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9篇
  39篇
综合类   145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柑橘是全球第一大水果,中国作为柑橘发源地及全球柑橘重要产出地之一,栽种历史源远流长.柑橘已成为我国南方很多地区的农业主导产业.然而柑橘黄龙病的出现,对柑橘产业造成巨大威胁.柑橘黄龙病,被称为柑橘的“癌症”,是柑橘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相似文献   
92.
基于幼树模拟降雨实验的树冠动态截留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准确刻划林冠截留的动态过程,建立动态截留模型,充分阐释树冠特征和降雨特征对截留过程的影响。方法利用北京山区常见4种树木(侧柏、油松、栓皮栎、元宝枫)的幼树,在5种模拟雨强(10、20、50、100、150 mm/h)下,通过直接称质量法,测定了树冠动态截留量,剖析了降雨因素和树冠结构特征对截留过程的影响,选择相关参数建立了基于降雨过程的树冠动态截留模型。结果(1) 树冠截留动态过程可分为快速增加、饱和稳定和滞后冠滴雨3个阶段,降雨结束后近40%的截留量会滴落至地表;(2)截留量是有限的,当场降雨累计降水量达12~13 mm时,累计截留量不再增加;(3)叶片特征(如叶面积、叶面积指数LAI、叶片生物量等)及枝干特征(如枝干面积、枝干生物量、枝干数、枝干长度等)均显著影响截留量,LAI作为易测结构参数与最大和最小截留量均呈幂函数关系;(4)基于累计降雨量(Pc)和LAI可构建动态截留模型验证情况良好,可准确刻画和预测降雨过程中的截留量变化。结论树冠截留是一个动态的三相过程,通过累计降雨量和叶面积指数可以实现对动态、截留过程模拟,对量化森林水文循环过程和动态水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
【目的】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发掘耐热基因资源是培育耐高温新品种和消除高温危害最直接的绿色生态途径,也是阐明耐热生理生化和分子遗传机理的基础。【方法】 构建苗期耐热性鉴定评价方法,以热敏感品种周南稻和强耐热品种赣早籼58号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为研究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亲本和RIL群体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依据171个家系的基因型数据,利用滑动窗口法将SNP信息转换成Bin基因型,预测染色体上的重组断点,构建RIL群体高密度BinMap遗传图谱,结合耐热表型数据,运用QTL IciMapping软件完备复合区间ICIM的作图方法,进行高温胁迫下幼苗存活率和耐热等级QTL分析。【结果】 构建了一张包含3 321个Bin标记高密度遗传图谱,各染色体Bin标记数为159—400个,标记间平均物理距离为106 kb;利用逐步高温胁迫方式鉴定亲本和RIL家系幼苗耐热表型,高温胁迫下,幼苗存活率和耐热等级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且幼苗存活率与籼型基因频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籼型基因频率越高,耐热性越好,RIL群体表型性状呈现双峰连续分布,苗期耐热性可能受少数几个主效QTL调控;共检测到12个苗期耐热性相关的QTL,其中,调控幼苗存活率和耐热等级的QTL分别有8和4个,幼苗存活率和耐热等级相关QTL存在遗传重叠现象,形成调控耐热性的主效QTL簇qHTS2qHTS7qHTS8,三者在调控苗期高温抗逆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qHTS7为新发现主效QTL,对增强苗期耐热性具有较强的功效。【结论】 构建了一张包含3 321个Bin标记的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解析了耐热品种赣早籼58号苗期耐热基因,鉴定出3个苗期耐热调控关键QTL簇,发掘了一个新主效QTL簇qHTS7,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高效获取目标区段及候选基因,筛选出8个苗期耐热性调控的关键目标基因。  相似文献   
94.
<正>根据历年病虫发生情况和冬后病虫基数,结合作物布局、耕作栽培特点及气象因素等综合分析,预计水稻病虫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200万公顷次,其中纹枯病大发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偏重发生;稻瘟病、稻曲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潜在流行风险大。玉米病虫中等发生,主要有玉米螟、玉米蚜、玉米纹枯病、玉米大(小)斑病等。马铃薯病虫偏轻发生,其中马铃薯晚疫病中等发生。棉花病虫中等发生。蔬菜病  相似文献   
95.
贡嘎山暗针叶林生态系统溶质优先运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江上游贡嘎山暗针叶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制土柱装置,以KNO3和KBr作为示踪试剂,采用集中输入(脉冲输入)和稳定均匀输入(阶跃输入)两种基本类型,通过淋洗液和出流液的浓度和体积变化获得穿透曲线对研究区域优先流及溶质优先迁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上游贡嘎山暗针叶林生态系统是优先流及优先迁移的典型区域,其优先流运移过程可以分成5个区域,土壤优先流过程引起溶质的快速大量迁移,导致土壤深层和地下水中溶质浓度快速提高,增加了深层土壤污染的程度。   相似文献   
96.
贵州省水稻重大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稻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玉米重大病虫害主要有玉米螟、粘虫、大(小)斑病等.本技术通过采取以农田生态系统为中心,以重大病虫动态监测预报为先导,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基础,科学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经济、环境相容性好的化学农药的综合配套技术,有效控制重大病虫危害,实现水稻、玉米生产"安全、经济、高效、增产"的目的.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97.
杨进  李晓玲  朱习红  汪鋆植  张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03-1240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湖北海棠提取液对三峡紫皮大蒜出苗率和产量的影响。[方法]用1%、2%和5%浓度的湖北海棠提取液浸泡三峡紫皮蒜种24h后播种,在20和35d统计出苗率,收获时计算产量。[结果]5%浓度湖北海棠提取液浸泡蒜种后,能提高出苗率23.29%,提高光合速率,增产32.49%。[结论]湖北海棠提取液能够杀灭大蒜中的病毒,促进出苗和提高产量,适宜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98.
长江上游亚高山暗针叶林林地水文作用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贡嘎山林区不同类型峨眉冷杉(Abies fabri)林死地被物层和土壤层的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初步研究了长江上游亚高山暗针叶林林地水文作用.结果表明,枯枝落叶层是保证森林充分发挥水源涵养作用的一个重要层次,具有明显的蓄水保水作用,不同类型峨眉冷杉林死地被物层有效拦蓄量的排序为过熟林>成熟林>中龄林>针阔叶混交林>灌木林,其中成过熟林的有效拦蓄量为4.8~7.4 mm,而其它群落一般则小于2 mm.不同森林植被条件下土壤涵蓄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涵蓄量的顺序为成熟林>中龄林>灌木;同一森林植被条件下,坡积物土壤的有效涵蓄量为冰碛物土壤的3~4倍,需要在今后森林经营和开发建设中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9.
文冠果种皮中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及抗HIV-1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多种分离技术对文冠果种皮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得到3个香豆素类化合物Ⅰ(臭矢菜素B)、Ⅱ(秦皮素)、Ⅲ (秦皮苷),其中化合物Ⅰ为首次从无患子科中分离得到,Ⅱ、Ⅲ为首次从文冠果种皮中分离得到.通过对HIV-1-IIIB诱导感染 C8166 细胞致细胞病变的抑制试验及对HIV-1-IIIB感染MT4细胞的保护试验进行抗HIV-1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Ⅰ具有较强的体外抗HIV-1活性,CC50>200 μg/mL,EC50为8.61~12.76 μg/mL,选择指数(SI)>15.67~23.23;对HIV-1-IIIB感染的MT4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0.
水稻幼苗期耐冷性选择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利用籼粳稻杂交后代(密阳23/通88-7、密阳23/TR22183、密阳23/高产102)探讨了水稻幼苗期耐冷性选择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从籼粳稻杂交后代F2和F3中选择的耐冷个体群或系统群与随机个体群或敏冷系统群间进行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结果表明,在F2和F3水稻幼苗期耐冷性选择对秆长、穗长和穗数并不产生显著的影响,但选择获得的幼苗期耐冷性强的F2个体群的孕穗期耐冷性(结实率)、F3系统群的分蘖期耐冷性(赤枯度)和孕穗期耐冷性(结实率)均显著强于随机个体群和敏冷系统群;在冷水处理下F3幼苗期耐冷性强的耐冷系统群的产量显著高于敏冷系统群。提出在水稻幼苗期以叶赤枯度来选择幼苗期耐冷性强的个体是获得高产耐冷后代材料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