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156篇
农学   110篇
基础科学   161篇
  103篇
综合类   666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92篇
畜牧兽医   427篇
园艺   154篇
植物保护   6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5年   5篇
  1965年   4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8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研究了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水提液和粉末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蟛蜞菊水提液与粉末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蟛蜞菊整株提取液的投加浓度大于1.0 g/L时,培养7 d时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率可达到97.7%。蟛蜞菊粉末水提液的投加浓度大于1.0g/L时,培养6 d时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率可达到100%。蟛蜞菊0.45μm滤膜过滤液的投加浓度大于1.0 g/L时,培养7 d时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率可达到100%。直接投加蟛蜞菊粉末时,当其浓度大于1.0 g/L时,培养5 d后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率可达到100%。在铜绿微囊藻生长受到抑制的同时,其叶绿素a及藻胆蛋白的含量也呈明显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82.
为明晰农用航空植保技术创新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以农用航空植保技术专利信息为研究对象,利用专利计量分析方法和可视化分析工具,从专利申请量、专利结构、专利权人分布、技术关键和核心专利等角度对相关专利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研究。分析表明,农用航空植保技术创新活动发展迅速,2009—2013年,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率达96.5%;专利类别以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为主,实用新型占比66%,发明占比31%,企业和科研院所构成该领域创新主体,技术研发重点集中于B64D和B64C等国际专利分类(IPC)小类,现阶段尚缺乏有竞争力的核心专利。应规避专利较集中的技术,防止重复研究,重点提高专利质量,加强专利全球布局。  相似文献   
83.
为了探讨兔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感染时试验家兔肝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和血清中NO浓度变化以及NO对兔球虫的抑制或杀伤作用,通过腹腔注射的途径给予感染E. stiedai的家兔不同浓度的NOS底物L-精氨酸(L-Arg)、NO供体硝酸甘油(GTN)和iNOS抑制剂L-氨基胍(L-AG),利用NOS活性测试盒测定肝的iNOS活性,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NO的浓度,采用麦克马斯特氏法计数每克粪便的球虫卵囊数(OPG),根据试验兔肝的剖检和镜下病变来进行病变计分.结果表明:感染E. stiedai后,家兔肝匀浆的iN-OS活性和血清中NO浓度逐渐升高,感染对照组、添加L-Arg组、GTN组、L-AG组4组均在感染后第12 d达到最高值,而后逐渐下降,于23 d左右下降到感染前的水平;L-Arg可增强肝的iNOS活性,使其释放大量NO,产生对球虫的抑制或杀伤作用,减轻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硝酸甘油可在兔体内释放NO,对球虫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稍减轻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相反,L-AG则抑制肝的iNOS活性,使生成的NO减少,对球虫的抑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加重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结果提示:NO及iNOS确实参与了家兔E.stiedai的感染过程,并且NO在球虫感染过程中起到了抑制或杀伤球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为发展一个利用人工饲料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规模化、标准化饲养梨小食心虫的技术,在T=24±l℃,RH=(60±10)%,L∶D=16∶8 h的人工气候箱中,分别用人工饲料和苹果饲养梨小食心虫,对梨小食心虫的生命参数、饲养方法和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以玉米粉、小麦胚芽粉、啤酒酵母为主要原料,配以琼脂、抗坏血酸、苯甲酸、...  相似文献   
85.
为了明确各葡萄香型的特征香气物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葡萄15个品种果实(2个无香型、5个草莓香型、8个玫瑰香型)香气成分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无香型葡萄维多利亚、摩尔多瓦的香气物质主要是醛类物质,香气物质中相对含量最高的为2-己烯醛;草莓香型葡萄申丰、巨峰、沪培2号、辽峰、硕丰的香气物质主要是醛类、醇类、酯类物质;玫瑰香型葡萄的香气物质主要是以醛类、萜烯类物质为主。醛类物质主要是2-己烯醛、正己醛;萜烯类物质主要是芳樟醇、二氢芳樟醇、α-萜品醇、橙花醇、香叶醇等物质。不同葡萄品种在香气物质、物质含量间存在差异。结果可为后期葡萄香气机理研究、育种与推广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6.
正宝鸡市陈仓区位于陕西关中平原最西端,属全省44个苹果基地县(区)之一,也是全国苹果优势产业带的交汇地,其西部山区被认定为陕西省首批有机农业示范基地,更是全区优质苹果生产的核心区,所产苹果连续多年获得部、省优质果品金奖称号。但长期以来,土壤瘠薄、春旱秋涝等不利因素也制约了该区域渭河北岸  相似文献   
87.
以48个鲜食葡萄品种为试材,通过室内离体叶盘接种霜霉病菌试验,对各品种的霜霉病抗性分级,结合对抗病相关基因PR1、PR5和NPR1的半定量RT-PCR试验,分析不同抗性级别品种在霜霉病菌侵染后表达模式的差异,以期为抗葡萄霜霉病的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8个品种中有30个品种对霜霉病高度敏感,7个品种对霜霉病敏感,4个品种中抗,6个品种高抗霜霉病,"金星无核"对霜霉病完全免疫。PR1和PR5基因在接菌前有本底表达,抗病和高抗品种接菌后均上调表达,感病品种接菌后无明显变化,仅"无核翠宝"和"红地球"有微量下调。NPR1基因接菌后在抗病品种中表达量上升,而在感病品种和高抗品种中均表现为半数品种上升,半数品种下降。  相似文献   
88.
根据臭牡丹所具备独特的药用价值和园林观赏价值,开展了臭牡丹人工扦插育苗试验,选用萘乙酸、吲哚乙酸混合液以100mg/L、500mg/L、1000mg/L、清水对照,浸泡10min,采用珍珠岩、泥炭为扦插基质,用不同插穗部位及不同扦插时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臭牡丹扦插育苗在5月前选择2年生枝作为插穗,以珍珠岩为扦插基质,在萘乙酸、吲哚乙酸混合100mg/L溶液中浸泡10min进行扦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9.
避雨栽培是以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发生,提高葡萄品质和生产效益为主要目的一种栽培技术.夏秋季多雨,对葡萄十分不利,特别是在新梢生长、开花坐果期间正值梅雨季节,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极易使露地栽培葡萄发生较为严重的病害.避雨栽培是高档葡萄生产的发展趋势,是降低霜霉病等病害发生的主要措施,可以大大减少喷药次数,是实现生态农业的有效方法.葡萄避雨栽培成本较低,管理容易.  相似文献   
90.
双斑锦天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