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植物生理生化是两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学科,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和丰硕的科研成果都与实验室工作密切相关。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经过不断改革与实践,使我们的实验室建设与科研、教学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的机制,做到了教材、实验、理论、设备、技术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协调统一和配套,建成了一个既能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又能多层次培养人才的科研、教学基地。目前,我们的实验室和研究室不仅拥有全国农业院校中一流的仪器设备,还有一支理论业务水平较高的实验技术队伍。1984年  相似文献   
12.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对抗旱性不同的两种冬小麦幼苗的保护酶活性及其同工酶、质膜透性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两个品种POD、CAT活性均增强;SOD活性在适度干旱时有所上升,严重干旱时则降低.其中,陕合6号能维持较高的保护酶活性,细胞膜透性变化较小,说明其膜受损伤较轻;郑引1号保护酶系酶活性相对较低,膜受伤害较大.陕合6号在水分胁迫下能维持较高的保护酶活性,可能是它抗旱性较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应用还原和非还原单向SDS-PAGE及二者结合的双向电泳技术,研究了红苋R104种子谷蛋白的亚基组成。谷蛋白由多种亚基组成。高分子量二硫键连接蛋白占其多数,经还原裂解成A(54KD)、B(40KD,39KD)、C(33KD,31KD)、D(22KD,20KD,18KD)和(E(15KD)5组主要单肽链单元,提出了二硫键连接蛋白的组成模式,并发现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存在肽内二硫键。  相似文献   
14.
与对照矮变1号相比,返白过程中返白系叶片内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o)含量降低,复绿过程中,两种色素的含量都升高,但在整个返白阶段中,返白系Chl/Caro比值始终低于对照矮变1号,说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降低不是造成叶片变白的原因。对叶绿素生物合成中的两个关键中间产物δ-氨基乙酰丙酸(ALA)和原叶绿素(酸酯)[Pchl(ide)]的分析发现,在返白过程中,ALA相对积累,而Pchl(ide)含量降低,推测在返白过程中叶绿素合成受阻,这可能是返白系叶色在返白过程中褪绿变白的原因之  相似文献   
15.
棉花黄萎病菌分泌的糖蛋白毒素与其致病力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从4个不同致病力类型棉花黄萎病菌的培养液中提取了致萎毒素,经琼脂糖电泳后扫描显示,各菌系的粗毒素均含有糖蛋白条带2,落叶型菌系糖蛋白条带2的糖基化程度明显高于非落叶型菌系。弱致病力菌系毒素中缺少糖蛋白条带1。经亲和层析法从4个菌系中分别纯化而得的糖蛋白毒素中,落叶型菌系的糖蛋白毒素与亲和载体的亲和力小于非落叶型菌系,表明不同致病类型菌系分泌的糖蛋白毒素中存在糖基组成差异。各菌系中糖蛋白毒素的含量与病菌引起的棉花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9583,P<0.05)。生物鉴定表明,强致病力菌系糖蛋白毒素的致萎活力明显高于弱致病力菌系。从而认为,病菌致病力不仅与糖蛋白毒素的含量有关,而且也与糖蛋白毒素的化学组成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挞下小麦体现人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增高,特别是极性氨基酸和胁迫较为敏感,拔节期土壤干旱对小麦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影响比开花期干旱大,复水后,随着小麦生长的恢复,叶片中游离氨其酸水平爱渐近对照,另外,拔节期和开花期土壤干旱均使小麦产量降低,胚同抗旱性品种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徐恒平  汪沛洪 《种子》1991,(4):24-27
本文采用定量方法,测定了6个冬小麦品种种苗平衡石淀粉的含量变化,借以评价其抗热-抗旱性。结果指出:陕合6号和旱选10号属于抗热-抗旱性较强的品种,小偃6号、郑引1号和7859-18属于抗热-抗旱性较弱的,而晋农3号居中。进一步表明,种苗平衡石淀粉含量变化的特征与其他抗旱性鉴定方法比较,也可用作鉴定冬小麦抗热-抗旱性的指标。位于植物种苗根冠细胞中的平衡石淀粉,通常在饥饿状况下也不水解。但是,在脱水或过热情况下,则以一定速度水解。抗脱水与耐热性强的作物或品种,水解速度较慢,而抗脱水与耐热性弱的则水解迅速。据此,苏联学者提出并采用以种苗根冠细胞平衡石淀粉的水解速度作为植物抗热-抗旱性指标。具体方法是将种苗主根尖用碘化钾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依染色程度用5个等级或占对照的百分数表示。本文以此为基础,采用定量方法测定种苗平衡石淀粉的含量变化,评价6个冬小麦品种的抗热-抗旱性,以期为抗旱育种与农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8.
在返白过程中,近白系叶片蛋白氮含量降低,蛋白酶活性升高,总游离氨基酸积累,各游离氨基酸组分变化幅度不同。变化最大的丝氨酸在全白叶片中可占总游离氨基酸量的50%。认为蛋白质含量下降,游离氨基酸增多与蛋白酶活性升高有关。SDS-PAGE分析发现,叶蛋白质组分没有明显的差异,各组分的含量均有下降。Rubisco减少最多,全白叶中几乎见不到它的条带。复绿过程中以上各变化均逆转回复。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氮素营养水平可减缓缺水植物的氮代谢紊乱,增强其抗旱性。即在水分胁迫时,氮素营养水平较高的小麦叶片具有较高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较低的蛋白酶、肽酶及核糖核酸酶活性,从而使蛋白质和RNA保持较高的水平,且游离氨基酸大量积累的土壤水分临界值也有所降低。并进一步证明,氮素对氮代谢的良好影响是因为改善了植物体内的水分状况。此外,对氮素增强植物抗旱性的机理和旱区增施氮肥的意义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小麦返白系叶片核酸含量及核酸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小麦返白系和对照矮变 1号的全卷叶、半卷叶和初展叶中核酸含量及核酸酶活性在返白过程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返白过程中返白系各叶龄叶片 DNA和 RNA含量均不程度地降低 ,复绿时又迅速增高 ,其 DNA水解酶 ( DNase)和 RNA水解酶 ( RNase)活性变化趋势与之相反 ,且叶片愈幼嫩变化幅度愈显著 ;分析显示 ,核酸含量的降低与核酸水解酶活性的升高有关 ,也与返白过程叶绿体结构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