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9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17篇
  55篇
综合类   170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213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采用实验室合成和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高分子腐殖酸和低分子柠檬酸,在不同固液比、不同浓度条件下对几种人工合成磷源的释磷效应.结果表明,两种有机酸对人工合成磷酸盐中磷素的活化与有机酸的种类、浓度、固液比和磷酸盐的种类有关.供试的两种有机酸(腐殖酸、柠檬酸)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不同合成磷源(磷酸二钙、磷酸八钙、氟磷灰石、铁磷、铝磷)中磷素的释放,释磷量最高可达2490 mg·kg<'-1>;有机酸对合成磷酸盐中磷素的活化随着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固液比变化时,各合成磷源的活化情况无固定趋势;在相同条件下(短时间内),低分子的柠檬酸对合成磷酸盐中磷素的活化能力强于高分子的腐殖酸,且柠檬酸作用下的释磷量可以达到腐殖酸的3倍以上. 应.结果表明,两种有机酸对人工合成磷酸盐中磷素的活化与有机酸的种类、浓度、固液比和磷酸盐的种类有关.供试的两种有机酸(腐殖酸、柠檬酸)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不同合成磷源(磷酸二钙、磷酸八钙、氟磷灰石、铁磷、铝磷)中磷素的释放,释磷量最高可达2490 mg·kg-1;有机酸对合成磷酸盐中磷素的活化随着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固液比变化时,各合成磷源的活化情况无固定趋势;在相同条件下(短 间内),低分子的柠檬酸对合成磷酸盐中磷素的活化能力强于高分子的腐殖酸,且柠檬酸作用下的释磷量可以达到腐殖酸的3倍以上. 应.结果表明,两种有机酸对人工合成磷酸盐中磷素的活  相似文献   
102.
乙草胺对土壤脲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以典型棕壤为供试土壤,研究不同浓度乙草胺对土壤脲酶活性和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乙草胺能显著抑制土壤脲酶活性,并在培养的第3~6 d达到最大抑制;利用模型 y=c/(1+bx)和y=c(1+ax)/(1+bx) 对不同浓度乙草胺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进行拟合,证明模型y=c/(1+bx)拟合效果较好,表明乙草胺除草剂对土壤脲酶的抑制作用为完全抑制,而脲酶ED50 为13.12~75.76 mg/kg;乙草胺的施入使土壤脲酶Vmax值降低,Km值则保持不变,属于典型的非竞争性抑制。  相似文献   
103.
建立了同时测定营养强化食品中VA、VD2、VD3、δ-VE、γ-VE、α-VE和Vk17种脂溶性维生素的反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18ODS色谱柱用乙腈-甲醇(70∶30)混合流动相体系,根据维生素出峰时间的不同进行变换波长测定,结果令人满意。该方法操作能对7种脂溶性维生素同时进行测定,采用较为普通的色谱柱,实现了δ-VE、γ-VE、VD2和VD3的完全分离,缩短了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应用布鲁菌虎红平板凝集实验,对来自西藏部分地区牦牛血清进行布鲁氏菌抗体的检测,557份牦牛血清共检出阳性血清样品33份,感染率为5.9%,表明西藏牦牛群中存在布鲁氏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105.
以砂生槐种子为材料,利用清水、300mg.L- 1和600mg.L- 1GA3浸泡种子2d、4d和8d,探讨不同处理对砂生槐 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砂生槐种子的发芽率有所提高,而且4~8d的300mg.L- 1 GA3 浸种可显著提高砂生槐种子的发芽率,相比清水浸泡发芽率提高10%~15%。 对于发芽势,清水、300mg.L- 1及600mg .L- 13种处理在浸泡2d和8d后只有 一个发芽势高峰,而浸泡4d后有两个发芽势高峰。 同时,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发芽 率在9种不同处理间呈极显著差异,腐烂率呈显著差异,但硬实率在不同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6.
油菜花后光合面积变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油菜光合面积变化与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初花期,盛花期叶面积系数(LAI)与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呈抛物线关系,终花期LAI,终花期和成熟期角果皮面积系数(PAI)与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花后LAI下降幅度越大,花后干物质净增量越低,花后PAI上升幅度加大,花后干物质净增量和产量增加,高产油菜的光合面积系数变化以LAI在初花期达最大值,盛花期略为下降,盛花后缓慢下降,花后PAI迅速增加为宜,施肥能有效调节油菜光合面积系数的变化,提高花后LAI和PAI,延缓花后叶面积的下降速度。  相似文献   
107.
油菜角果质量与分枝数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油菜超高产条件下植株一次分枝数和二次分枝数的多少对各部位角果质量的影响,得出如下结果:(1)各枝序的角果数一都随一次,二次分枝数的增加而增加;而每角数和千粒重随一次,二次分枝数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2)主序和一次分枝的角果质量随分枝数的增减而变化的幅度较小;二次分枝的角果质量随分枝烽的增减而变化的幅度较大;(3)油菜超高产条件下,单株最适宜利用的一次和二次分枝数分别为11 ̄12个和10  相似文献   
108.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是由新城疫病毒(New 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侵害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国际兽疫局列为A类疫病[1]。该病曾经对我国和世界养鸡业造成巨大危害[2]。强制免疫对我国新城疫的控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伴随养禽业规模的扩大,非典型  相似文献   
109.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又名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以急性败血性死亡到无症状带毒等多种病征为特点,鸡、火鸡、鸭、鹅和鹌鹑等家禽及野鸟、水禽、海鸟等均可感染[1]。1878年Porroncito首先在意大利报道该病,1955年Schafer[2]首次证明禽流感病原是A型流感病毒,我国自1994年陈伯伦报道从鸡中分离到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后,以H9亚型为主的中低致病力禽流感广泛流行,但是有关H9亚型禽流感在西藏地区流行情况的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