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6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51篇
林业   357篇
农学   184篇
基础科学   325篇
  243篇
综合类   1652篇
农作物   394篇
水产渔业   193篇
畜牧兽医   541篇
园艺   212篇
植物保护   8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9篇
  1964年   1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本试验旨在研究霉菌毒素吸附剂(MA)与有机酸(OA)或植物精油(EO)的复合物对蛋鸡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270只健康的29周龄罗曼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65 g/kg MA-OA复合物、0.70 g/kg MA-EO复合物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10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MA-OA复合物或MA-EO复合物显著降低了回肠产气荚膜梭菌相对数量(P<0.05),显著下调了回肠黏膜髓样分化因子88和白细胞介素-1βmRNA相对表达水平(P<0.05),显著提高了回肠蔗糖酶活性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P<0.05);饲粮添加MA-EO复合物显著上调了回肠黏膜闭合蛋白-5(claudin-5) mRNA相对表达水平(P<0.05);饲粮添加MA-OA复合物显著降低了回肠沙门氏菌相对数量(P<0.05),显著下调了回肠黏膜核转录因子-κB p65 mRNA相对表达水平(P<0.05),显著提高了回肠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P<0....  相似文献   
182.
3S及其集成技术在灌区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3S技术在灌区信息管理中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灌区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以RS、GPS技术信息采集为基础,以高速安全可靠的计算机网络为手段,构建RS、GIS和GPS技术功能为一体的灌区信息管理系统的方法,并初步探讨了3S技术在灌区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3.
干湿交替下膨胀土裂隙演化与强度衰减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揭示干湿循环效应下膨胀土胀缩裂隙的演化特征及土体结构强度的劣化规律,对合肥弱膨胀土试样开展不同循环幅度下的干湿循环试验,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从试样表面裂隙图像中提取出裂隙参数,并进行低应力下的抗剪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裂隙开展分为裂隙酝酿期、裂隙快速传播期和裂隙平稳发展期3个阶段,裂隙指标的增长主要集中在裂隙快速传播期,且循环幅度的增大会使土体的开裂程度加剧;2)在干湿循环作用下,膨胀土的内摩擦角变化幅度小于2.2°,其受干湿循环次数的影响很小,土体的强度衰减主要源于粘聚力的大幅降低。膨胀土的粘聚力呈现出先快后缓的衰减趋势,其中前4次干湿循环期间粘聚力的衰减率达到50.97%~66.92%,且衰减率也与干湿循环幅度的大小密切相关;3)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粘聚力的衰减与裂隙面积率、裂隙总长度、裂隙平均宽度的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关联性,其中裂隙面积率的关联度最大,其与粘聚力衰减率间的关联度为0.785~0.832,相应的权重达到0.461~0.472,且裂隙面积率与粘聚力衰减率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而裂隙平均宽度的关联度最小,其与粘聚力衰减率间的关联度为0.392~0.414,对应的权重仅为0.228~0.240。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揭示剧烈温湿变化诱发的膨胀土边坡灾变机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4.
淡水鱼肌球蛋白Ca2+-ATPase热稳定性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春季(4月份)、夏季(8月份)、秋季(11月份)和冬季(1月份)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骨骼肌肌球蛋白进行提取和纯化,通过测定肌球蛋白在不同热变性温度下Ca^2+-ATPase的变性速率常数(KD),考察了两种淡水鱼肌球蛋白热稳定性的季节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鱼肌球蛋白Ca^2+-ATPase的活性均显示夏季鱼>春季鱼>秋季鱼>冬季鱼.在35 ℃、40 ℃、45 ℃和50 ℃的热变性温度下,测定了两种鱼的肌球蛋白Ca^2+-ATPase变性速率常数(KD),证明了肌球蛋白的热变性符合一级反应速度方程.经35 ℃热变性的肌球蛋白的KD值显示了冬季鱼约为夏季鱼的4倍,而秋季鱼和春季鱼介于冬季鱼和夏季鱼之间,且秋季鱼的KD值略低于冬季鱼,而春季鱼的KD值略高于夏季鱼.在40 ℃、45 ℃和50 ℃的热变性温度下,对各种肌球蛋白测得的KD值的变化趋势与上述结果相似.本研究证明了淡水鱼肌球蛋白的热稳定性夏季鱼明显优于冬季鱼,而春季鱼和秋季鱼分别与夏季鱼和冬季鱼的相似.  相似文献   
185.
从品种推广、嫁接、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采收与贮藏加工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皖西大别山区板栗园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6.
青海东部气候变化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9~2004年青海东部11个气象台站气温、降水等地面气象资料,建立了气象要素的年、季序列,用气候诊断方法对干旱变化的成因以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东部90年代四季平均气温比60或80年代平均偏高了0.3~0.5℃,冬季增温比较显著,这和中国北方地区的偏暖趋势比较一致。90年代该地区春、秋季降水量减少,导致土壤水分下降,河水的径流明显减少,农作物生长季干旱发生的频次增加,危害程度加重。气候变暖将有利于冬小麦的正常越冬和安全返青,同时也将导致农牧业供水矛盾加剧、晚霜冻和病虫害危害程度的加重以及夏季洪涝、高温热浪灾害发生的频次增加。及时掌握气候变化的信息,加快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是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7.
对郑州市2007年以前的3批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15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利用单项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8.
茶多糖中单糖组成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统一的茶多糖(TPS)制备工艺从不同等级的绿茶及不同茶类样品中制备出TPS,并对分离纯化后的各TPS样品中单糖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茶样的TPS主要由Ara、Gal、Glc 3种单糖组成,这3种单糖在绿茶TPS中摩尔比例近似2:2:1;在乌龙茶TPS中摩尔比例近似2:3:1;在黑茶TPS中摩尔比例近似1:3:2;在红茶TPS中摩尔比例近似3:4:1.绿茶和乌龙茶TPS的糖醛酸含量在17%~23%之间,而黑茶TPS和红茶TPS的糖醛酸含量分别为6.23%和1.95%.  相似文献   
189.
在饲料中添加定量的酵母复合物,连续投喂斑点叉尾鮰28d后,通过测定供试鱼的增重量、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溶菌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SGPT)、血清总蛋白含量、白细胞吞噬活性以及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RPS),探讨了酵母复合物对斑点叉尾鮰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酵母复合物投喂斑点叉尾鮰,可以使供试斑点叉尾鮰的生长速度较投喂未添加酵母复合物饲料的空白对照组稍快,但是与投喂添加酵母多糖的药物对照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对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的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药物对照组之间均未出现差异;试验组和药物对照组鱼体溶菌酶活性和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较空白对照组鱼体有所上升;对谷丙转氨酶活性(SGPT)的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和药物对照组鱼体的肝功能有所改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和药物对照组鱼体对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的抵抗能力有所增强。试验结果证明了酵母复合物对斑点叉尾鮰的免疫系统有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90.
研究了大黄鱼成鱼在不同MS-222浓度下麻醉、苏醒过程中的行为变化,呼吸频率变化及麻醉时间对复苏的影响,探讨了麻醉温度对大黄鱼入麻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MS-222麻醉大黄鱼的有效浓度为50~60mg/L,在此浓度范围内,鱼体能够在5min之内达到第Ⅵ期麻醉状态,5min之内苏醒恢复;随着浓度增大,呼吸频率下降速率增大;MS-222对大黄鱼成鱼的15、20、30、40、50min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69、62、55、51、42mg/L;温度为16℃时,入麻时间最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