA序列,并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分析了其在高竞争能力组(HCG)和低竞争能力组(LCG)组间不同组织(神经节、心脏、胃、肝胰腺和肠)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FcCN-B的cDNA全长序列为2867 bp,包括95 bp的5′非编码区(UTR),540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和2232 bp的3′UTR,其中ORF中具有4个保守的EF-hand Ca2+结合结构域。蛋白质同源性分析显示,FcCN-B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具有较高的同源性(78.8%~93.8%),其中最高的是中华绒螯蟹(93.8%)和黑腹果蝇(90.5%);系统进化关系分析显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分别独立为一支,且中国明对虾与中华绒螯蟹单独聚为一支,之后与黑腹果蝇聚类关系最近,提示FcCN-B在中国明对虾中可能具有与其在中华绒螯蟹和果蝇中相类似的功能。Real-time PCR定量结果显示,FcCN-B在HCG组的神经节中的表达极显著高于LCG组,而其在HCG组的心脏中的表达极显著低于LCG组。研究结果表明,calcineurin B基因在中国明对虾的竞争行为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将为解析中国明对虾竞争行为的分子机制奠定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90.
为实现对盐渍化土壤含盐量的快速准确测定,以东营市为例,对盐渍化土壤水溶性盐含量(y,g/kg)与浸提液电导率(EC,μs/cm,x)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得到回归关系式为y=0.003 5x-0.107 6(r=0.995 2),二者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此基础上,对电导率结合质量法批量测定盐渍化土壤水溶性盐含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东营市区域内含盐量为1.0~24.1 g/kg或EC为260~6 590μs/cm的盐渍化土壤,采用电导率结合质量法测定结果与质量法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符合《森林土壤水溶性盐分分析》(LY/T 1251—1999)“全盐量(质量法)与离子总量之间的允许偏差”规定。提出的电导率结合质量法对我国沿海地区盐渍化土壤水溶性盐含量的批量快速检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