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3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60篇
林业   347篇
农学   198篇
基础科学   313篇
  236篇
综合类   1940篇
农作物   189篇
水产渔业   289篇
畜牧兽医   712篇
园艺   327篇
植物保护   89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8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8 毫秒
101.
真鲷与黑鲷杂交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真鲷黑鲷杂交繁育,培育出一种能结合父母本性状,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的杂交子一代。2006年3月从海区选购真鲷(Pagrosomusmajor)、黑鲷(Spraus macrocephalus)亲鱼,通过强化培育,性腺促熟,于4月进行干法人工授精。通过对真鲷♀×黑鲷8及黑鲷♀×真鲷♂获得杂交受精卵,结果真鲷♀×黑鲷♂受精率为87.4%,孵化率为85%,出苗率14.28%;黑鲷♀×真鲷♂受精率为92.1%,孵化率为90%,出苗率7.2%,该批次共获得正交反交杂交鱼苗32000尾。从杂交实际结果看,不管正交还是反交都比自交的结果差,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杂交繁育难度相当大,要达到规模生产。需要继续研究、试验。  相似文献   
102.
长沙地区番茄反季节栽培首选品种为98-C,湘番茄1号可为早栽品种,最适宜的播期在7月15日左右,早熟品种8月5日前,迟熟型品种7月底前均可播种。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着丝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功能元件之一,其功能是在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期精确地调控染色体配对和分离并维持染色体的稳定。着丝粒结构是由DNA和蛋白质形成的一种复合体。着丝粒特异组蛋白(centromere-specific histone H3,CENH3)是功能着丝粒是否具有活性的最基本特征。所以制备CENH3的相关抗体是进行着丝粒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前提条件之一。【方法】通过设计短肽进行兔免疫实验,制备了水稻着丝粒特异组蛋白CENH3兔源抗体,利用ELISA和蛋白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等检测方法对抗体有效性进行了鉴定。【结果】ELISA检测显示制备的CENH3抗体有效稀释度为1:40万,并且蛋白免疫荧光信号在水稻体细胞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均能检测到。同时,该抗体也可以应用于玉米等其他物种。通过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技术获得与CENH3相结合的DNA分子,并进行PCR扩增和FISH定位分析,结果显示相应的Ch IP-DNA位于水稻功能着丝粒区域。【结论】本研究制备的水稻CENH3兔源抗体能满足着丝粒研究中相关实验的要求,可进一步应用于着丝粒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04.
在物质生活极大改善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城市中的园林绿化的建设工作则成为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并且以迅猛的态势发展着。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技术管理,越来越成为当今人们不可忽视的问题,只有依照科学的方法对园林绿化进行施工和养护,才能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效果,才能推动园林绿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就此本文结合实际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与管理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本文旨在阐述喷施甘露糖缓解小麦镉(Cd)胁迫和抑制Cd转运的分子机制.[方法]测定小麦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和分析根系蛋白组学差异,经过KEGG和GO注释方法分析差异蛋白所涉途径的相关信息,进一步用Real-time PCR验证差异表达蛋白.[结果]甘露糖处理15 d后,小麦根长和根干重分别增加54.8%和29....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优选五味子醋制的最佳工艺,并用色度值量化炮制终点判定标准.方法 以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总木脂素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设计相关结合优化法,确定五味子醋制的最佳工艺;采用色差计量化炮制品的颜色值.结果 闷润时间和米醋用量对五味子中总木脂素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影响,而蒸制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色...  相似文献   
107.
为了阐明不同沟灌方式对土壤水、热分布的影响,开展大田分区试验,研究了玉米生长期间交替隔沟(AFI)和常规沟灌(CFI)方式下不同位置处(沟位、坡位、垄位)土壤水热变化。结果表明,在一个灌水周期内,AFI的根区土壤水分以向下和侧向入渗为主,土壤水分有利于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而CFI的根区土壤水分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促进土壤水分向根区以下移动,容易发生渗漏损失;沟灌方式引起剖面土壤温度的变化,高水分区域引起低土温,1个灌水周期内AFI根区平均土温比CFI高0.56~1.78℃,但不同点位之间根区平均土温差异较CFI小。在玉米生长期间,AFI根区平均土温比CFI高0.05~2.16℃,根区平均土壤含水量比CFI低3.31%左右。土温与土壤含水量存在良好的二次曲线关系,当土壤含水量X=37.30%时,土壤温度出现最低值。因此,与常规沟灌相比,交替隔沟灌溉具有控墒调温的作用,有利于根区土壤水分的高效利用,促进根区土温的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08.
水稻黄叶突变体光合特性的日变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水稻黄叶突变体黄玉B及其亲本龙特甫B孕穗期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所进行的研究表明:(1)在自然日照条件下,当光强上升到1043.4μmol/m2.s时,野生型出现光饱和点并表现出光抑制现象,而突变体没有出现光饱和点;(2)在野生型出现光抑制阶段(12:00—14:00),突变体的光合速率(Pn)、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光量子效率(фPSⅡ)、非循环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热耗散(NPQ)均高于野生型。突变体在强光条件下(PFD>1149.2μmol/m2.s)能有效利用光能并耗散过剩光能,其对强光光响应能力优于野生型亲本。  相似文献   
109.
根据基于方位特征(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characteristics,POC)的并联机构拓扑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首先,对已提出的一类7个具有较好实用价值的SCARA并联机构,进行了拓扑结构分析,揭示了其POC集、自由度(含驱动副选取)、过约束数、耦合度以及输入-输出运动解耦性等5个最主要的拓扑特征,且发现这些机构的耦合度均较大,为2,表明其运动学正解和动力学求解十分复杂;继而基于机构拓扑结构降耦原理,又对κ=2的这7个机构进行了拓扑结构降耦优化,得到了低耦合度(κ=1),而机构POC、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DOF)等保持不变的实现SCARA运动的14个新机型,不仅丰富了实现SCARA运动的4-DOF三平移一转动机型库,而且降低了这些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代数求解难度,而其数值解可用一维搜索法方便求得,从而为这一类SCARA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设计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0.
自然环境下重叠果实图像识别算法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非结构化自然环境中光照变化和对象重叠特征等外界因素给图像处理带来的难题,提出了一种自然环境下重叠果实的图像识别与边界分割的组合优化算法。该组合优化算法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噪声滤波处理,然后利用Sobel算子以及改进算子的最大类方差法(OTSU)来辨识重叠果实目标;接着采用K-means算法对重叠目标的像素进行聚类得到单个目标位置,再结合边缘检测结果的连通域分析及区域生长获得单个目标边界的大致区域;最后利用基于限制区域的分水岭算法,得到目标的精确边界。为了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组合优化算法不仅可以在自然环境下从重叠物体图像背景中识别出重叠目标,而且还可以从重叠目标中分割出单个目标的精确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