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3篇
农学   5篇
  8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以元谋县小新村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农户参与式方法,3年来通过对流域水资源、生态环境、作物等综合管理,使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生态治理效果明显,农户生计得到很大改善,农户素质及社区自我发展能力正在增强,实现了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2.
用海南特异罗望子资源作接穗,对普通罗望子进行高接换种,开展嫁接部位周长大小、嫁接高度、保留枝数量3个因子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试验。试验表明,罗望子嫁接部位的周长、砧木的嫁接高度、不同茎级对嫁接成活率影响显著。直接嫁接在主干,嫁接高度在120.1~140 cm,嫁接部位越粗成活率越高。  相似文献   
53.
植物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繁殖生物学是研究与植物繁殖有关的特征与过程的科学。本文综述了植物繁殖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概述了植物繁殖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植物繁育系统、传粉生物学研究,并总结了濒危植物、克隆植物、入侵植物繁殖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初步揭示了繁殖生物学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54.
能源植物麻疯树嫁接改良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麻疯树作为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在研究和开发上越来越受重视。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麻疯树已大量上山种植,但缺乏良种和技术保障。在麻疯树适应种植区金沙江干热河谷进行麻疯树嫁接技术研究,进行不同时间嫁接、不同嫁接方法、不同接穗等试验,比较嫁接前后植株形态、结果性状、抗病性等变化,研究影响麻疯树嫁接成活率的因子,以期为麻疯树规模种植后的品种改良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5.
PEG-6000处理对火龙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对火龙果种子进行渗透胁迫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大,火龙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幼苗鲜重均呈下降趋势;当PEG-6000浓度达到12.50%时,火龙果种子的发芽率低于20.00%,种子发芽后几乎不能正常生长,幼苗鲜重只有对照的1/6;当PEG-6000浓度达到15.00%时,白肉种子不能发芽;当PEG-6000浓度达到20.00%时,红肉种子不能发芽。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元谋县境内2种不同林分的罗望子人工林的年凋落量和养分归还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罗望子人工林成林和嫁接林年凋落量分别为9.61和3.44t·hm-2,落叶比例分别是41.75%和73.79%。成林凋落量月变化表现为不规则的三峰类型,凋落最高峰出现在3月份,其余2个弱峰出现在5月份和11月份。嫁接林凋落量月变化表现为双峰类型,凋落最高峰出现在3月份,另一个弱峰出现在11月份。罗望子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是影响林地凋落量年动态的内在主导因子,3种气候因子对凋落量的年动态影响较小。凋落物养分归还与林分和凋落物的组分有明显的相关性,且均以N、K、Ca归还最多,Cu归还最少。成林中,落叶、落花和落果是N、P、K、Cu归还的主要来源,落叶是Ca、Mg、Fe归还的主要来源。嫁接林中,落叶是所有养分归还的主要来源。与其他亚热带人工林相比,罗望子人工林凋落量大,养分归还量高,有较好的自养能力,是金沙江干热河谷和类似区域植被恢复与生态系统修复的优势林地,同时,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较佳林地类型。  相似文献   
57.
对华南124、华南7号、华南205和南植199等4个木薯品种种条在苗床育苗和田间直接扦插繁殖时的生根效果、芽萌发情况进行了比较试验.同时对木薯在育苗移栽后与田间直接扦插种植时植株的成活率也做了比较。结果显示,在采用苗床育苗时,木薯种条的生根与萌芽情况皆优于田间直接扦插,苗床育苗后移栽田间的木薯苗木成活率显著高于田间直接扦插的木薯种条。  相似文献   
58.
对云南干热河谷典型区元谋引人的海狮苏丹草[Sorghumsudanense(Hay—King)Stapf.]进行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海狮苏丹草生育期95d,种子黑亮,平均株高220.0cm,再生能力强;刈割后分蘖数增多,可达58个,具褐色中脉特性;在元谋干热气候粗放管理条件下,年可刈割3~4次,平均鲜草产量达81.16t/hm2,干草产量达19.03t/hm2;营养价值高,粗蛋白含量达17.64%;适口性好,可用于牛羊鱼等草食动物饲养。总之,元谋干热气候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产量.但其优良功能性状及生态功能在试验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9.
金沙江干热河谷农业自然资源现状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土地资源特征,气候资源特征,种质资源特征分析了金沙江干热河谷农业自然资源现状,提出发挥热区优势,坚持资源开发与治理保护相结合,深度开发与广度开发相统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持续农业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60.
为准确评价余甘子野生种质资源,指导云南余甘子种质创新及产业化发展,采集云南和广西来源的11 份余甘子种质,同质园条件下对其果实总糖含量和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等组分进行测定,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及聚类分析法比较了11 份种质的果实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种质余甘子果实中的总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人体必须氨基酸含量为64.5~227.08 mg/100 g,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1.83%~41.35%;味觉氨基酸评价结果表明余甘子果实总糖含量与氨基酸含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鲜味类氨基酸与苦味类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含量间相关极显著(P<0.01),甜味类氨基酸与苦味类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含量间相关显著(P<0.05),苦味类氨基酸与药用氨基酸含量间相关极显著(P<0.01);从氨基酸含量差异的角度可将11 份余甘子材料分为3 大类。余甘子氨基酸组成多样性丰富,氨基酸组成与风味关系密切,提示余甘子种质创新应在系统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定向诱导或选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