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9篇
  21篇
综合类   11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田间试验探索生态型肥料(低比例)与高比例常规肥配合施用在茎瘤芥(俗名榨菜)作物上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茎瘤芥作物本田生长期较短(100天左右)的情况下,生态型肥料(以下称生态型肥料)与常规肥配合施用比例掌握在10%生态型肥料 90%常规肥为宜.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平利县老茶园低产的形成原因,并依据低产成因提出了综合性改造技术措施,以促进茶园高产高效,达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于一体目的。  相似文献   
3.
人工湿地由于具有运行成本低、维护简单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然而,人工湿地技术普遍存在污染物去除效率受温度影响大等问题。在该研究中,通过构建电活性菌藻生物膜来强化人工湿地系统,对养猪废水进行了自然温度下的处理效能与微生物群落研究,在室外开展了18个月试验,结果表明:电活性菌藻生物膜强化组在夏季化学需氧量、氨氮、硝态氮、总氮、总磷、亚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26%、97.96%、85.45%、95.07%、94.64%和85.45%。在冬季化学需氧量、氨氮、硝态氮、总氮、总磷、亚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10%、91.56%、75.29%、89.94%、92.12%和83.15%。具有良好低温适应性。强化组冬季化学需氧量、氨氮、硝态氮、总氮、总磷、亚硝态氮的出水浓度均满足《禽畜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相比未构建电活性菌藻生物膜的对照组,以上污染物去除率均分别提高。电活性菌藻膜在冬夏季节的优势微生物均为Cyanobium、Shewanella、Azoarcus,群落结构稳定性高,有利于促进冬季污染物去除率,为提高系统污水处理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4.
紫色土坡耕地氮素淋失通量的实测与模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氮淋失是氮素循环研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获得准确的氮淋失通量是当今农田氮循环研究中必不可少而又较为困难的工作之一。紫色土土层薄,土壤氮素难以蓄存,加之降水丰富,下伏透水性较弱的母岩,淋溶水达到母岩后难以垂直下渗而沿土壤岩石界面出流、汇流形成壤中流,紫色土氮素淋失主要表现为氮素随壤中流迁移流失。DNDC模型是基于过程的一种土壤碳氮循环模型,常用于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模拟,但其应用于氮素淋溶的验证与测试不足。本文利用大型坡地排水采集器(lysimeter),测定紫色土坡耕地淋溶水量(壤中流流量)和氮素淋失通量,并利用观测数据对DNDC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紫色土坡耕地小麦玉米季累积淋溶水通量为323.6 mm,径流系数33.3%,氮素淋失量为36.93 kg.hm 2,占全年氮素施用量的13.2%。壤中流流量与氮素淋失量实测值和模拟值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44(P<0.05)和0.972(P<0.05),Theil不等系数分别为0.07和0.1,降雨量、土壤孔隙率和施氮水平是氮流失模拟的高敏感性参数。DNDC模型应用于紫色土坡耕地氮素淋失通量的模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同时DNDC基于过程模型的优势可以描述持续降雨条件下的氮淋失过程,未来可通过进一步的验证,测试DNDC模型应用于氮淋失过程及区域氮淋失评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的来源与负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选择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忠县石宝镇石盘丘小流域,通过对其2007—2009年主要土地利用类型降雨径流中氮磷流失形态与含量进行连续监测,研究三峡库区非点源氮磷污染的来源与负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非点源氮磷污染的来源主要是居民点、柑橘果园和坡耕地,三者累计贡献了76%以上的小流域氮磷污染负荷,因此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关键是拦截居民点、柑橘果园和坡耕地的暴雨径流。水稻田作为三峡库区主要的农耕地,对径流、泥沙和养分具有显著的截留和净化作用,对来自居民点的氮磷去除效率都在56%~98%之间,因此水稻田合理管理与化肥高效利用是三峡库区非点源污染负荷减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紫色土坡耕地径流特征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通过具有壤中流观测功能的径流小区的定位观测,结合人工降雨模拟试验,对常规施肥条件下紫色土坡耕地径流特征、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长期监测。结果表明:(1)紫色土坡耕地地表径流过程呈多峰特征,受瞬时雨强的影响明显;而壤中流过程则表现出明显的单峰、产流时间滞后、持续时间长等特点;(2)玉米灌浆成熟-收割期径流量明显高于其它生育期,地表径流、壤中流径流量分别为(65.06±5.94)mm,(86.36±3.27)mm,分别占3年地表径流、壤中流年均径流量的67.92%,79.82%;(3)坡耕地地表径流和壤中流径流量与降雨量的相关性显著,但与降雨强度的相关性不显著。坡耕地地表径流系数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壤中流径流系数随坡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4)坡耕地径流分配特征明显。3年地表径流年平均径流量为95.78 mm,壤中流平均流量为108.19mm,分别占总径流量的46.96%,53.05%。  相似文献   
7.
警犬追踪实战情况错综复杂,既有客观条件的变化,如案件性质、使用条件、现场环境和地理气候等;又有主观因素的影响,如人的分析判断能力、犬的作业状况等。面对各种各样复杂的现场,带犬民警作为警犬使用的主体,必须具备对案件现场勘察、分析、判断的基本功,具有正确指挥和使用警  相似文献   
8.
从涪陵区土壤磷素现状浅谈磷肥的合理配置与施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涪陵区位于重庆市中部及三峡库区腹地.境内地形复杂,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为主。全区耕地6.71hm^2(旱地3.22hm^2、水田3.49hm^2).是一个人多地少、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区。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停滞不前,随着三峡水库、渝怀铁路等重点项目建设进行,大量淹没和占用耕地.加之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使粮食作物面积急剧下降。要保证粮食安全和产量稳定,只有靠提高作物单产。科学施肥作为农业技术措施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作物单产和改善品质中已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安徽省甘薯主要病害甘薯茎线虫病、甘薯根腐病、甘薯黑斑病、甘薯黑痣病的发生概况及流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种病害的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以期为上述病害的有效防治和甘薯的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核桃、花生、脱脂奶粉为原料,研究开发复合饮料,对核桃汁、花生汁、牛奶、蔗糖添加量进行单因素试验,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选择3个水平进行正交优化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核桃汁添加量为15%,花生汁添加量为25%,牛奶添加量为30%,蔗糖添加量为6%,开发复合乳饮料口感最佳,风味较好。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选择海藻酸钠、阿拉伯胶、CMC为稳定剂考察复合饮料的稳定性,通过单因素试验、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优化分析确定最佳复合稳定剂,结果表明,海藻酸钠添加量为0.024%、阿拉伯胶添加量为0.015%、CMC添加量为0.028%,沉淀率可降到0.4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